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地图作为地图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重点反映一种或者几种地理要素,其应用领域也相对较为广泛。在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专题地图制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专题地图的概述出发,讨论专题地图制作的技术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手绘草图的北京居民认知地图变形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申思  薛露露  刘瑜 《地理学报》2008,63(6):625-634
认知地图是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 往往与现实地图不一致, 研究认知地图及 其变形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手绘草图是当前挖掘认知地图的一种主要方法。通 过问卷调查, 获得北京居民手绘草图样本, 分析草图中体现的北京城市意象要素。采用二维 回归(BR) 与标准偏差椭圆方法定量测度认知地图整体和局部的变形。对于二维回归计算出 的变形系数(DI) 进一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其变形半径, 得出北京居民的认知地图平均变 形在2-3 km, 整体变形以二环为界, 内小外大, 并呈西南-东北斜向拉伸, 东西收缩的趋 势, 局部变形北部大于南部。个体的变形系数与对地标的熟悉程度负相关, 男性小于女性, 驾车者小于不驾车者, 日常活动范围越广、出行频率越高、居住时间越久、距离锚点越近的 被试认知变形越小。  相似文献   

3.
人才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是强化人才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学科特点出发,在研究构造了人才高地测度指数的基础上,以中国东北经济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Prism map专题地图(棱柱图)表达技术,对人才高地定量测度与表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人才高地测度指数与模型合理,可作为人才高地定量计算的依据;运用模型得出东北经济区人才高地优势明显的城市依次为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人才高地优势较明显的城市依次为吉林、大庆和鞍山.  相似文献   

4.
张玉  张道军 《地理学报》2022,77(11):2757-2772
地形作为影响植被覆盖的重要因素,对植被恢复评价以及生态修复规划意义重大。地形位作为测度地形因子综合效应的指标,具有单一地形因子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现有地形位指数算法以整个研究区为参照,未考虑空间异质性,难以反映植被生长的局部环境特征。基于地理学第三定律对地理环境相似的强调,融合“空间位置邻近”和“环境特征相似”,对传统地形位模型进行改进:① 引入局部窗口算法,以突出局部地形特征;② 在不同生境因子组合下测算地形位指数,以排除环境差异对地形位作用的干扰。案例研究表明,新模型有效提升了地形位指数对植被覆盖水平的解释力度;当考虑生境因子组合,且采用最优窗口时,局部窗口地形位指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最高。此外,通过观察不同生境组合下的地形位指数发现,在高热少水阴坡和高热少水阳坡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与局部窗口地形位指数具有更高相关性;可见,越是水资源相对匮乏区域,植被覆盖对局部窗口地形位的响应越敏感。本文有望为植被恢复评价与规划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中,对多次模拟结果进行评估是提高模拟精度的重要方法,辅助规划决策者制定更科学的规划方案。为此,提出了基于Moore邻域的图像差异性评估方法,构建了栅格图形差异性测度指数,通过K-Means聚类方法与最适置信区间法相结合的聚类离群区检测方法验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性,并与传统的局部加权Kappa系数相比较。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土地利用模拟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栅格图形差异性测度指数能够有效过滤因模型不确定性导致的模拟结果差异,科学辨别栅格变化区域,减少冗余信息,提高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6.
多尺度地图空间相似关系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建设中地图自动综合的终止判断条件,引出多尺度地图空间相似关系问题。基于集合论给出空间相似关系的定义,论述空间相似关系的5个性质,即反身性、对称性、非传递性、多尺度自相似性与尺度依赖性;并从图形相似和属性相似的角度论述多尺度地图空间相似关系的分类体系。该成果是研究地图自动综合和地图空间相似查询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1 数据绑定的实现。MapX5.0提供了数据绑定的功能。数据绑定就是将数据从数据源放入MarX的处理过程,其作用如下:1)通过数据绑定,可以以地图中的图形对象来显示数据;2)将属性数据绑定到地图中,为创建专题地图打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理学者服务于中国外交的途径之一,是提供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地图。跨界民族分布图就是展现国家地缘关系的一种专题地图。目前的跨界民族地图表达方式不能呈现出国界的影响,无法服务于跨界民族的地区管理,为此,探索接近现实、易于理解的国界两侧跨界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的专题地图十分必要。为弥补常见跨界民族分布地图的不足,从四个角度探索了地缘文化制图形式:跨界民族地区图斑空间单元尺度、多民族构成、两侧行政区边界不完全对位和语言亲缘度,设计了刻画地缘语言的亲缘度系数,而后绘制出专题地图。研究的结论为:第一,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看,跨界民族文化亲缘度地图的图斑空间单元以相当于中国县级区域的空间单元较为合适;第二,与传统的跨界民族分布图相比,跨界民族地缘语言亲缘度公式包含更多的因素,所作地图可呈现出更为精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余金艳  刘卫东  王亮 《地理学报》2013,68(10):1380-1388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物流配送的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 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选取位于北京的50 家淘宝网化妆品C2C电子商务卖家,分析其近6 个月的交易信息,基于时间距离地图,研究其虚拟商圈形态特征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C2C电子商务在时间距离地图上的虚拟商圈,呈现出与传统零售业商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特征:信息技术降低空间摩擦,使得虚拟商圈辐射范围较广;“时间距离”影响了消费决策,虚拟商圈呈现出近圆形圈层;但“时间距离”的“摩擦阻力”不是消费决策唯一影响因素,虚拟商圈的渗透性、重叠性、动态变化较传统商圈增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规则的植被地图综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植被地图综合是专题地图综合的一个特例,需要遵循地理数据综合规则,以解决因表达空问缩小而造成的地物要素间的冲突问题,确保图面上图形表达的合理、清晰和美观;同时植被地图综合也要遵循植被分布自身的规律。该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影响植被地图综合的主要规则,首先描述植被地图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影响植被地图综合的主要综合规则,并简要介绍了用于表达综合规则的产生式规则方法,用实例描述了这些规则在植被地图综合各个阶段的应用和结果,以此来反映综合规则在植被地图综合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