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61-2010 年中国降水强度变化趋势及其对降水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新创  张学珍  戴尔阜  宋伟 《地理研究》2014,33(7):1335-1347
探讨区域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对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规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756 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 年50 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不同等级降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及年均降水)强度的年际、年代际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等级降水变化在降水量增量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中,降水强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显著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在不同等级降水强度中小雨强度变化趋势最为显著,中雨以上级别降水强度则相对稳定。在年代际变化中,各区域年代际降水强度变化差异明显,20 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下降显著,80 年代、90 年代、21 世纪的前10 年则上升明显。此外,降水强度对降水量增量贡献由东至西呈“大-小-大-小”的相间带状分布;在中国西部,小雨、中雨、大雨强度对降水量增量起主导作用,而在中国东部暴雨降水强度在降水量贡献中起主导作用,且在东北区东南、黄淮海西北以及西南中部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洪涝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周寅康 《地理研究》1996,15(1):22-29
本文以《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洪涝指标计算方法,建立了淮河流域近500年洪涝序列。在此基础上,从统计特征、时序特征和分形特征等方面讨论了淮河流域洪涝的基本特征。分析表明,淮河流域各等级洪涝具有较高的发生频次,且具有相对集中性特点和一定的持续发生机率;淮河流域洪涝具有不同长度的阶段性或周期性,存在约460年、150年和60-80年的周期及一些更小尺度的波动;淮河流域洪涝具有一定标度范围内的统计分形特征,时间分维值随洪涝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洪涝周期呈反相关关系。时间分维是描述洪涝特征的一个较好的物理量,可能对揭示洪涝规律和进行有效预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顾西辉  张强  张生 《地理科学》2016,36(3):439-447
搜集并分析了全国29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1961~2010年农业洪旱灾害数据,深入探讨了中国洪旱灾害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农业洪涝、干旱灾害具有明显的突变和趋势特征。中国中部、中西部及西北部洪涝灾害呈显著上升趋势;西北、东北地区及云南等地区干旱灾害呈显著上升趋势。除华北和东北地区外,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威胁日益严峻,而干旱灾害则无显著变化。这对中国粮食安全形成了重大挑战,尤其是西部以及北部地区粮食灾损率和灾损量显著上升。降水时空分布发生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了中国农业洪涝、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洪涝是影响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本文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简称EM-DAT),通过识别洪涝事件,利用频次分析方法,分析了1950-2016年印度洪涝灾害事件频次的时空变化,揭示了印度洪涝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异特征和因灾致死人口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印度洪涝灾害呈现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7-9月为高发季节,占总频次的65.704%,峰值出现在7月,占24.549%;1950-2016年洪涝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2)印度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3)1950-2016年洪涝灾害致死人口随洪涝频次增加而增加,但单次死亡人口最大值和年最大死亡人口值均明显降低。由此表明,20世纪中叶以来印度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印度社会的脆弱性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洪涝灾害风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和1951-2004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及160个中国地面测站月降水资料,对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以"南北旱中间涝"分布型为主,90年代初期之后则以"南涝北旱"分布型为主,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即20世纪90年代后雨带南移的特征开始明显:夏季整层水汽输送通量主模态的空间结构及其时间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近50年来东亚大陆东部经向水汽输送从1974年起由强变弱的"转折点"特征及其年代际减弱变化趋势:印度大陆和孟加拉湾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海以及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纬向水汽输送从1973年起由弱变强的"转折点"特征及年代增强变化趋势.揭示了东亚夏季水汽输送年代际分量主模态的时空演变造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从"南北旱中间涝"分布型转向"南涝北旱"分布型,即中国东部夏季雨带呈现出南移年代际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刘树林  王涛 《中国沙漠》2005,25(4):557-562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8个典型气象站近50a的气候资料,以及锡林郭勒盟南部1903-1975年旱涝等级指数数据,主要运用Excel分析了该区时空气候变化特征。近50a来,整个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气温升高的趋势和全球变暖表现一致,而且气温升高更加显著。无论从100a尺度还是50a尺度上看,整个区域在不同的年代都存在有较大的干湿差异;然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在50a尺度上,整个区域降水量呈波动中微弱减少的态势,且存在区域差异。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看,都有趋势表明浑善达克沙地以朱日和为代表的西北部地区,较中部和东南部有明显暖干化趋势,将可能是未来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的地区。整个区域自1970年以来,年平均风速在减小,但近40a来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沙尘暴一直在发展;东部地区的沙尘暴在1980年以前呈增加的趋势,1980年以后则明显减少,但新近频繁发生的沙尘暴表明,东部地区沙尘暴的发展也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疆近40年来的冬春气温变化和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51-1989年近4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等级气温方法,对新疆冬春季气温异常时空变化和冬暖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冬、春季气温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50年代偏冷;60年代前期偏暖;后期偏冷;70年代偏暖;近十年整个时期温度偏高.南疆的分布趋势和北疆近似,其振幅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蕾  吕厚荃  王良宇  杨冰韵 《地理学报》2016,71(9):1494-1508
基于中国15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旬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全国和12个气候区域0~50 cm逐层的土壤湿度时空分布规律,采用趋势分析和Cramér-von Mises(CVM)方法探究了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及突变性。结果表明:西南、江淮、东北、江南、江汉、黄淮和华南地区各层土壤湿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内蒙古地区最低;随着深度增加,西南地区土壤湿度增加最明显,仅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湿度减小。不同区域0~50 cm各层土壤湿度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特征,大部地区深层土壤湿度高于浅层;总体上,新疆、华南、华北、青藏高原、东北、黄淮地区1981-2010年土壤湿度减小趋势显著,其中新疆地区减小最为明显。除江淮地区外,各区域土壤湿度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年际差异,突变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90年代后期两个时间段。  相似文献   

9.
广东的洪涝及其对农业的危害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金标  陈淡芳  欧善国  涂悦贤 《热带地理》2002,22(2):116-120,129
对广东省的洪涝灾害进行了分类,主要从气候的角度揭示洪涝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广东的洪涝按水分过多的程度,可分为洪水、涝害和湿害;按季节划发,洪涝分成春季洪涝、春夏洪涝、夏秋洪涝和连阴雨等几种类型。洪涝与湿害的气候指标常用年或某的降雨异常来描述。洪涝和湿害的农业气象指标用水分平均旱涝指标来表示。洪涝灾害的形成与季风活动密切有关。地形对洪涝影响明显,洪涝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有物理性破坏、生理性损伤、生态性危害。防御洪涝的对策主要有加强防灾减灾的组织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东江流域近50年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东江流域57个站点1957~2010年逐月降雨数据,对比分析SPI和Z指数两种方法在流域旱涝等级划分中的应用,揭示流域近50 a来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 SPI和Z指数两种方法计算旱涝指标所得结果差异度较小,均能较好地反映流域历史实际旱涝状况,Z指数对极端旱涝等级具有更好的指示作用;2近50 a来,流域各年代旱涝交替明显,偏涝和重涝多于偏旱和重旱;3流域汛期、非汛期和全年旱涝分布形态在空间上有较好的一致性;4近50 a来,流域总体上呈"北旱南涝"的旱涝变化趋势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ENSO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雨季极端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湖南和江西沿长江地区的极端降水在长江中游的洪水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取可以表征极端降水的7种指数进行降水趋势分析,发现除连续最大降水日数外,1951-2009年间的5-9月>25mm和>50mm降水日数、>95%与>90%降水量百分位数值的日数以及1 d最大降水量、连续5 d最大降水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显示雨季的各种极端降水指数与前年9月至当年2月Nino3区海温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1736-1911年中国水灾多发区分布及空间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建历史时期极端气候灾害的时空格局,对于认识当前和未来的灾害演变趋势,辨识灾害高风险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清史·灾赈志》中的历史水灾记录,以县级政区为单元,逐年提取了1736-1911年间中国境内的8582个水灾发生地点;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这一时期及3个特征时段(1736-1795、1796-1850和1851-1911年)的水灾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风险理论框架讨论水灾多发区的分布及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1736-1911年水灾多发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北部的海河、黄河下游,淮河下游,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及沿江地带,与现代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差异;②华北平原北部是清代水灾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与当时华北平原降水偏多有关,而进入19世纪后,当地社会经济系统的高脆弱度也大大加重了灾情;特别是1855年黄河改道后,因政府应对不力,使得1851-1911年间鲁西北地区沿黄河下游河道出现一个条带状水灾多发区;③19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频次激增,其原因除梅雨变化导致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外,人类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活动大量挤占湿地和水体,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大了当地面对水灾时的物理暴露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清代的地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中提取台风灾害信息并整理分类,根据台风及其次数的判断依据识别出清前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7次重大台风灾害,对这7次台风事件从台风过程、灾害分布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重建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前期长三角地区的7次重大台风都发生于农历的六月、七月和八月,正值潮汛期,危害极大;台风过程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3 d左右。7次重大台风集中分布在浙江的杭州湾附近和长江下游流域两岸,主要在上海市的崇明、奉贤,浙江的余姚、嘉善等沿海地区登陆,然后沿岸向西北方向路径移动,与现代台风路径相比,接近于西北路径型或向北路径。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台风对区域社会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分析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75个雨量站1960-2015年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原有的旱涝急转指数加以改进,定义了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DWAAI),全面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5-8月)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讨论了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改进的DWAAI综合考虑了事件前后期旱涝差异与急转快慢程度,筛选事件更加全面。② 总体来说,自20世纪60年以来,流域内发生旱涝急转事件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广,事件频率和强度均具有逐年增长趋势。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发生在5月和6月,且汉江水系、中游干流区间、洞庭湖水系北部和鄱阳湖水系西北部地区为事件高发区。③ 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Nino 3.4区域海温持续异常偏低存在一定关系。在发生时间上,La Ni?a现象具有一定的先兆作用,41.04%的事件发生在La Ni?a现象衰亡期或现象结束后8个月内;在事件强度上,流域内站点的DWAAI与事件发生前第1~6个月的Nino 3.4区域海温异常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尤其是在鄱阳湖水系和中游干流区间,二者负相关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以为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洪抗旱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以Mann-Kendall检验、z指数变换、最大熵谱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降水突变、旱涝等级、旱涝周期与趋势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流域各段的降水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且存在突变,从源流区至下游突变时间依次提前;20世纪60年代流域干旱多,旱情较重;70~80年代中期属于转换期,出现旱情和涝情较重;80年代后期以后干旱明显减少,雨涝居多,涝情重;90年代中期以来,下游趋势与其余区域不同;准3年周期是流域各段最重要的变化周期。近40年来,上游变湿显著,源流区和中游不显著,下游有微弱变湿趋势;NAO对中上游旱涝影响显著,对全流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尚义  任世芳 《地理研究》2004,23(3):385-394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 5年滑动平均数法 ,分析了唐、五代至北宋 5 10年的黄河下游水患发展过程。认为 :唐初水患较轻 ,但以后逐步加剧 ,至晚唐已相当严重 ;五代、北宋则几乎年年决溢 ,且灾情远较前代为重。作者又分析比较了两汉、唐至北宋黄河中游及河口镇至龙门间农业人口的变迁 ,发现农业人口的增减与下游水患的增减并不同步。而党项等游牧民族在鄂尔多斯及黄土高原北部的传统放牧活动 ,才是土壤荒漠化和下游水患加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三峡大坝下游水位变化与河道形态调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三峡水库蓄水利用已有13年,对坝下游洪、枯水位和河道形态调整的影响已初步显现,通过对1955-2016年长江中游水位、河道地形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① 坝下游各水文站同流量枯水位下降、洪水位变化不大,最低水位上升,最高水位下降趋势;② 2002年10月-2015年10月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平滩河槽冲刷量的95.5%,冲淤分布由蓄水前“冲槽淤滩”转为“滩槽均冲”,不同蓄水阶段存在差异;③ 河槽冲刷过程中,上荆江及以上河段枯水位下降趋势趋缓,下荆江及以下河段下降速率增加,应采取防控措施遏制河道水位下降趋势;④ 枯水河槽冲刷是长江中下游航道水深提升的基础,枯水位降幅小于深槽下切深度,在河道和航道整治工程综合作用下航道尺度提升,提前5年实现了2020年航道尺度规划目标;⑤ 平滩水位以上河槽形态调整不大,在河床粗化、岸滩植被、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河道综合阻力增加,出现了中洪水流量—高水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三峡水库汛期调蓄作用可有效提升中下游洪水防御能力,但不排除遭遇支流洪水叠加效应,中下游洪水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农业洪水灾害发生机理和降低洪水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以宝鸡市为例,利用辖区内2014年降水数据与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理论,从易损性和适应性2个因子着手,选取了年降水量等12个分指标,构建了宝鸡市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权重,利用ArcGIS 10.2技术以县域尺度视角对研究区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1) 高易损性区主要集中在岐山县、金台区等年降水量较高且耕地比重较大的区县。(2) 高适应性区主要包括渭滨区、金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3) 高脆弱性区为太白县、千阳县;较高脆弱性区为陇县、麟游县、岐山县、扶风县;中等脆弱性区为陈仓区、凤翔县;低脆弱性区为金台区、渭滨区、眉县、凤县。整体来看,宝鸡市农业水灾高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辖区东北部,宝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水灾风险研究,根据各区县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重视防洪工程建设,降低农业水灾脆弱性以减轻农业洪水灾损。  相似文献   

19.
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尚义 《地理学报》2003,58(1):73-82
对史料重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读,结合现代水文、地貌、土壤侵蚀的观测研究成果,就两汉黄河下游水患和中游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后果,提出了新的观点:(1)《后汉书》有关水患的记载简单笼统,但对伊洛河洪灾记载相对详细。当时伊洛河曾多次发生大水,甚至发生淹及洛阳城门和皇家园林的特大洪水,这些洪水涌入黄河干流同样可能导致下游水患;(2)自AD11河决魏郡后,一直到AD69王景治河的58年间,下游既未堵塞决口也未大规模治理,洪水来时任由泛滥。显然《后汉书》中没有具体记载是有意或无意漏记;(3) 对史籍中东汉大水、水出等记载逐年逐次排查,发现东汉水患频率高于西汉,灾情也更为严重。王景新河仅使下游安定了36年而非过去认为的800年或83年;(4) 东汉时期中游农耕人口比西汉减少近3/4,而河口镇至龙门间农耕人口减少九成以上,同时迁入大量游牧民族。原始游牧对天然植被破坏极大,是造成东汉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1766~1911年黄河中游汛期水情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766~1911年万锦滩汛期涨水情况的历史文献记录,重建研究时段内黄河三门峡断面逐年汛期流量R(109m3/a)和汛期开始时间T(侯尺度),其平均水平分别为径流量R=51.06×109m3/a,汛期开始时间T平均情况为7月上旬(7月第2个侯),对应于梅雨结束平均日期。研究时段内,1840 s前流量平,汛期开始时间总体较稳定;1840~1850 s流量普遍偏丰,汛期到来偏晚;1860 s开始流量减少,汛期提前,此阶段持续约40 a左右,是近300 a中黄河中游产流微弱持续最长的1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