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4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莱士·布洛克一道,在美国洛杉矶被授予2002年度“泰勒环境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大陆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先生,早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地质组(专业),先后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地质研究所(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第四纪科学、黄土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  相似文献   

3.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刘东生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周年了.刘东生先生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中国地学界,为中国科学做了巨大贡献; 先生实践了中国科学院的院训: 科学民主、爱国奉献、唯实求真、协力创新.  相似文献   

4.
《地质论评》2008,54(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杰出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中国地质学会前常务理事,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东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5.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8,43(2):320-32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家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研究》2008,28(2):I0001
刘东生同志生平刘东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  相似文献   

7.
最近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偕夫人中科院古脊椎古人类所的研究员胡长康 ,来到曾经工作过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 ,现南京市珠江路 70 0号“南京地质博物馆”寻访。刘老夫妇是在参加完“双沟醉猿国际科学考察年会暨裴文中科学奖励基金成立大会”后专程来到这里寻访的。刘  相似文献   

8.
顾国华 《地质学刊》2006,30(3):207-207
刘东生(1917-),辽宁沈阳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专业,1946年进入地质调查所。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02年获美国颁发的“泰勒”环境成果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9.
发展团队开拓进取 "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团队开拓进取"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后分了一部分人去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即后来的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又分了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11.
李锦轶 《地质通报》2004,23(12):12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2004年11月26日上午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李春昱院士的生前同事、学生和家属代表共计50多人出席。座谈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耿元生研究员主持,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洁、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张炎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王鸿祯、肖序常、任纪舜和李廷栋,李春昱院士的家属代表廖复疆和李春昱院士…  相似文献   

12.
《岩石学报》2001,17(3):435
(第一号通知) 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973"计划"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集矿 区预测"项目组、国家攀登计划"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项目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 共同发起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 研讨会组织委员成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白志民、柴育成、邓军、范蔚茗、郭进义、韩宝福、胡瑞忠、刘伟、马昌前、毛景文、吴福元、许保良、 许继峰、杨坤光、姚玉鹏、翟明国、张金东、张旗、赵振华 秘书长:刘伟 副秘书长:白志民 会议主题:交流adakite-like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认识;研讨adakite-like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近期目标,今后 研究方向及合作事宜. 会议地点: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时间:2001年12月(具体时间见第2号通知)摘要集,论文摘要集为内部刊物,提交摘要时间截止于11月底. 论文文集:会议将出版会议论文 要求:A4纸1-4页,论文按<地质科学>的格式,文后附英文题目、作者和单位.摘要可用电子邮件或信件寄交:E-mail:jinhui yang@hotmail.com 地址:北京德外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进辉收(邮编:100029) 经费:与会者自行解决,会议费200元 回执请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101刘伟收 联系人:刘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101 电话:010-64889078;E-mail:liuw@mail.c-geos.ac.cn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代章) 2001年6月21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于1999年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办公楼大厅设立了两尊半身铜像,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所长侯德封先生,另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以表达年轻一代对老一辈创业者的崇敬和怀念。两尊铜像下面的人物介绍中,侯德封的任期始于1951年,赵九章的任期始于1950  相似文献   

14.
正巧识黄土锲而不舍1953年冬,刘东生被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54年秋,他就被派去参加一个庞大的课题项目——黄河三门峡第四纪地质综合考察。这个综合考察队是由该所所长侯德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杨钟健、北京地质学院教授袁复礼和苏联专家帕甫林诺夫等发起成立的,还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共同组织,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古全球变化计划(PAGES)和EGU共同资助的“第三届亚历山大.冯.洪堡国际会议:东亚季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2007年8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和学生约130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有刘东生院士、汪品先院士、安芷生院士、符淙斌院士、丁仲礼院士等;国外著名学者有EGU名誉主席Andre Berger,EGU创办主席Peter Fabian,PAGES国际…  相似文献   

16.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2009,29(4):845-845
由刘东生院士生前主编的<黄土与干旱环境>专著,集中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八五"重大项目--"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全书一百万字,分上下篇25章论述,内容极其丰富,论证十分详细.此研究项目已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2 0 0 4年度会员名单(下列名单按交纳会费顺序排列 )伍法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鼎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瑞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政治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李 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宗元 中国工程勘察协会王继红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訾剑华 江苏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红星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孙进忠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大陆盆山系统与战略资源预测》、国家攀登预选项目《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武汉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共同发起和主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承办 ,于 2 0 0 1年 1 2月 1~ 2日 ,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举行了《埃达克质岩及其…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承办的"第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平副所长致开幕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等分别向大会致辞。来自国内地质系统、大专院校和地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宋玉环 《地质科学》2008,43(2):281-281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年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