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产状 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铍)矿床,为一规模巨大的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的钨、锡、铋、钼(铍)及铅、锌等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
柿竹园超大型钨-锡-钼-铋-铍矿床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已探明的钨、锡、钼、铋金属储量已超过百万吨,是罕见的超大型矿床。 1.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株与中晚泥盆世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上。自花岗岩体向外,可分为5个矿石带:内接触带面型云英岩钨锡钼铋矿石带,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锡钼铋矿石带,矽卡岩钨铋矿石带,大理岩网脉状锡铍矿石带,  相似文献   

3.
欧阳霖  胡斌 《矿物学报》2011,(Z1):84-85
湘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中部。南岭成矿带上钨锡矿床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北多钨南富锡;东钨西锡;中部钨锡均富,还伴有钼、铍、铋,从成矿地质历史演化来看,自前寒武纪到燕山期,钨、锡多旋回成矿至燕山期,达到最大程度富集,湘南地区位于南岭中部,于燕山期形成一系列特大型、大、中型矿床,尤以夕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发育。  相似文献   

4.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毛景文,裴荣富,李红艳,王平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北京100037)关键词超大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柿竹园柿竹园矿床钨储量80万吨,锡40万吨,钼20万吨,铋10万吨,铍、铅、锌、银也有相...  相似文献   

5.
赵华荣 《矿物学报》2011,(Z1):145-146
安徽省1∶20万水系沉积物成果,因其覆盖范围广、测试元素多,数据质量高,为省内寻找中大型矿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中高温热液元素钨、锡、钼、铋、铍成果更为省内发现钨、钼等单矿种或共伴生矿床提供了直接依据。1地层分区安徽地层分属华北地层区、扬子地层区和秦岭—大别地层区。华北地层区位于六安断裂以北及郯庐断裂带(池太断裂)以西地区;秦岭—大  相似文献   

6.
一、矿区地质简介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位于千里山花岗岩东南部,是一九六七年提交报告的一个特大型钨、锡、钼、铋矿床。矿田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_3x);佘田桥组(D_3s)和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_2q)。跳马涧组(D_2t);在矿田东西两侧有前泥盆系地层出露(见图1)。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湘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约15km处的南岭中段,是东坡矿田中最重要的钨锡钼铋矿床之一。该矿床发现于1957年,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采,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具有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成矿条件复杂等诸多特征,尤其是以其巨大的金属储量、充足的矿源补给、完善的成矿机制及其十分独特的成矿方式(Lu et al.,2003),在我国华  相似文献   

8.
自九月一日至七日历时七天的以锡为主的钨锡钼铋矿床学术讨论会于闻名世界的锡都——个旧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的以锡为主的矿床学术讨论会,是对钨锡钼铋矿床找矿勘探和科研成果的一次检阅。来自云南、广东、广西、湖南等十几个省的地质矿产局系统和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系统的,云南锡业公司以及生产矿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112个单位的180名代表(正式代  相似文献   

9.
藏南地区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人尚未关注特提斯喜马拉雅铅锌金锑成矿带钨锡成矿问题.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产于新发现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之中.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富集钨、锡、铍,伴生铜、铅、锌、铋、钼等,其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此外,铍的矿化类型还有伟晶岩型.主要矿石矿物为白钨矿、锡石和硅铍石,含有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铋矿、辉钼矿等,翠砷铜铀矿、晶质铀矿和钍石的发现表明错那洞地区具铀矿成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可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较低的Zr含量、Zr/Hf和Nb/Ta比值表明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核部淡色花岗岩为高分异花岗岩;花岗岩具有富钛铁矿、贫磁铁矿特征,Fe2O3/FeO < 0.5,锆石Ce/Ce*平均值约为23,暗示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为还原性花岗岩.具还原性的高分异花岗岩是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片麻岩穹隆构造是其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由此认为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受片麻岩穹隆构造和淡色花岗岩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0.
梁子豪 《地质论评》1982,28(1):83-86
柳志青同志在《脉状钨矿床成矿预测理论》一书中,收集之不少资料,对钨、锡,钼、铍等元素的成矿条件作了比较广泛的论述。但是,有的观点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如钨铍垂直分带的理论,就是一个比  相似文献   

11.
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银铍硼锡铋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曹成东  魏轶  刘江斌 《岩矿测试》2010,29(4):458-460
采用垂直电极装样,二米平面光栅交流电弧摄谱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元素银、铍、硼、锡、铋、钼,以三氧化二铝、焦硫酸钾、氟化钠、碳粉和硫粉作缓冲剂,锑、锗作内标。方法检出限为:银0.019μg/g、铍0.11μg/g、硼0.85μg/g、锡0.26μg/g、铋0.031μg/g、钼0.12μg/g。各元素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用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符合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钨、锡、钼、铋是我国的优势矿产,其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而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只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就这些矿床的成岩成矿系列和物质来源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成岩成矿系列同一物质来源,在同一岩浆作用(或成岩作用)旋回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形成的一系列岩石以及伴随形成的一系列矿床,构成了一个有亲缘关系的成岩成矿系列.我国的钨、锡、钼、铋矿床均与花岗岩类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们初步可划分为三个物质来源、形成机理不同,具有不同岩浆演化及成矿特点的成岩成矿系列,即:  相似文献   

13.
甘肃小柳沟钨矿床矿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文章对甘肃小柳沟钨矿床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赋存状态及其镶嵌关系、矿石比重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1)小柳沟钨矿床矿石类型简单;(2)矿石结构构造较为复杂;(3)矿石中矿物组成较复杂,种类多;矿石中有用元素主要有钨,此外含硫、铜、铋、钼、锌、锡等,钨是矿石中主要回收对象,而硫、铜、铋等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可以考虑综合回收;(4)矿石中钨主要呈白钨矿存在,有少量钨华及黑钨矿;矿石中铜主要呈黄铜矿存在,有少量斑铜矿或辉铜矿;矿石中铋主要呈辉铋矿存在;矿石中钼主要呈辉钼矿存在,部分呈类质同象分布于白钨矿中,这部分钼难以用选矿方法分离;矿石中含硫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磁黄铁矿,其他含硫的矿物有黄铜矿、辉铋矿、辉钼矿,但是量都很少;(5)1号矿体及4号矿体所处矿化带中矿体的比重值不尽相同,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总结了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中锡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柿竹园多金属矿中锡回收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综合回收利用锡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位于江南古陆的东南侧,东波-月枚复式向斜的东翼,为一个特大型的钨、锡钼、铋矿床.最近又在矿床的深部新发现了钨、锡、钼、铋矿体,扩大了矿区远景.本文主要介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等.文中部分引用了矿山开采资料,湖北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化所君汉辉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矿区地质一、地层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上统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_2 t):下段为中厚层紫色夹灰白色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及砾岩,厚150米;上段为厚层灰白色石英  相似文献   

16.
铜和锡的热液矿床是长英质侵入岩内一系列矿化(铜、锌-钼、铋、锑-锡、钨)的一部分.含铜的热水溶液在长英质火山环境内是经常活动的,形成了同生硫化物矿床(喷出岩).铜和锡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通常在地质上是分异的.然而,许多喷出岩均  相似文献   

17.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钨锡钼硫化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最近在对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矿物学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罕见的含W-Sn-Mo的硫化物,包括硫钨锡铜矿(Kiddcreekite)、硫钼锡铜矿(Hemusite)、硫钒锡砷铜矿(Colusite)、硫铁锡铜矿(Mawsonite)等,其中硫钼锡铜矿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并且硫钼锡铜矿与硫钨锡铜矿一同出现在该地区,二者共同产出的现象是在全球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8.
王成发 《地质论评》1986,32(2):129-137
本文从地球化学环境出发提出了锡矿床分带现象的两种模式。从花岗岩体向外,酸性模式可分成六个矿带:铌-钽(锂-铍-钼)矿带;锡矿带;钨-(锡)矿带;铜-铅-锌-(铋)矿带;锑-汞矿带;金银矿带。碱性模式可分成三个矿带:铜-锌-铋矿带;锡矿带;铁-铅-锌-铜矿带。产生两种模式的原因在于成矿时的地球化学环境不同,前者是酸性环境,后者是碱性环境。同时,从矿物生成热的角度阐明了锡矿床带状结构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下桐岭钨矿床成矿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地质论评》1986,32(1):50-58
下桐岭钨矿床位于武功山混合岩田边缘,两个褶皱构造的交汇处,矿区地层为震旦系浅变质岩。该矿床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为一花岗岩化钨矿。主要特征有:矿化类型多,矿石组分较单一;从花岗岩内带到外带均有矿化发生,并形成规模较大的钨矿床。沿着岩体内带→外带的方向,成矿金属元素具有钨、钼、铋(铍)→钨、钼→钨水平分带现象;矿床是在一个钨背景含量很高的地球化学环境中形成的,并受裂隙构造、矽卡岩、花岗岩多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0.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深边部铅锌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以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而闻名世界,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该矿把铅锌作为重要的开采对象,由于长期开采,铅锌资源已严重紧张,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保障矿山持续的发展,在矿山的深、边部开展铅锌接替资源的寻找,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文章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从研究区内铅锌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现有铅锌矿重新总结和认识,研究成矿规律,预测找矿靶区.为柿竹园钨锡钼铋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