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保障风险体系的研究——以煤炭与石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与石油是当今世界直到20世纪中叶才大量使用的传统一次能源。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是由于煤炭与石油供需矛盾所引起的风险,它贯穿于资源、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为了认识风险、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和减少风险损失,必须开展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体系的研究。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可以按不同标识进行分类和分级。首先,按风险源不同,将风险分为资源风险、生产风险、运输风险、销售风险和消费风险5个类别;其次,按承险体不同,分为二次能源产业风险、耗能产业风险、其他产业风险、人文社会风险、生态环境风险5个类别;其三,按风险发生的概率高低划分为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5个级别;第四,按风险损失大小,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我们开展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体系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和健全包括煤炭与石油在内的能源保障风险管理机制,尽力规避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生态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作用.基于风险表征=风险源表征×暴露表征×生态效应表征理论框架模型,综合多风险源、风险暴露性、风险效应3方面因素,建立湖南省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生态风险值并识别湖南省域...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判别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因子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采用Saaty1~9标度法计算各指标因子权重,并针对不同空间层次和不同土地用途建立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判别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的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宏观层次判别指标体系主要侧重土地经济效益。中观层次判别指标体系中,商服用地主要侧重土地的经济效益;住宅用地主要侧重土地的使用强度;工业用地主要侧重土地的投入强度。微观层次因土地用途和土地级别不同,判别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必须与地质环境保障能力相适应,地质环境保障能力的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因素作用的空间综合评价。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环境保障能力评价过程中,选取2个领域层、11个准则层、37个指标层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图形的空间处理与叠加运算,进而按照确定的分级标准将地质环境保障能力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在对某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过程中,往往很难准确合理地确定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AHP)与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 综合评判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选取实验区的各类生态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层次权重,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提取的遥感数据完成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分级。运用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GIS平台上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地区生态环境的等级评价图,实现了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确定地区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所得的评价分级是与现实吻合的,这对于评价和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田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煤田火区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建立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包括5级32个指标.以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为实例,论述了煤火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根据煤田火区特征,在一般指标体系框架内确定了23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建立了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公式.评价结果表明,乌达煤田火区对环境的影响为较严重水平,与定性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基于莱州—莱西一带矿山的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矿山开采、采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实际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要素层与指标层,确定要素层权值和指标层中各评估指数的权重,并通过MapGIS利用网格法对研究区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将研究区内地质环境分为无影响区、影响轻微区、影响较严重区、影响严重区,完成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综合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充分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山东省地质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各地市目前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中选取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和资源4个指标,各指标下又划分了若干子指标,构成了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山东省各地市的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各地市的综合指数得分将山东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即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鲁西鲁北地区、地质环境质量居中的胶东半岛地区和地质环境质量较差的鲁中山区。  相似文献   

9.
以县域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人类干扰因素两个方面出发,确定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内的系统化评价指标体系;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分析的模式,通过GIS网格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多属性特征分析,提出了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互相融合,以网格单元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意义重大。将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依据多层次指标体系结构,建立了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目标层的集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集成性指标对准则层指标、准则层指标对目标层的作用,构建了若干个集成指标模型、3个准则层指标模型,以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形成了系统化、定量化的分析方法体系,实现了模型在网格单元的运算。研究结果反映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的连续性和渐变性,克服了以行政区域为分析单元的突变性。以山西省阳高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技术方法进行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所建立模型和技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往OpenStreetMap(OSM)数据质量评价中只考虑片面评价指标或只考虑单一层次评估对象的不足,本文选取典型研究区,以来自政府规划机构的权威数据集作为参照数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了质量评价指标与空间层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粒度OSM路网目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从单一目标、群组目标和整体目标3个粒度,集成构建集个体数量控制与群体结构控制于一体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解决评估模型中隶属度确定与最优组合权重赋权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OSM数据质量的多维度多层次综合度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基于VGI数据源实现相关行业应用提供实证依据和可靠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区进行优选分析,研究了影响页岩气有利区带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个基本步骤,建立了页岩气勘探区评价优选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并且计算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页岩气勘探区勘探开发的因素主要分为地质条件、开发条件和支持条件三大类(准则层),其中地质条件是页岩气有利区带优选的首要因素,权重高达0.637 0。子准则层主要由富有机质页岩厚度、w(TOC)、Ro、有利面积、埋深、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市场需求等12个评价指标组成,其中含气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压力系数以及市场需求是页岩气有利区带优选的关键指标。通过评价指标赋值和加权求和法计算了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区的综合得分,其中焦石坝和长宁页岩气区块得分最高,是页岩气最有利地区。最后建议在页岩气勘探区运用“分层次,分重点,分先后”的评价方法来优选“甜点”区,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3大子系统,8个二级指标和系列评价指标构成的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中指标的具体含义,选择背景进行说明,介绍了指标权重以及标准值确定的具体方法。并以湖南省为例,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地处鲁中山区,山地丘陵广泛分布,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本次研究依托新一轮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基于Arc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对高精度DEM、构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降雨及植被等数据分析和提取,利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崩滑泥石流和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以降雨作为危险性评价因子,综合考虑人口和经济因素选择用地类型作为易损性条件进行风险区划,最终划分为地质灾害风险高、中、低3个等级,为今后有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矿业投资稳步增长。由于部分国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得投资活动常面临众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矿业投资风险进行科学评价,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以国际投资风险一体化分析框架为基础,提出从社会一般环境与行业一般环境2个维度展开的矿业投资风险评价“四层次”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工具灰色关联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局稳定程度是影响矿业投资风险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外交关系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禀赋、对外单项投资和国民教育水平;以国别进行风险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为低风险国家,哈萨克斯坦、波兰等为中风险国家,巴基斯坦、伊朗等为高风险国家。  相似文献   

16.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要求,对原有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保障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情况,并调整完善。该文分析了评价的目的和原则,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等次划分。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经济强省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坚持系统性与层次性、现实性与导向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下,将海洋经济强省指标体系划分为目标层、领域层、要素层、指标层四个层次。围绕海洋自然资源领域、海洋经济效益领域、海洋生态效益领域、海洋科技领域、海洋文教领域、海洋社会领域六个领域对海洋经济强省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最后提出了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威海市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根据陆域和海域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陆域选取了3个一级评价因子和13个二级评价因子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取得各评价因子权重,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海域选取了海底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海底沙坡沙脊、浅层气、浅埋基岩和埋藏下切谷等5个评价因子,采用叠加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强区、较强区、一般区、较弱区等4类。研究区陆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占总面积的67.67%;其次为一般区,占总面积的31.67%;较弱区零星分布,仅占总面积的0.66%。近海地质环境承载力总体较强,一般区主要分布在威海湾西部,较弱区分布在威海湾以北的广阔海域。  相似文献   

19.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和微观缩影,智慧园区建设十分重要,而评价方法是评估园区建设水平、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高速发展,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先进理念的贯彻实践,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欣欣向荣。然而,与之一体的评价方法却关注鲜少,存在迭代缓慢和类型单一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对智慧园区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鉴于此,论文在充分继承原有方法的先进基础上,提出兼顾共性基础与个性特色的CCI(Commonality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ty,CCI)智慧园区评价方法,其中,CCI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63个三级指标。共性评价指标是所有园区共有的基础指标,是必选项,充分融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围绕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基本架构展开梳理;个性评价指标是个别园区特有的特色指标,是可选项,需要依据园区的实际产业生产流程或业务内容展开分析。同时,以深圳市智慧妈湾作为实证案例,构建CCI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展开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给出了发展建议:智慧妈湾整体水平较高,符合其打造先行示范区智慧城市标杆的目标定位;但在智慧平台、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文创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最后,评价结果与智慧妈湾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论证了CCI智慧园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易发性评价为基础,从原生因素和诱发因素着手,构建“10因素”指标体系,通过比较目前多种评价模型,建立了EW-AHP-SIM崩塌评价体系,对西南某公路沿线6个隧道进出口进行了崩塌易发性评价。研究表明:熵权法(EW)、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SIM)耦合形式,弥补了熵权法采集数据的不准确和层次分析法的人为主观性,科学合理地确定崩塌影响因子的权重。坡形S3、岩性S4、出露结构面S5、距断裂距离S6和人类活动S10综合权重值相对较高,介于0.102~0.191间,为敏感因子,植被覆盖率S8和年平均降雨量S7综合权重值相对较低,为非敏感因子。基于EW-AHP-SIM评价体系,得到6个低风险区、3个中风险区、3个高风险区,与研究区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可为崩塌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危岩落石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