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物候观测中易出现的错情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审核广西1994—2007年早、晚稻物候观测记录,以及早晚稻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统计出现的各种错情,发现错情主要表现在:发育期观测,产量结构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观测记录簿表填写,以及水稻物候期观测记录错误分析。各种错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熟记《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的规定,没有熟练掌握补充规定和有关技术规定,文章提出了减少和消除错情的技术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水稻物候期观测业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农作物高度测量的几点建议植株高度是衡量作物生长速度的标志之一,是农作物生长状况测定的一个主要方面,农业气象条件对其影响极其显著;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原《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中高度观测作了较大修订,减少了观测次数,使之更科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观测...  相似文献   

3.
郑少华 《气象》1980,6(10):21-21
中央气象局制定的《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已从1980年起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执行《方法》,首先必须坚持平行观测的原则,观测点距地面观测场不宜过远(3—5公里),这样才能合理地探讨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能在观测记录中充分体现平行观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软件可从地面观测数据中提取数据,录人数据库保存,利用数据库统计积温、周累年值、土壤水分观测簿表中的降水资料、自然物候观测中与地面观测有关的资料,以及作物气象条件鉴定、气候评价等所需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对金柑物候观测,结合气温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品种金柑生物学温度为7.4~7.7℃。  相似文献   

6.
金柑生物学温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多年对金柑物候观测,结合气温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品种金柑生物学温度为7.4 ̄7.7℃。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摘要: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4-2003年的数据和同期年平均温度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20年间温度变化、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作物增产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作物增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农作物粮食产量的影响则不明显。农业投入的增加对各地区的农作物增产在早期作用均显著,后期则增长缓慢。而各地区播种面积的变化对其总产量影响不太明显,但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播种面积的持续下降对粮食总产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自1994年正式使用以来,我们发现《规范》中有两点规定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计算数据不能反应真实情况的现象,必将影响到观测质量.现提出改进方法,供其他台站人员参考.1、农作物播种出苗后,第一次测生长量,按《规范》规定,要求算作物分器官或单株干重.以水稻为例,由于水稻三叶期植株较小,所得单株干重在0.05克以下,而《规范》上要求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按要求则计算结果将以0.0克记入观测薄,这就表示农作物没有干物质积累,但实际上作物一定有干物质积累.如下表1所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保留二位小数,才能合理地解决测定结果,同时也保证了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1973年斯塔尔(V.P.Starr)在《Tellus》第25卷第1期上发表了《对大气环流研究进展的若干评述》一文。对地球大气环流研究的发展作了概述,叙述了有关这方面的想法和研究,并强调了观测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对未来气象理论和观测研究提出了若干问题,现摘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物候历与植被遥感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1990年新疆各种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确定新疆植被遥感的最佳时相,本研究认为:新疆森林遥感的最佳时相为秋季,草场和农作物遥感的最佳时相为春季和夏末.  相似文献   

11.
祁如英 《青海气象》2001,(4):36-38,42
本文根据全省1994—1999年的农气簿、表-3的错情,对各类自然物候观测错情发生的原因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了减少、消灭自然物候期观测错情的技术途径,旨在促进农气簿表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周黔生 《气象》1985,11(6):32-32
一、引言 《气象》1984年第12期《小型蒸发器与E-601型蒸发器的对比观测分析》一文,对小型蒸发器(φ20厘米)与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进行了对比,并对小型蒸发器观测值偏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期《关于小型蒸发器观测资料的订正问题》一文指出,小型蒸发器蒸发量订正为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时以比值法为宜,并建议按气候区进行对比观测,求出每个气候区的订正系数。  相似文献   

13.
裴步祥 《气象》1983,9(11):29-30
一、前言 按《规范》规定:地面温度是指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温度表所示的温度,包括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这项观测的资料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目前台站上的常规地面温度观测,无论是所使用的仪器或是观测方法,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地面温度观测记录的质量。《气象》从今年第3期开始的“关于地面最高温度观测的讨论”中所反缺出的某些示值失真的现象,只不过是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自然物候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如英  王启兰 《气象科技》2007,35(2):249-251
全球变暖使动植物等物候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利用青海省1994-2003年的草本、木本、动物物候期及气象水文现象观测记录,统计了其中发生的各类错情,归纳分析了错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消除自然物候期观测记录错情的技术途径。旨在促进自然物候观测资料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宜章  王建廷 《气象》1992,18(12):54-54
《气象》1992年第7期文明的《降水云层不是判定降水性质的唯一依据》一文,提出了地面观测中普通关心的一个问题,有必要作深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政 《气象》1991,17(12):1-1
气象观测是一记实性的工作。《规范》第五章天气现象篇的总概要中提到:“台站应观测记录视区内出现的§5.1所列的现象”。并在§5.2的第2条中强调“随时观测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这一系列规定十分明确,只要能观测  相似文献   

17.
卡杜拉小粒种的咖啡是自花传粉作物,自然变异率低,个体间差异小,群体开花结果整齐,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增产潜力大,饮用品质优良[1]。海南省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卡杜拉小粒种咖啡。为了观测卡杜拉在增州市的气候适应情况及掌握其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条件,我们在信州市宝岛新村安排了栽培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的试验,进行了定期观测。1材料和设计1986年9月中旬在宝岛新村定植卡杜拉小粒种422株,株行距1×2米。1987年随机选10株进行定期物候观测,气象资料由研究院气象站提供。2结果分析2.1卡杜拉咖啡的物候观测2.1.1主干生长量198…  相似文献   

18.
世界气象组织于1983年9月15日出版了第五版《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世界气象组织出版物第8号)。新版《指南》编辑的主要目的在于制定适宜于当前国际气象业务要求的仪器的基本标准和观测方法。《指南》并不想成为观测员所用的详细说明的手册,但可以用来作为它的一个基础。当然《指南》也使世界范围内观测方法的一致和标准化达到一个适宜的水平。《指南》对仪器的性能提出了本质的要求,但并不对仪器的详细设计提出任何要求,那样可能会有害于仪器的发展。新版《指南》共二十五章,包括附录共约500页,内容为:一、概论;二、现在和过去天气,地面状况;三、大气压力的测量;四、温度的测量;五、大气湿度的测量;六、地面风的测量;七、降水的测量;八、蒸发  相似文献   

19.
物候的变化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物候观测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秦时代就有《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月纪等关于物候的记载,目的就是为了掌握适时的时龄,以进行农业生产。《吕氏春秋》中的《审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凡农之道,候之为主”;西汉《氾胜之书,耕作篇》也写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等  相似文献   

20.
2.吕祖谦(1I 73~11 81)是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在散文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4.他除了刻苦钻研文学、哲学外,还坚持进行物象观测,写下了自己细心观察的物候现象o 1.你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物候观测记录吗’它叫《庚子·辛丑日记》是南宋吕祖谦写的‘。 ’ 3.从现存资料来看,他从淳熙七年(公元ll 80翊 ”'薯年正月初一到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故,从未间断。 5.吕祖谦不仅准确地记述了自己园中种植的杏、桃、李、梨、蔷薇、萱草、莲等,而且还坚持步行十余里到皇家花园观测那里种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