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光盘地图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德森  冯璧华 《地理学报》1992,47(4):361-367
光盘存贮技术的优点是密度高,容量大,存取快,保存长。它给地图学者提供了一种完全新颖的制图介质,为计算机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本文简要介绍光盘存贮技术的原理与特点,目前光盘地图的研制和应用状况,及其在地图应用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地图制图自动化是地图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Representation技术,以昆明市入滇河道(管线)专题地图制图项目为例,研究探讨基于规则化数据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部分解决了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特别是实现了传统上需要以破坏数据的GIS属性为代价才能够实现的地图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并达到传统地图制图效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慧屏 《热带地理》1998,18(3):279-285
中国地图科学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地图科学光辉传统的同时,吸取地球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工程等学科的现代成就,使当代地图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展,几十年来,航空摄影与系列制图,航天遥感与动态制图,计算机制图与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制印一体化等先进科学技术已取得瞩目成绩,专题地图集的编制与信息时代相呼应,出现一些新观念,新技术,随着地球信息科学新学科的兴起,地图科学将出现新机遇,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国际上著名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为技术背景,探讨了怎样运用GIS进行地图数据的投影选择和实现投影变换的方法,并给出了全球空间研究中的两个投影选择与制图实例。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制作地图的常规作业,有关地图投影的变换,是将地图资料经过照相、晒蓝,拼贴在按照新投影展好的经纬线网和控制点的新编地图上。这样两种地图投影虽然不同,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原来地图的经纬线网纠正为合乎新编地图要求的经纬线网。如果我们采取制图自动化作业,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因为制图自动化作业,变换地图投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制作地图的常规作业,有关地图投影的变换,是将地图资料经过照相、晒蓝,拼贴在按照新投影展好的经纬线网和控制点的新编地图上。这样两种地图投影虽然不同,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原来地图的经纬线网纠正为合乎新编地图要求的经纬线网。如果我们采取制图自动化作业,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因为制图自动化作业,变换地图投  相似文献   

7.
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述数字地图技术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MGE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流程和特点,进而从地图数据输入/数字化技术(包括地图的扫描输入、数字影像数据的输入处理、航摄资料的立体数字化、地图/GIS数据库的提取4种)、地图色彩库和符号库的制作、地图组版和分色制版关键技术(分为一般地图、影像地图、图-文-图片混排地图等几种类型地图的组版和分色制版,以及一些特殊制图效果的实现技术等)、印刷地图与电子地图的互相转换等方面阐述了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这些技术对于数字地图环境的地图设计、编辑、印前处理等许多方面都有参考作用。最后,本文对于数字地图一体化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赵锐 《地理学报》1995,50(1):67-72
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三门独立的科学技术,但它们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以1991年太湖流域及南京地区洪涝灾害评估和199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域镇扩展与开发区调查的动态制图为例,阐述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组成的技术系统,并讨论三者一体化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应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制作<河南省城市地图集>的实践,分析了MAPGIS制图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总结了数字地图制图技术要点及优势;指出目前应完善MAPGIS功能,强化MAPGIS智能化水平,以加快GIS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地图学的产生地图学最先是由数学制图、地图编制和地图制印3个分支学科组成的。尔后发展增加了地图概论和地图整饰。20多年来,地图信息、地图信息传递、地图感受、地图图形符号论和地图模型等新学说被提出。早期的地图理论研究侧重于地图的数学基础、制图技术方法和制图综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地图学最先是由数学制图、地图编制和地图制印三个分支学科组成。尔后发展,增加了地图概论和地图整饰。20多年来,地图信息、地图信息传递、地图感受、地图图形符号论和地图模型等新的学说被提出来。早期的地图理论研究侧重于地图的数学基础、制图技术方法和制图综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丽花 《西部资源》2023,(1):183-184+187
地图是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测绘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地图制图技术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地图数据库的发展而发展,使地图的制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基于GIS数据的快速制图技术,通过特点、流程及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分析和山海易绘软件功能的分析,对GIS用于地图制图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就如何更好地应用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地图制图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全科  刘岳  张忠 《地理研究》1999,18(1):59-65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地图制图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概念,地图生产和应用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地图学家在新时期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我国地图学的发展,中科院地理所引进了美国INTERGRAPH系统,同时又开发了自己的电子地图创作系统EA-World,并研制了两系统之间的接口,使两系统结合成为一体化的地图制图信息系统。系统先后完成了多个国家级图集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这一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及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几十年,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地图科学与航天遥感,航空摄影,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引起传统城市制图观念的更新,出现了一些新的编图热点--城市影像地图的编制,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思想,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影偈图的过程,展望了机助制图技术在提高地图作品的质量,生产效益,减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影像地图在表达空间信息上与传统线划地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GIS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良林 《热带地理》1999,19(4):371-375
通过作者参加的广西十几个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的实践总结, 阐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的原理及主要应用方面, 介绍土地规划中图形处理与量算, 规划方案辅助决策, 计算机辅助土地利用地图制图的过程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杨剑 《地理教学》2011,(18):38-39,21
对于我们地理老师来说地图更多用于出题当中,而题中的地图都是黑白的,在制图上就有了一定限制。特别是小比例尺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只能用图案纹理来填充,但是在ArcGIS中我只能做出等高线,很难制作填充纹理效果,如果用Surfer制作很容易但是经纬网、地图投影,还有其他的图层绘制比较麻烦。  相似文献   

17.
基于Atlas 2000的北极地区多媒体电子地图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媒体电子地图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中的新应用。本文在Atlas2000软件平台下,设计和制作了北极地区多媒体电子地图,对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成工具的开发和电子地图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制图综合是以科学概括和选取的形式,将制图区域中重要基本的制图物体及其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在地图上。制图综合不是机械地、简单地缩小和取舍的技术操作,而是一个科学的创造性过程。制图综合过程中,要依据地图内容、制图物体轮廓形状、制图物体数量和质量特征等进行合理化选择和科学处理,以尽可能最全面地反映地图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图制图教育的趋势(R.E.达尔伯格) 当回顾美国大专院校八十年代早期的地图制图教育时,我要详述一下地图制图教育变化的原因和根据新的教育体系所安排的转变需要以及对这些需要所期望的答复。变化的原因在综合而复杂的环境中,地图制图教育的职能正在经历着十分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专题制图要素分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安荣 《地理学报》1998,53(B12):61-66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效果为目标,以制图信息理论为指导,根据专题地图分级表示方法的特点,在分级定量标准和分级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GIS可视化专题制图要素的分级问题。文章首先确定以地图分级信息量来测度GIS可视化效果,在通用地图综台信息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拟定了计算“制图要素分级信息量”的新公式;井针对现有数列、级数分级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分段数列、级数分级”方法。然后,以薪公式为分级定量标准和寻优目标,应用分段数列、级数分级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传统分级定量标准和分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获取的优化分级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