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从天文学的尺度来看这段距离实在是微不足道。例如,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1.5亿千米左右,大约是月地距离的400倍;冥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60亿千米,是地月距离的16,000倍;太阳到最近另一颗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的距离为4.22光年,相当于40万亿千米,超过地月距离的1亿倍,等等。这样的例子可随手拈来,相比之下月球对我们真可谓是“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2.
《天文爱好者》2014,(1):20-21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太阳系家族的家长,地位无^能及。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1月4日晚上8点,我们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每年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刻会稍有不同,例如在2012年,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间为1月5日11点59分。  相似文献   

3.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365.26天旋转一周,地球的轨道平面被称为黄道。月亮围绕地球公转,每27.3天完成一次周期运转,月亮的公转轨道面称为白道。白道与黄道之间的夹角略有变化,平均为509’。由于地球和月球的轨道运动,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恰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在地球上处在太阳和月球连线方向的区域便会观看到日全食现象。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2010,(5):40-43
2010年,太阳经历了几年活动极小年的沉寂后,日面开始逐个出现黑子。并伴随有耀斑爆发及日冕物质抛射现象,这标志着太阳进入了新的24周活动年。在未来的活动峰年里,太阳会有频繁剧烈的爆发活动吗?这些活动将对空间环境和地球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用地面及空间太阳望远镜从不同角度、不同波段密切监视着太阳……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绕它公转的地球等行星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普通恒星。在太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环绕其它恒星转动的行星系统?是否还有存在生命乃至高度文明的行星世界呢?这是我们人类很早就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不拟介绍地外文明探索(SETI)的问题,而谈谈近年来搜寻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的进展情况。恒星和行星是两类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的天体。恒星的质量一般为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四到一百多倍,太阳属于恒  相似文献   

6.
从零开始     
太阳系八颗行星中金星和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内圈,称为内行星。在地球上观测,内行星总是不离太阳左右,它们有几个月时间出现在太阳东侧,另外几个月出现在太阳西侧,夜半时分是看不到内行星的踪影的。当金星或水星运行到同太阳正好在同一个方向的时候称为合日,与地球各在太阳一侧的称为上合,金星或水星正好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叫下合,合日前后是看不到它们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地球上绝大部份能量来源于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太阳与地震的关系最早被人们注意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固体潮,认为它可能是地震的一种触发机制。随着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对地震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物理作用。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8.
按照理论推算,中子星的半径只有10公里,对观测者的张角特别小。天体张角近似等于它的直径和距离的比值。太阳对我们的张角约为半度。如果把脉冲星放到太阳的地方,它的张角只有太阳张角的7万分之一。脉冲星的距离比太阳远得多,太阳的光到地球要8分钟,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脉冲?..  相似文献   

9.
短问题 1.拉格朗日点 小物体在只受引力作用下绕两个大质量物体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轨道系统中会包含五个拉格朗日点。例如人造卫星相对地球和月亮运动,或者卫星相对地球和太阳运动。  相似文献   

10.
水星的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内,因此,从地球看去,水星总是在太阳周围运动。当水星运行到太阳东侧,距离太阳角距最大的位置时称为东大距。东大距时,日落之后,水星在西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中发出光辉,称为昏星。 12月9日是水星的第三次东大距,与太阳的角距为21°。尽管角距较大,但因水星的赤纬比太阳的赤纬  相似文献   

11.
太阳是距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除了可见光以外。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相信,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一定有着某种联系。观测发现,太阳每时每刻往外喷射着高速带电微粒流——也称为等离子体流,人们已习惯地称其为“太阳风”。它有时伴随着日冕物质抛射十分强劲。产生名副其实的“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幸亏有地球磁层作为天然防线,人们才得以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太阳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改变的长期影响。太阳质量损失包括太阳因光于辐射和太阳风流失两方面产生的质量损失。利用二体问题的中心体变质量的Jeans理论估计了太阳目前在主序阶段和将来后主序 (红巨星 )阶段由于上述两种机制造成的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改变的长期效应。计算结果表明 :太阳质量损失在主序阶段对地球轨道改变的影响较小 ,但在后主序阶段对地球轨道改变的影响甚大 ,且此估计只是一种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从零开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在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太阳穿过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气点。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交角,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就有半年落在北半球,半年落在南半球,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赤道上,因而地球上就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天文课上要讲,地理课上更是必讲的,而且是这两门课的基本点、重点和难点。其难就难在要表现的是一个既有平面上的地球绕太阳运行和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太阳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改变的长期影响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阳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2的长期影响。太阳质量损失包括太阳因光于辐射和太阳风流失两方面产生的质量损失。利用二体问题的中心体变质量的Jeans理论估计了太阳目前在主序阶段和将来后主序(红巨星_阶段由于上述两种机制造成的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改变的长期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质量损失在主序阶段对地球轨道改变的影响较小,但在后主序阶段对地球轨道改变的影响甚大,且此估计只是一种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5.
外行星于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大致成一直线,地球位于太阳和外行星之间,这种位形称为外行星冲日。冲日时外行星距离地球很近,是观测外行星的最好时机。冲日时,太阳落山,外行星即从东地平线上升出,几乎整夜可见。6月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哥白尼抱憾看不到水星在不少书中提到哥白尼1506年从意大利回到波兰后就一直没有见过水星。原因何在?水星和金星在地球轨道之内,称为内行星。从地球上看去,内行星总是徘徊在太阳近旁(水星和太阳的角距离不超过28°),像两个拉着妈妈衣襟的小孩子,经常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如下图所示当水星走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成一线时是“下合”,当水星走到地球对面时称为“上合”;当水星走到离太阳最远的两个位置时称为“大距”,在太阳西面称为“西大距”,在太阳东面称为“东大距”。在合的时候,水  相似文献   

17.
太阳观测的意义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可以作为面源观测的恒星。对太阳上各种物理现象的观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物理实验室,用以检验各种物理理论的适用性。同时,太阳又是唯一一颗与地球生命直接相关的恒星。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带来的日地空间电离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地球大气外层空间,甚至可能带来地球大气的许多变化。因此,充分理解太阳以及太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有意义的。 为什么要进行空间观测 要想把握太阳活  相似文献   

18.
太阳是一颗距离我们最近的普通的恒星。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它是人们特别关注其命运的一个特殊天体。论个头,最大的恒星是太阳的几十亿倍,最小的只是太阳的十几万分之一;论质量,有比太阳大几十倍的恒星;说亮度,剑鱼座S是太阳亮度的48万倍……。因为太阳离地球最近,光线从太阳射出到达地球只要8分钟18秒的时间,所以天文学家可通过对  相似文献   

19.
3月4日 木星冲日 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和太阳的视黄经相差180度的天文现象。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地球和行星的位形随时变化。从地球看去,外行星和太阳间的方位在不断变化,当行星和太阳方位相同(黄经相等)时称为合日,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冲日时,行星和太阳的黄经差最大,方位刚好相反:太阳在东方,行星在西方,太阳落山之际,行星刚刚在东地  相似文献   

20.
为何会出现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它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当太阳、金星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就有可能发生金星凌日。但由于金星和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个3.4度的倾角。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太阳、金星和地球排列成一条直线时(下合日),金星不是在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