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墨 《中国测绘》2023,(8):14-17
<正>2023年以来,中国相关主管部门多次提及要“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  相似文献   

2.
徐红 《中国测绘》2023,(8):18-22
<正>“5G上珠峰”,站上世界之巅。在5G应用方面,我国处于领跑位置,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绩。如今,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不仅是5G技术的延伸,更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新通信体系。6G将为未来的智能生活提供更快、更稳定、更安全、更智能的通信服务。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研发6G技术,争取在这一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一场“6G争夺战”早已悄然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3.
结合黑龙江省移动通信数字化地图系统,阐述了数字化地图产品在G SM网络规划和优化中的作用,以及G IS(地理信息系统)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地理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从2.5G向3G的演进,我国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和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BS)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和移动通信市场增值服务的一个亮点。介绍了目前主要的LBS定位服务的技术实现,总体设计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构架和功能模块,探讨了相关技术难点,为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在移动LBS业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不断研发和加速商用,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商用5G网络.5G供应商也已逐步开始推出了基于5G新空口(NR)的定位特性,其中高精度的5G定位技术将逐步商用.相比4G长期演进(LTE),5G基站密度更高,信号传输带宽更大,定位精度提升显著,有希望解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室内和城市峡谷等困难环境下的覆盖和精度问题.介绍了5G和4G定位在测量域上的区别,分析了5G低频Sub-6G(FR1)和高频毫米波(FR2)的测距精度,描述了5G定位算法,并基于3GPP协议和典型商用网络配置的仿真参数来评估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目前5G基站间时间同步误差是影响定位质量的主要因素,当时间同步精度为50 ns时,5G定位精度不到10 m;如果通过完美站间时间同步,或者在用户端附近增加定位节点以双差的方式消除时间同步误差,5G FR1可以达到约1 m的水平定位精度,而5G FR2的水平定位精度最高可以达到0.16 m.  相似文献   

6.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军  李先华 《测绘科学》2002,27(3):48-51
无线电定位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也是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的原理和技术 ,分析了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实现移动台精确定位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提高精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时代的到来,以毫米波通信为代表的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5G毫米波信号的带宽大、频率高、时延短,并且信道稀疏,所以能够为基于到达时间(TOA)和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定位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值,有利于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研究了三种应用于室内的5G毫米波TDOA定位算法,并结合卡尔曼...  相似文献   

8.
1 国际移动卫星组织 Inmarsat是一个提供全球范围内卫星移动通信的政府间合作机构,即国际移动卫星组织(原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英文简称Inmarsat)。In-marsat成立于1979年,初期旨在为海上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现已发展为世界上唯一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卫星移动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业务提供者。Inmarsat总部设在伦敦,到  相似文献   

9.
展望5G/6G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9,48(12):1475-148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6G时代逐渐到来。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催生新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对5G/6G时代进行了论述,分析其主要特点。然后阐述了5G/6G时代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真三维实景模型的形成,地球空间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大众化)。最后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自主的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其发展路线(局域服务系统,区域服务系统,全球服务系统)和技术储备;对5G/6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我国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相关特性,就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在移动网络中应用的市场现状和相关技术做了分析,并对以后两者的关系做了展望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超短波、Zig BEE、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和日渐成熟,使自动化监测通讯系统的解决方案更加灵活。本文在对无线通讯技术探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应用证明无线通讯技术是准确可靠的。它可以替代有线传输应用在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件MapX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通信部门对网络规划及优化的要求,采用具有强大地图分析功能的MapX和组件技术建立了一个Client/Server模式的GIS与MIS技术相结合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系统,可为移动通信网管人员提供高效、直观的管理,为网络规划及优化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3.
当5G遇上北斗,会怎么样?有观点说,“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 2020年,两个“国之重器”相遇了.这一年,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并向全球提供服务;这一年,5G(第五代移动通信)在我国开启大规模商用.可谓是“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你”,北斗和5G“一见面”便成为一对“好朋友”. 人们期盼着北斗和5G能更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地图》2018,(3):17-17
近日.中国电信与华为公司在深圳完成了5G无人机首飞试验及巡检业务演示。这是中国第一个基于端到端5G网络的专业无人机测试飞行。成功实现了无人机360度全景4K高清视频的实时5G网络传输。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远端操控人员会获得第一视角VR体验.通过毫秒级低时延5G网络.进行无人机远程敏捷控制.高效完成巡检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革,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爆发式的增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也对相关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诞生,人类把移动通信变成可能,2G时代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把人们带入了语音、短信和数据的全业务时代,而3G和4G则分别迎来了移动多媒体和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16.
网络建设与维护管理是移动通信行业日常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对地理环境存在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利用高精度的专题数字地图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综合近年来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生产应用实践,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导向分析,旨在探索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生产与集成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继而总结归纳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数字地图的数据组成,然后针对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需求特点及精度要求,给出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流程及数据集成方法,最后介绍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测绘》2021,(2):4-6
我国5G网络建设从2019年起全面铺开,2020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全面完成.卫星导航和通信网络方面的专家一致认为:北斗+5G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已经具备,目前进入标准化阶段.北斗系统和5G两大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充分发挥北斗系统的科技特性,实现北斗系统在信息领域的深度应用,也将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开辟一个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各类火灾和其他灾害事件,并作为固定指挥中心功能的延伸,本文借助3G/4G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消防移动指挥业务相结合,建设集移动通信指挥监控和消防水源采集为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相关人员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获取灾害情况并与指挥中心进行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19.
<正>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其特点有:超高带宽速率、超可靠低时延和海量网络连接等。5G所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网速的提升,还有无线通信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大大拓展。在我们所期待的万物互联时代,5G让智慧应用更加触手可及,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无人机应用、车联网、物联网等。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红外测距仪晶体振荡器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用三点拟合温补网络设计法对二阶温补网络进行参数设计,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经多次试验,当温度在-20°~+50℃范围变化时,频率漂移可控制在1×10~(-6)~2×10~(-6)比未加温补网络的振荡器稳定度可提高一个量级。这一方法同时可以推广到三阶及四阶温补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