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1990,(3)
河南省商丘市地表水资源奇缺,地下水是唯一资源。目前地下水的开采量为4000万m~3,而实际可采量仅1000万m~3左右,超采4倍,过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了严重后果。 1、地下水位急据下降。早在60年代因地下水位下降而三次更换提水工具;1971年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漏斗面积26.28km~2,漏斗中心水位11.5m;1974年漏斗范  相似文献   

2.
我市城区面积11.26km~2,据计算,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只有65万m~3,但城区年用水量为909.38万m~3,超采844.38万m~3。由于大量超采,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城内地下水埋深达15m之多,水位每年下降0.45m。由于埋深逐年增大,致使漏斗区几个乡镇的1593眼机井抽不上水来,只好将原来的离心泵更换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沈阳市地下水漏斗总面积已达254km~2,地下水类型已由重酸为主转变为硫酸、硝酸类,水质恶化面积170km~2.硬度超标面积已达35km~2,年均升高0.1~0.5德国度。有毒污染以铬为主.鞍山市首山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量为90万 m~3/d。而最近开采量达120万m~3/d,超采18%~33.3%.首山水源地始建于1923年,在52年的开采期间,年平均下降0.18m,地下水漏斗扩展速度为4.51km~2/a,由于太子河辽阳河段目前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段树义  都清江 《地下水》1992,14(2):69-74
1 前言临清市城区地下水漏斗区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在地质上属黄泛平原区,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面积的相对稳定的地下水漏斗区。1988年漏斗面积达到471km~2,地下水埋深14m 左右,漏斗中心水位22~23m,城区11.26km~2范围内,开采量达到了1550万m~3,而地表及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只有65万m~3,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与其开采量平衡的主要是哪些量,向漏斗中心汇集的量究竟是多少?按区域水资  相似文献   

5.
段树义  许福祥 《地下水》1994,16(4):165-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聊城地区的西北部,属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又是引用黄河水的最下游,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县市之一。 全市总面积957km~2,现有当地地下水资源1.13亿m~3,人均占有量151m~3,占全国人均量的1/17,占全省人均量的1/3。特别是城区,工业用水集中,在12km~2范围内,现有工业用水井102眼,每年超采地下水1400万m~3,超采的水量全靠城郊及上游乡镇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加上农业也大量超采地下水,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分别以年均0.45m和3m的速度下降,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1992年漏斗面积达到876.5km~2,占全市总面积92%。 由于水位大幅度下降,致使漏斗内2420眼机井只好由原来的离心泵更换成深井泵及潜水泵,造成240多万元经济损失,年效益损失达20多万元,城乡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城区污水多年平均排放量达到886.84万m~3。而纺织业排放量约达到520万m~3,占工业总排放量的50%以上,大部分是空调水。根本没有什么污染就与造纸、印染等行业的污水混合后排入卫运河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段树义 《地下水》1990,12(3):176-178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临清市区已形成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内2450眼机井只好由原来的离心泵提水更换成深井泵及潜水泵,造成经济损失达232万元,年效益损失19.6万元。据万元产值计算,整个城区到2000年将缺水3953万m~3,地下水埋深将下降到25m。为此,本市对区内的地下水开发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管  相似文献   

7.
为能精确识别降水和开采对石家庄地下水流场影响强度,应用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域平均地下水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及中心水位与降水和开采变化之间的互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1961—1973年期间,平均地下水位随降水量增大呈幂函数递减趋势;1974—2010年期间,降水量每减小100 mm,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率增大7.35 m,平均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增大2.15 m;② 1961—1973年期间,开采量每增加1亿m3,平均地下水位下降0.28 m,漏斗面积扩大11.74 km2,中心水位下降0.52 m,1974年以来累计超采量每增加1亿m3,漏斗面积增幅1.52 km2,中心水位降幅0.18 m;③ 降水量每减小100 mm,降水贡献度减弱3.0%,人类开采影响强度增大2.76%。  相似文献   

8.
沈阳中心城区水源地漏斗恢复调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沈阳市由于长期地下水超采严重,已经形成大面积地下漏斗空间,形成引发严重地质灾害的隐患。分析了沈阳市地下水漏斗可恢复性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地下水漏斗区域水量恢复时间和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恢复程度。结果表明:在同时增加河流补给量和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条件下,2年以后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可达到31.67m;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或增加河流补给量,均可在4年恢复漏斗区地下水位,且沈阳城区可有效增加地下水资源量0.88×108m3。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分析降水、径流和开采对西安地区潜水流场影响程度,应用小波变换、最小二乘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域平均地下水位,水源地漏斗中心水位及漏斗面积与降水、径流和开采变化之间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0年期间,平均地下水位随降水量的增大呈线性函数递增趋势,降水量每增加100 mm,平均水位上升0.77 m,漏斗中心水位变化速率随降水量的增大呈直线下降趋势,年均降水量每增加100 mm,漏斗中心水位上升0.7 m(灞河水源地)、0.27 m(沣皂河水源地)和0.14 m(渭滨水源地);1986—2010年期间,径流量每增加1×10~8m~3,区域平均水位上升0.9~1.98 m,漏斗中心水位上升0.32~2.36 m,漏斗面积减小0.019~13.2 km2;1998—2010年期间,地下水开采量每增加0.1×10~8m~3,区域平均水位降幅达1.14~5.37 m,水源地漏斗中心水位降幅0.94~5.76 m,漏斗面积扩大0.44~27 km2;关联度分析表明,降水、开采是西安地区潜水流场变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穆连波  周恩崇 《地下水》1996,18(4):153-155
1 水文地质概况 首山漏斗区位于辽阳市区的西南部,总面积309.4km~2,是辽宁省大型地下水降落漏斗之一。 漏斗区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属太子河冲洪积扇,地势东高西低,地面坡降1/1500;区内的第四系含水层多为颗粒粗大的砾卵石层,厚度由东向西呈台阶状递增,在30~80m之间;含水层隔水底板由下更新统构成,主要岩性为泥包砾,顶板由弱透水的全新统冲积、冲洪积粉细砂、亚砂土构成,层厚5~11m。太子河、柳壕河和兵马河分别流经漏斗区,其中太子河多年(1975~1994年)平均流量58m~3/s,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李培英  丰爱平  黄海军 《地球科学》2014,39(11):1555-1565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及其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利用多年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 发现黄河三角洲广饶县和东营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且地面沉降严重, 含水层多处于超采状态, 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先后出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达2~3m/a.近年来, 东营和广饶地面沉降漏斗中心沉降量和速率分别为155.1mm、28.2mm/a和356.0mm、64.7mm/a.借助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法, 发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沉降漏斗空间耦合良好, 深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92, 深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井灌区第三粘性压缩层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 且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的地下水位已低于第三承压含水层临界水位, 沉降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2.
变异条件下内蒙古呼包平原地下水演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重点探讨气候变异对内蒙古呼包平原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流场和动态的影响。在介绍呼包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PMWIN 5.1建立了研究区双层地下水流模型,并根据1998年地下水动态观测和统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通过对近51 a降水量的分析,确定将连续出现的2个特枯年作为地下水的变异条件,运用地下水模型对变异条件下地下水状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年间对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亏空量达75 296.34 万m3,潜水和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潜水位最大下降4 m左右,承压水位最大下降17 m左右;漏斗中心主要集中在开采量大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区。  相似文献   

13.
酒泉钢铁公司地下水源地数值模拟及水位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实际勘察资料,在全面阐述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状况,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勘察区地下水二维流水量数学模拟模型,重点以酒钢近期和远期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2个开采方案为依据,利用模型对未来水源地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预测预报。结果表明,各水源地总计按近期27.648万m3/d开采至2030年,开采区最大水位降深小于设计允许降深12m,并均已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由此引起的泉水溢出量减少对酒泉西盆地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对现有的其它水源地影响甚微。而各水源地总计按远期34.56万m3/d开采至2030年,北大河、嘉峪关水源地开采井降深小于设计允许降深,自2011年降落漏斗已基本稳定,但黑山湖水源地开采降落漏斗中心最大水位降深分别为17.22m和23.60m,远大于设计允许降深,并且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并与北大河、嘉峪关水源地降落漏斗相连形成区域性大降落漏斗,由此引起的水位降幅将使现有的泉水大量衰减直至完全消失,对下游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酒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酒泉公司未来必须实施开源与节流并具的用水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研究北方典型地下水超采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对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影响,设计了集中开采方案、逐步减采方案和广义地表水(地表水和中水等)-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3种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限采方案;结合济宁市,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设计方案下地下水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区域水均衡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基准方案对比结果显示:集中开采方案使地下水位在局部出现了缓慢回升,而水源地附近水位下降明显,最大中心降幅达到9 m,地表水补给的增加势必提高了污染的风险;逐步减产方案使局部地下水位恢复程度较前一方案偏小,而城北水源地漏斗中心水位下降超过12 m,城南水源地亦下降达8 m,诱发的地表水体和侧向补给量变化的减少使研究区含水层存量反而减少;联合调度方案使区域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最大地下水位恢复幅度超过4 m;而水源地地下水降落漏斗最大的仅增加4 m,区域地下水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涵养.  相似文献   

15.
用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运动的FEFLOW软件结合模拟研究了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影响下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如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发展下去,受其影响,绿洲地区的地下水位将持续地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到2010年10月,绿洲内将出现以绿洲腹地为中心、范围波及整个绿洲的两个地下水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将达47~52m,绿洲边缘地下水埋深将增加到17~22m,与1997年10月相比绿洲地下水位将下降9~34m。分析表明,在上游来水不变或减少的情形下,保持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将会逐步耗竭地下水资源,加速民勤绿洲的荒漠化过程的发生;如果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将会减少地下水抽取量,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下水开采破坏了原先的平衡状态,地下开采量大于补给量时,在开采区附近形成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当埋深到达8 m以上的时候,就会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区。通过对华北平原形成的第一个地下水漏斗区(青风岭漏斗、郇封岭漏斗区)形成前后大尺度的跟踪研究,对地下水漏斗的形成原因与机理有了进一步的探讨,当地下水开采率大于100%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是导致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3)
运城市位于山西境内,生活及工业水全部为地下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各地区用水量大幅度增长。历年来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出现地下水漏斗现象,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问题。本文对运城市地下水下降规律、地下水漏斗区范围、漏斗区中心水位及面积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地表水源替代、增加地下水补给量、节水灌溉和加强漏斗区日常管理等措施,减小地面沉降,保护地面建筑,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4)
开展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潜力评价,对于认识区域地下水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分布状况,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和水资源支撑能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牟县东漳—狼城岗区域地下水资源状况,保证中牟县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东漳—狼城岗区域水源地的开采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a,消耗量15 927. 98万m3/a,允许开采量5 475万m3/a,预测漏斗中心水位埋深7. 82 m,地下水开采有补给保证,总体安全。该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渭南市城区供水水源有两个,一是沋河水库水源,二是地下水水源。目前渭南城区地下水的总开采量为4628.20×104m3/a,其中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为3869.00×104m3/a、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759.20×104m3/a。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已形成区域降落漏斗和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0.
梁龙豹  梁爱英  王勉 《地下水》2009,31(1):9-11
洛阳市在洛河上建起四级,总蓄水面积6.15km。的水面工程。水面工程建设前,洛阳市由于地下水源地的集中开采,造成局部地下水位的下降,形成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降低最大值达15m。水面工程建成后,相当于在洛河上建起了一个小型水库,加强了地表水的渗漏补给,抬升了地下水位,使原来的降落漏斗复平;增大了地下水的容积储量,总补给量20.54万m^2;。同时,地下水的水质部分元素如氨氮、NO3-N等有变坏的趋势,长期下去,势珏给地下水的水质造成威胁;另外,地下水位的上升,也使洛河两岸的建筑地基施工更趋困难。建议水面工程运营中加强水质保护工作,并及时对河底化学淤塞等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