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华南区域成矿和中生代岩浆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南地区成矿地质构造环境经历了六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并在中生代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江南隆起、赣东北(钦杭带东段)、武夷-云开、南岭和东南沿海6个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依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将华南中生代繁多的矿床,按地质构造单元及环境、岩浆成矿作用的专属性、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划分出五个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各矿床成矿系列的特征,分析了各矿床成矿系列的边界及部分过渡、重叠的特色。本文总结了华南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各矿床成矿系列与壳幔作用的关系,探讨了华南中生代成矿作用与印支期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对接、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之远程影响的关系,以及华南地区燕山期地幔活动对该区岩浆成矿作用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武夷山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为主线,将武夷成矿带分为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三大成矿期及相应的赋矿地层系统,划分为七个成矿系列:即晋宁裂谷期海底火山喷流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块体拼合期金铜钼矿床成矿系列;海西裂陷扩张期铁铜锰矿床成矿系列;早燕山裂陷扩张期铜银铅锌锑矿床成矿系列;早燕山地壳重熔期钨锡铋钼铌钽和稀土矿床成矿系列;晚燕山底侵伸展期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晚燕山大陆扩张裂解期铜金银铀矿床成矿系列。根据地质构造演化、岩浆活动,成矿系列和代表性矿床等特征,提出了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的事件格架。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4.
根据与矿床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质构造条件、成矿时间和矿床本身的特征,将辽宁抚顺地区矿床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1个矿床成矿系列.对复杂成矿系列进行了亚系列的分解,并对各系列成矿特征和矿产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依据矿床成矿作用、物探、化探异常和遥感等综合成矿信息,在区内圈定了6个Ⅴ级成矿远景区、17个亚区.初步确定金、银、铜、钼、铅、锌、铂钯、铌钽、铁、石灰石、煤层气等为重点找矿矿种,并对其找矿方向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全面分析湖南省银矿床和伴生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地质作用,将省内银矿床和伴生银矿床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即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和与沉积-成岩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两个成矿系列分别进一步划分成三个成矿业系列。文中对各成矿系列的主要地质特征、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成矿系列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三江(四川段)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将四川境内三江地区28个有代表性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组合(一级)、6个成矿系列类型(二级)、9个成矿系列(三级)、11个成矿亚系列(四级)及21个矿床式(五级)。区内矿床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制,成因上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勿,形成本区优势矿产。论述了各类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天津市的主要矿产进行初步划分,建立了岩浆与变质和沉积两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七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十个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8.
丰宁银矿外围是金矿新开发区。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各金矿矿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区金矿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与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具有成因联系,是在统一地质作用下,同一成矿系列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在矿床分布上具有“南金、北银”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部后碰撞与幔源岩浆有关的成矿谱系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新疆北部与后碰撞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主要有四类: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钛铁矿-铜镍硫化物复合矿床和玄武岩型自然铜矿床。上述四类矿床成矿时代相近(主成矿期为二叠纪),空间相邻,跨构造单元分布,彼此之间可出现过渡或复合矿床类型,构成了独特的后碰撞与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谱系,也是中亚型造山后碰撞阶段颇具特色的成矿组合。依据其成矿专属性的不同,新疆北部与幔源岩浆有关的矿床可分为两个系列:钛铁系列和铜镍系列。钛铁系列以尾亚矿床为代表,以高钛富碱为特征,为碱性系列,REE总量高,LREE富集,ε_(Nd)(t)近0值,其含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峨嵋大火成岩省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特征一致,推测其含矿岩浆来源与地幔柱活动有关;而以黄山、喀拉通克为代表的铜镍矿床成矿岩体,以相对富镁为特征,属钙碱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REE总量较低,模式曲线呈LREE略富集的平缓型分布,ε_(Nd)(t)为明显的正值,可能来自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新疆北部后碰撞阶段除发育了与幔源岩浆有关的成矿谱系外,还发育了与造山带有关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这种既有地幔柱成矿又有造山带成矿的双重特性,可能是二叠纪地幔柱活动与造山(后碰撞)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中甸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近期地质勘查成果,表明区内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具有多期性、复合叠加的特点,进而将矿集区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一是与印支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二是与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钨钼铜铅锌金银矿床成矿系列、三是与喜马拉雅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金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显示了该区具有广泛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福建推覆构造研究与找矿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建华 《福建地质》2008,27(2):105-124
阐述了福建推覆构造的研究成果,依据福建推覆构造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东部逆冲推覆构造带、中部逆冲褶皱推覆构造带、西部挤压推覆构造带。讨论了其构造特征形式,将推覆(滑脱)构造形式划分为二类五型及其控岩控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运用推覆构造研究成果在寻找隐伏煤矿及铁多金属矿的成功实例,提出了推覆构造理论对深部找矿指导作用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寻找大型斑岩铜矿的前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雄 《福建地质》1996,15(4):165-176
福建外于环太平洋西岸中生代的火山-岩浆,构造活动区,境内发育有区域性的隆、坳构造及多组深大断裂带、火山基底隆起带等有利于斑岩铜矿生成的区域地质构造,对寻找大型斑岩铜矿有很好的前景。本参照国内外大型斑岩铜矿共有的基本特征,拟制了大型斑铜矿的找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福建实际条件及吸附国内外勘查斑岩铜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找矿的五个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忠政 《福建地质》2005,24(3):160-165
沙县琅口钾长石矿是近年来福建省发现的巨斑状中粗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风化型钾长石矿床.矿体赋存于巨斑状中粗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弱风化带中.通过野外工作,总结钾长石矿床的赋存规律和空间分布,并对矿区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成因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续)李兼海,王国平,郑铁藩,梁诗经(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明,365001)3晚三叠世一新第三纪印支运动后,福建地壳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境由海转变成陆地。晚三叠世一中佛罗世,除闽西南局部地区有海湾泻湖相沉积外,皆为河流一...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关玉祥  杨添水 《福建地质》1994,13(4):248-277
本文主要是根据“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与隐伏煤田预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写的。在概述两次研究课题取得主要成果的同时,对福建省重大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文中重点是总结了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的特征,将推覆构造划分为两大类(逆冲推覆构造,拆离构造)和五种类型(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和拆离(滑脱)构造、褶皱拆离构造),对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组合特征和推覆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明确指出了燕山早期中深层次边冲推覆构造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对今后寻找隐伏矿产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推覆构造,对研究我省的推覆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从基础地质和找矿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福建温泉的特点及其热源,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永金  陈明光 《福建地质》1999,18(3):149-155
主要介绍了福建温泉的水温,水量,水质,水热异常区大小,空间分布以及产出的地质,地貌的特点,对福建温泉的主要热源观点进行讨论,并对福建温泉的热源,成因和温泉的构造意义提出了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但主要为偏硅酸型,水源地遍布全省,但规模一般较小,根据我省已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基本概况,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福建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资源评价,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才浩 《福建地质》2005,24(1):1-11
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为全国多目标生态农业地球化学调查计划的一部分,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引入新的领域。介绍了该项目的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异常分布特征及初步评价结果,对今后在农业、环境评价、矿产勘查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岩金矿品位-储量分布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甘肃省已发现599处金矿床(点、矿化点)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甘肃省岩金矿品位模型、品位-储量联合模型及储量分布模型.分别总结了甘肃省岩金矿床品位、储量的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0.
叶允钧 《福建地质》2008,27(2):125-129
分析了福建省铁、铜、铅锌、钼、金、银、锡、非金属、能源等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资源背景、找矿潜力、重点成矿区带、部分含矿层、岩浆-构造-成矿作用等,对我省地质找矿突破的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