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维罗纳小窥     
正高雅"小罗马"维罗纳位于意大利北部,它北傍阿尔卑斯山,南通罗马,东临威尼斯,西接米兰,是连接意大利和欧洲铁路公路的主要枢纽。维罗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意大利之门"。作为意大利的门户,它的象征是石雕狮门。这是一座著名的古罗马式拱门,耸立在古老的卡佩罗街头。拱门高约20米,宽约8米,  相似文献   

2.
<正>加拿大冰川公园位于加拿大和美国的交界处,包括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公园广泛分布着冰川和高耸的山峰,复杂的自然地球景观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生活着许多灰熊、驯鹿和大角羊。该处世界海洋遗产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处非极地冰原地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非极地冰原世界,所包含的冰川在世界上也是最长、最壮观的冰川之一。该处的地理地形由高山、冰原和冰川组成,从北部内陆到南部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表现为植物  相似文献   

3.
<正>在维克的黑沙滩享受了静谧的清晨后,继续一路往南行驶,风雪逐渐变小。开到瓦特纳冰川时,已经是阳光普照的晴朗好天气。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巨大的瓦特纳冰川阻挡了那些厚重的雨云,使得这一地区可以在冬季享受得天独厚的宝贵晴天。瓦特纳冰川位于冰岛东南部,是欧洲体积最大与面积第二大的冰川,世界排名第3,仅次于南极冰川和格陵兰冰川。冰川海拔约1500米,冰层平均厚度超过900米,部分冰层的厚度超过了1000米。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是冰岛最受欢迎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1,(9):9-9
欧洲空间局8月9日表示.3月的日本海啸影响到了13万千米外的南极冰架.部分冰层碎裂成巨大冰山。在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由冰川专家凯利·布伦特领导的一个团队对海啸引发的冰崩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8月8日公布在了在线期刊《冰川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4,(2):32-35
<正>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人口第三少的国家。这里土地贫瘠,几乎没有天然资源,主要产业为捕鱼业及旅游业,但因为它地处遥远,所以每年只有少数旅客到达。它的整个国土都是由珊瑚礁组成,全球气温变暖导致珊瑚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大量死去,被珊瑚礁托起来的这座岛也会因此而"下沉"。这里的居民认为,地球上60亿人都应该向他们说抱歉。这座岛叫做图瓦卢。  相似文献   

6.
吕炯 《海洋与湖沼》1980,11(2):95-97
冰川消长与海(洋)气(候)的关系,一般不难理解。不过,本文所谈的冰川消长,不是同时消、同时长,而是有若干世纪东坡在消,西坡在长。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确实有。例如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阿根廷),就有这样的情况。在科迪勒拉山系(Codilera)东侧,绝大部分的冰川在已经消退之后,而在西侧许多有出口的冰川都是前进的中心,这是不大容易理解的。所以有人提出各种办法来研究其中原因,如利用放射性炭来确定可疑  相似文献   

7.
正"神木桩"是在西北印度洋发现的一处不活动烟囱,俗称"死烟囱"。海底热液形成的黑烟囱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短则数天,长则数百万年。封面图为烟囱体发生垮塌后的残留体,垮塌原因可能是海底风化作用或外力因素。残留烟囱体下部直径1 m,中上部直径0.6 m,高1.6 m,呈树桩状,现场被命名为"神木桩"。"神木桩"右下部较深色部位代表较原始的烟囱外表面,中上部亮黄色部位为外层剥落后露出的内层烟囱体。烟囱体底  相似文献   

8.
格陵兰冰盖是世界第二大陆地冰盖,其边缘分布的溢出冰川作为快速传输冰带,是造成冰盖消融的重要因素。本文 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 Nioghalvfjerdsfjorden 冰川为研究对象, 探索开展基于 sentinel- 1A 和偏移量跟踪技术的溢出冰川表 面运动特征研究, 并利用非冰川区流速和 CP0M NRT IV 数据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对比分析 2017—2019 年三个时期的春季 冰流速, 发现该冰川在 2019 年春季出现了最大流速上移现象, 推断可能是由于 2018—2019 年间冰川融水渗透引起的底部润 滑加剧所致。  相似文献   

9.
部分来自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测量学家对阿拉斯加东南部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进行了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 ,在工作中利用了卫星资料、地面测量和木化石年代学材料。在工作中了解到 ,这个地区属于地球上最快速上升之列 ,在个别地段地壳的上升速度达到 3 6cm/a。这种现象在亚库塔特域区达到最大值 ,但在其他地区也很明显。如位于朱诺(阿拉斯加州首府 )和格恩兹村之间的萨利瓦岛在最近的 2 50年中上升了 5 4m。专家们将滨海巨大的格拉西尔冰川及本地其他冰川区域的后退 ,看成是原因之一。摆脱了冰川重荷的地壳有可能“伸直”并占有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收集到的2000-2007年我国各渔业企业生产数据和卫星获取的叶绿素a浓度环境数据,分析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的叶绿素a与渔场的分布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8a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均位于58°W~61°W、44S°~46°S海域,1~5月渔荻量随月份的推移呈现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3月是渔汛...  相似文献   

11.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2,(11):60-61
小冰期一词最早用来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在小冰期,世界上许多冰川都发生明显的扩展和前进,形成新鲜、完整的冰碛韧及其地貌。有些生物也会因为海冰的扩展和延伸,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湘西黔东是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关于这里的第四纪冰期问题已有专文论述.作者在本区调查第四纪冰川遗迹时,曾注意了冰缘现象的观察.鉴于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湘西黔东地貌和第四纪地质方面的论文,均未提及冰缘问题,因此,作者不揣冒昧,将调查所得作一简要报导,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位于南大洋,距离南极大陆约1700千米,在澳洲西海岸珀斯西南约4100千米的海洋深处。有些岛屿是近南极大陆岛屿中唯一的活火山岛,被称为是"通往地球的窗口",意思是这些火山岛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察冰川地貌变化的机会。其中,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保护价值,因为这里存在着世界罕见的原始岛屿生态系统,几乎完全没有外来的植物和动物物种,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很少。赫德岛主要由一个叫"大本"的活火山构成,该火山的高度为2745  相似文献   

14.
马岛海战     
《海洋世界》2011,(4):29-29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或福克兰群岛战争。它是在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5.
宋家喜 《海洋预报》2001,18(4):70-73
1 南方涛动 气象学上的三大涛动是指南方涛动(SO)、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每个涛动系统都是由一组一个高压和一个低压的大气活动中心组成。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南方涛动。Hildebrandsson于1897年注意到澳大利亚悉尼的大气压力变化是与阿根廷布利诺斯艾里斯反位相的。其后,Lockyer和Lockyer父子进一步确认了此现象,并估计大概有3.8年的振荡周期。图1说明该震荡具有的两个作用中心,一个位于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另一个位于热带东南太平洋。这两个作用中心的海平面气…  相似文献   

16.
海洋蓝洞保留了原始的水体、沉积物、化石残骸和完整的生物骨骼, 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地质奇观,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沙永乐蓝洞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洋蓝洞, 有着独特的洞体结构和水体化学特征, 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本文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 分析了永乐环礁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历史, 认为永乐环礁的形成以加积和退积为主, 其台地边缘属于陡崖型台地斜坡, 有利于发育断层/裂缝; 永乐环礁之上钻井岩心的氧同位素数据表明, 永乐环礁在14.75~168.60m的深度范围内发生了地下水溶蚀作用, 这与实际观测到的158m深洞体转折处之上发生的洞穴垮塌作用相符。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 三沙永乐蓝洞的形成是断层/裂缝溶蚀机制与深部洞穴垮塌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下水(淡水、海水)首先沿着台地边缘发育的断层/裂缝进行溶蚀, 在158m以上通过洞穴垮塌作用形成了近垂直的洞穴, 而在158m以下则沿着断层/裂缝继续向下溶蚀形成了略倾斜的深部洞穴结构, 最终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淹没而形成了蓝洞。本研究可为未来寻找更多海洋蓝洞提供重要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渤海地区近20万年以来的海面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在1888年.狄格尔 (Dc Gccr) 曾提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典型的冰川均衡区,冰川负荷的消失引起了当地地壳的均衡抬升,形成了具有椭圆形的窍形隆起区,并用实际测量的资料进一步证叫了杰米逊(Jamieson,1865)所阐述过的“冰川均衡”论。自那时以来,冰川均衡论几乎统治了一个世纪,直到现  相似文献   

18.
山谷冰川的存在完全是由气候波动决定的 ,甚至不大的变暖也能导致雪线显著地向上移动。在最近数十年来 ,冰川的缩小越来越强烈。这种情景见于相隔如此遥远的国家 ,像肯尼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新几内亚的山脉中 ,但最强烈的这种现象见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和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中。在秘鲁 ,库埃尔卡冰川强烈地后退。测量工作表明 ,最近 3年内其主干道的冰舌平均每年缩小 1 55m,这比 1 963— 1 978年间快了 3 2倍。冰川的面积从 1 976年的 56km2 减小至现在的44km2。在这样的融化速度下 ,再过 2 0年 ,这里的冰将不复存在。如果气候的趋势不…  相似文献   

19.
Joerg  M.  Schaefer  George  H.  Denton  Michael  Kaplan  Aaron  Putnam  Robert  C.  Finkel  David  J.  A.  Barrell  Bjom  G.  Andersen  Roseanne  Schwartz  Andrew  Mackintosh  Trevor  Chinn  Christian  Schlǔchter  张江勇 《海洋地质》2009,(3):41-46
理解全新世南、北半球之间气候变化的时间及原因至今仍是气候科学的一大主要问题。本文讨论的是过去7000年里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冰川进退的高分辨率”Be年代学,其中最近1000年里至少发生了5个冰川变动事件。全新世中期至晚期的冰进活动范围在缩小,该冰川活动模式和对应时期北半球冰川活动模式很不相同。这一发现表明区域驱动和(或)区域放大机制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西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导致新西兰全新世冰川高频进退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地球温暖化导致冰川融解,同时也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发生了巨变。坦桑尼亚的里阿森哥村落,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南斜面海拔1700米的高原地带。村民米伽已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6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