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钛金属因其性能特殊和用途广泛而被称之为"第三金属"。中国钛矿资源丰富,占世界总资源储量的24.46%,但多为含钛量偏低的原生矿,高品位优质钛矿的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导致中国钛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为此,需要进一步总结规律,分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根据中国钛矿的成矿特征,将钛矿划分为岩浆型、变质型、风化型和(第四纪)沉积型4种类型。其中,岩浆型矿床主要为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钛铁矿-磁铁矿(钛磁铁矿),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攀西地区近SN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和华北地台北缘近EW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变质型矿床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密切,较为重要的是榴辉岩(榴闪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受控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风化型矿床受控于富Ti原岩和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多产于湿热的云南和广西;滨海沉积型矿床则沿海分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岸。本次钛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全面总结全国钛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111个3级预测区并估算资源潜力,包括A类预测区22个,B类预测区27个,C类预测区62个;笔者最后优选了12个预测区并进行了详细评价,建议做为今后钛矿的找矿部署优先考虑的重点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刘邦煜  王宁  陈娟  石莉  田元江 《矿物学报》2007,27(Z1):388-389
钛矿资源主要包括钛铁矿、金红石、白钛矿和红钛铁矿等,其中钛铁矿约占可利用钛矿资源80%左右,是用途最大的钛矿资源.国外大多利用钛铁矿砂矿,主要生产国家有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乌克兰、挪威等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4%以上.我国钛资源虽然居世界储量之首,但97%为原生钒钛磁铁矿,由于原生矿中TiO2含量均低于10%,且钛铁矿与磁铁矿紧密结合,选治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多用于硫酸法钛白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2081铀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81铀矿床的矿石以接触式胶结为主,其次为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主要为水云母,其次为方解石、黄铁矿、针铁矿、褐铁矿等。矿石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平均含量为73.3%,其次为高岭石和伊利石,无伊利石/蒙脱石混层。铀矿物主要是铀石,UO2含量为46.72%~73.4%,其次为钛铀矿,UO2含量为36.01%~49.01%。铀石大多与黄铁矿伴生,有时与硒铅矿、锐钛矿等伴生,这些伴生矿物都不同程度地含铀。铀主要以吸附态形式存在,在矿床的不同部位,吸附态铀以及U 6、U 4所占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别,这是由于矿石处于不同的地球化学环境造成的。该铀矿床的形成与烃类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华东苏、浙,皖,赣,沪地区,总面积约52.3万平方公里,经过四十五年铀矿勘查,探明铀矿床一百余年,矿(化)点八百余处。铀矿类型主要是火岩岩型和花岗岩型,占矿床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为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及碱性岩型等铀矿床。表明华东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床类型多,分布广,铀资源丰富。尤其是江西的铀矿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锗矿成矿规律与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汀  王登红  刘超  李德先  周凤英 《地质学报》2019,93(6):1245-1251
锗是一种银灰色性脆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007%,属于稀散元素,是制造红外光学仪器的关键材料,2018年被美国内政部列为35种关键性矿产之一。中国的锗资源储量占全球的41%,产量占全世界的71%,拥有类似于稀土的全球影响力。已查明资源储量的锗矿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云南等14个省(自治区),其中约一半的查明锗资源储量与煤矿伴生,其余大部分与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伴生。锗可以出现在不同时代的各种矿床当中,主要包括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含锗有机岩矿床和沉积改造型三大类型,以前二者为主,占所有锗矿资源量的64%。我国高品位的富锗煤矿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资源,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国际上主要从煤灰残渣中回收,我国除了煤矿中回收锗(如云南的临沧含锗煤矿、内蒙的乌兰图嘎)之外,也从有色金属冶炼厂综合回收(如广西大厂、云南会泽)。  相似文献   

6.
地矿部于1979年部署的第一轮成矿远景区划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共立项目427个(其中煤占3.5%,黑色金属占19.4%,有色金属占57.6%,稀土、稀有及放射性占4.5%,非金属占15%);圈定成矿远景区5875个(其中煤占7.1%,黑色金属占16.1%,有色金属占50%,稀土、稀有及放射性占6.1%,非金属占20.7%),通过野外踏勘,有的远景区已发现了矿床.依据第一轮区划的成果和当时的矿产勘查资料,将全国划分为30个地质找矿重点工作区(又称重点片,1987年调整为24片,1990年又改为22  相似文献   

7.
<正>1中国钼矿资源潜力评价我国钼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探明储量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位,并具备鲜明特征:1、钼矿床多属低品位矿床,矿区平均品位小于0.1%的低品位矿床储量占总储量的65%,而品位较富的(0.2%以上)矿床储量仅占总储量的5%。2、伴生有益组分丰富。单钼矿床储量仅占全国总储量的14%,  相似文献   

8.
吕世琨 《云南地质》1990,9(2):95-106
滇中钛铁砂矿自1984年发现以来,至今已知其规模大,品位高,可列为云南黑色金属矿产仅次于铁、锰的优势矿种。滇中钛铁砂矿以其毗邻昆明工业区,交通方便,水电条件良好,可选性试验效果甚佳,精矿品质优良,矿体裸露地表,露采可以不占或少占农田,已日益引起国内外矿业界的关注。近年来,一些地方小选厂相继投产,精矿产品供不应求,初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钛精矿深加工试验亦取得良好结果,由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条件是具备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铝土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兰  王登红  熊晓云  易承伟 《地质学报》2014,88(12):2284-2295
我国铝矿资源丰富,铝土矿占绝对优势.铝土矿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等19个省(区市).矿床类型以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主,其次为堆积型;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其次是新生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稳定陆块环境最为特色.本文从中国铝土矿资源特点、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划分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全国铝土矿成矿规律,划分了15个成铝区带,厘定了7个铝矿成矿系列,圈定了7个重要矿集区,为全国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锡矿山锑矿成矿流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锑矿—锡矿山锑矿已采锑金属量加上保有资源储量在200万t以上,相当于国外迄今探明的锑储量的总和。本文通过对历年来该矿床的硫、碳、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东段,省内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在研究典型金矿的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金矿的成因类型、矿产预测类型以及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对辽宁省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关系的新认识,结合重大构造事件与金矿成矿效应的耦合关系,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揭示了省内金矿的成矿动力学演化机制,将全省金矿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银矿产资源现状成矿环境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金银矿产具有类型齐全的共同特点,其资源和开发前景表现为金矿优于银矿。金矿成矿环境有利,成矿时代及资源分布广泛。但是,储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矿床不多,富矿少,资源利用程度高,且浪费严重,存在重开发、轻勘查等问题。银矿虽然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仍然是我国资源保证程度较低的矿种之一,也存在特大型矿床少、探明储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合龙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北-北东向于山构造带交汇部位,是南岭东段于都-赣县矿集区的重要组成.合龙钨矿床是赣南地区近年在石英脉型钨矿勘查取得最重要突破的矿区,新发现钨多金属矿体达48条,新探明黑钨矿资源量3.5万余吨,WO3平均品位2.189%,深部具有大型以上资源潜力.合龙钨矿床以外带石英大脉型矿体与岩体内...  相似文献   

14.
王莹  熊先孝 《地球学报》2023,44(4):625-634
中国是世界上磷矿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磷矿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磷矿资源的特点是分布不平衡, 贫矿多、富矿少, 难采选的多、易采选的少。2014年至今,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中国矿产地质志”, 全面总结研究了中国磷矿的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本文依托该项目, 对中国磷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划分, 从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新生代4个阶段划分了11个成矿系列组, 25个磷矿成矿系列。以磷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特点为依据, 按照《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将中国磷矿划分了27个Ⅲ级成矿区带, 4个成矿亚带。中国磷矿成矿时代广泛, 从太古宙一直到新生代均有生成, 但不同时代的磷矿各具明显特点。除少数内生成矿作用和风化次生成矿作用外, 中国磷矿成矿作用几乎全部发生在前寒武纪和早寒武世, 其中磷矿储量的80%又集中在前寒武纪海相沉积磷块岩中。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和始寒武世梅树村期是中国两大成磷期。通过对区域内成矿作用的深入分析和全面归纳, 将中国磷矿划分为华北成矿省, 扬子成矿省, 塔里木成矿省, 阿尔泰、伊犁、吉黑、华南成矿省和秦岭—大别、阿尔金—祁连、喀喇昆仑—三江成矿省五大磷矿成矿谱系。未来中国磷矿的找矿方向建议集中在川西南、滇东北、贵州开阳、湖北神农架、河北承德、新疆库鲁克塔格等地区。  相似文献   

15.
八论矿床的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区域成矿研究的一种学术思想,亦是地球系统四维成矿论.认为地球的矿床世界是由特定的时空域内,各类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组合的矿床自然体矿床成矿系列及其联合体成矿体系所组成.矿床形成决定于时间、空间、成矿作用三要素.矿床世界的基本单元是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组成成矿体系,成矿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16.
钪矿床主要类型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范围内钪(Sc)金属资源丰富,主要集中于俄罗斯、中国、乌克兰、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但易选取、高品位的钪矿床非常稀缺。钪金属资源属于中国优势关键矿产资源,其储量占全球的33%,且中国供给全球90%的钪金属。钪元素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导致其形成的独立矿床较为稀少,主要以伴生矿产的形式产出。依据钪矿床成因类型,可以分为2大类:第一大类为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包括:Ⅰ.花岗伟晶岩型钪矿床;Ⅱ.碱性-超基性岩型磷、稀土(Sc)矿床;Ⅲ.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铁(Sc)矿床;Ⅳ.第二大类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包括:Ⅳ.沉积型钪矿床;Ⅴ.风化淋滤型钪矿床。其中,在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碱性-超基性岩型磷、稀土(Sc)矿床和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铁(Sc)矿床中,钪金属主要作为副产品被回收利用,是全球钪金属的主要来源;而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沉积型钪矿床和风化淋滤型钪矿床开采成本较低,其中钪以离子态形式赋存、易选取、回收率高,因此,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钪资源研究团队认为该类型钪矿床有望改变全球钪资源的分布格局。对于钪载体矿物的研究表明,独立钪矿物主要发育于花岗伟晶岩和碳酸岩中,部分发育于热液石英脉或表生风化环境中。除独立钪矿物以外,钪主要赋存于铁镁质矿物:如辉石;富高场强元素(HFSE)矿物:如斜锆石;表生风化矿物:如针铁矿、黏土类矿物;稀土矿物:如磷钇矿等。其中,热液或岩浆成因的辉石是最重要的载体矿物之一。关于钪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中,除独立矿物相以外,钪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而在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钪矿床中,钪主要以类质同象和离子吸附2种形式赋存。对于钪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表明,硅酸盐岩浆体系中钪的富集与铁镁质造岩矿物密切相关,推测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可能不利于钪的富集;相比而言,热液过程对于钪的再次迁移和富集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铍矿床主要类型为伟晶岩型、岩浆热液脉型、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型等4类,其中,以前3类最为重要,占云南省铍资源总量的95%以上。铍矿床在成因上与壳源高分异花岗岩关系紧密,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滇东南个旧、都龙地区和滇西高黎贡山、香格里拉地区。矿床的形成时代在滇东南地区为晚白垩世,在滇西地区为渐新世。滇东南铍成矿作用是对燕山晚期华南西部岩石圈伸展的响应,而滇西铍成矿的动力学背景则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贡山-腾冲-盈江、龙陵和马关-麻栗坡3个找矿远景区,在这3个远景区应以寻找伟晶岩型铍矿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所指的"中亚"主要包括阿尔泰山、天山两大造山带的主要部份及其间的丘陵与盆地.独特的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造就了区内极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及天山是世界著名的金属成矿带,哈萨克斯坦丘陵是固体能源矿产(煤,铀)重要产地,里海低地是世界著名的油气资源产区.本文仅对区内主要固体矿产成矿特征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海泡石用途广泛。在我国境内已有 13个省 (区 )发现这一矿产。赣、湘、苏、陕等地海泡石占全国已知海泡石储量的 80 %以上。海泡石矿床多产于地台沉积坳陷带边缘 ,成矿时代主要为二叠纪和第三纪 ,矿床分为沉积型 (陆相沉积、海相沉积、火山沉积 )和热液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钛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钛由于其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特征,在航空航天、医药、手机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二十世纪的战略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钛铁矿、钛磁铁矿和金红石是最具经济价值的含钛矿物。钛最初被认为是变质过程中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钛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进入变质热液流体中发生活动迁移。高压变质脉体中金红石和磷灰石作为共生矿物存在,这可能为富F溶液对钛迁移富集的影响,当氟磷灰石从富F流体中结晶沉淀时K_2TiF_6络合物分解,钛在其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结晶沉淀出金红石,而这一富集迁移沉淀机制很可能是变质型金红石矿床变质富集的机制。在岩浆矿床中,钛常作为伴生元素赋存于磁铁矿床中。一般认为部分熔融程度、挥发分含量和成矿岩浆温度等决定了含钛矿或高钛岩体的形成,本文认为富金红石的再循环洋壳或者富钛沉积矿床重熔是岩浆型钛矿床的重要成矿物质来源。沉积型钛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地质、地理和水动力学有关,它们常在被动大陆边缘,以高风化、高品位钛源岩为后盾通过风化、剥蚀和海侵等主要形成在沿海岸带特别是南北纬30°低纬度地区。总之富钛源区、起源深度、部分熔融温度和程度、陆壳混染程度、挥发分、流体成分、风化剥蚀能力等决定了钛矿化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