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空间天文学诞生的四十多年来,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通过空间望远镜来观测星空是空间天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得我们的视野更为广阔。所以,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这几十年来对现代天文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观测星空,无非想看得更深,更清楚。所以,评价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就是灵敏度与分辨率。其中,灵敏度可以通过扩大收集面积来提高,也就是增大望远镜的口径。分辨率与此类似,望远镜的口径与分辨能力成正比,即口径越大的望远镜的分辨率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天文观测攻略系列之九:常见星图使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一年的讲述,相信许多初学者已经认识了四季星空的主要星座,并且开始使用望远镜进一步探索星空中隐藏在肉眼视线之外的更有趣的天体了。何谓“更有趣的天体”呢?就是星云、星团和星系,它们通称为“深空天体”。恒星由于离我们极其遥远,看上去只是一个点光源,即使用极大的望远镜去看也只是一个点,因此对于普通业余观测而言没什么意思。而深空天体则不然,由于它们本身的个头非常巨大,虽然离得同样极其遥远,我们看上去也是有视面的、能看出形状和细节的天体。  相似文献   

4.
上期我们讲了“与星座交朋友”,也许许多星友已经在晴朗的星空下结识了许多星座。现在是不是跃跃欲试,想看一看更为迷人的星云、星团、星系以及穿梭于星空背景之上的大行星呢?那么,我们得先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行哟!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使用的望远镜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请问,这台望远镜的倍率有多大?”许多星友第一次买望远镜时,  相似文献   

5.
模糊了,在操场或街头,仲夏还是深秋,望远镜的那端,会呈现出怎样的星空?  相似文献   

6.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对星空很感兴趣,但一直没能“装备”起来。2005年我出差去了一次北京,专门参观了心目中的圣地:北京天文馆,带回来一台折反望远镜。当时迫不及待地使用望远镜、幢憬看到天象奇观的心情我永远都忘不了。  相似文献   

7.
望远镜是天文学的标志,是天文爱好者的最爱。二三十年以前,能拥有一架望远镜是很多同好的梦想。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少同好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刻却发现,儿时出门便能看到的星空已经离我们远去,找一个理想的观星地点往往要跑很远,花费很多时间。现在买望远镜越来越容易,观星却越来越奢侈。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4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一首诗: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7日的水星凌日,盛况空前:太阳观测卫星SOHO和TRACE从太空,瑞典科学院的1米太阳望远镜等一批最优秀的太阳专业望远镜从地面,监视这一天象的全过程。公众天文台和天文馆纷纷向民众开放,让大家一睹水星凌日的丰采。天文爱好者的观测活动炽热,仅日本“星空观察”网  相似文献   

10.
李良 《天文爱好者》2009,(10):46-51
1609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那一年,伽利略率先使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开创了望远镜天文学时代。400年后,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此外,在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10年后又出版《宇宙和谐论》一书),先后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虽然这三大定律是零零散散地出现在他浩如烟海的著作里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1609年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指向太空,400年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让我们的世界观在这场科技变革中深受影响。2009年国际天文年的到来,无疑给世界各地的天文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伽利略用望远镜了解星空,天文馆把伽利略了解的星空告诉观众。天文馆在国际天文年为公众建立了一个平台,国际天文年的11项基础活动,几乎都与天文馆的活动息息相关。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印度、日本和瑞典等地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历史上一位重量级的科学大师。他不仅通过一系列有关运动物体的实验,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运动观念,还自己动手制造望远镜,并第一次用它观察星空。自古以来,日月星辰像磁石吸铁一样始终吸引着人类的目光,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天是科学史上非同小可的事,一方面是他获得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天文新发现,以观测事实证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是他由此彻底结束了人类仅用肉眼观天的时代,开创了宇宙探索的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13.
春夜十二个美丽的旋涡星系温学诗编译春天是观测星系最好的时间。冰雪融化了,银河又开始展现在你的眼前,睛朗无月的夜晚,更把那充满遥远星系的星空暴露无遗。此时,你甚至不用望远镜就能看见天空深处许多千姿百态的河外星系。按照哈勃的垦系分类法,河外垦系分为椭圆星...  相似文献   

14.
从我第一次把照相机接上望远镜对准星空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为了拍出好的深空作品,我做了很多努力:望远镜从普通折射换成了无色差的叩折射镜;赤道仪由手动导星到实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导星;相机也改装成了拍摄天文的专用滤镜;为了对抗上海郊区的光污染,还用上了进口的深度光害滤镜。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每每看到星空照上总也擦不净、抹不完的光害噪点,心中不由得感慨:环境啊环境,只有好的环境才是决定作品效果的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开篇的话欣赏完妩媚的月亮和灼热的太阳,精彩的行星之舞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又将闪亮登场。对许多追星玩家而言,能够亲自在望远镜里将淹没在浩渺星空之中游移的行星拉进自己的视野,一睹行星陌生而俏丽的容颜,实在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从本期开始,我们就会向大家逐一介绍太阳系中大行星 (当然不包括我们的立身之地——地球)的目视观测,希望各位刚刚"一年级"毕业的星友(守望星空栏目开设刚刚满一年)能够继续跟着我们一起与行星共舞,在守望星空的过程中守望我们那一份超然的"星"情。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会在天文馆、科普杂志、宣传,海报上看到一些五彩缤纷的星空照片,其中大多数是以宏伟瑰丽的星系星云为主题。事实上,这些照片并非一定由哈勃这类的空间望远镜拍摄或者纯电脑渲染而成。  相似文献   

17.
追着太阳跑     
自从上小学后,我一直喜欢历史、考古、古生物及地理,而2009年寒假去北京天文馆的一次参观又勾起了我对天文奥秘的兴趣。爸爸为了鼓励我,不仅买了许多诸如《星空》、《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恒星与行星》、《日全食》等书籍,指导我在网上查询天文知识,还带着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望远镜。镜头是买的,镜筒使用塑料水管做成。整个望远镜可以随意组装拆卸。这使我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全家还多次到十三陵神路观星,让我认识了许多星座。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天文梦     
从小就爱听“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神话,爱看那璀璨迷人的星空。上中学以后,学到的知识丰富了。每次天象奇观都令我兴奋不已。学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后,我邮购了一组镜片,自制了一架望远镜。虽然它的倍数不高,但我能用它观测天体了,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10,(10):81-81
2009年刚刚送走了旨在纪念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首次将望远镜指向星空(公元1609年)之400周年的国际天文年;2010年的金秋9月又迎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建系5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24日,全球观星大会。这一天,全球天文月迎来了活动的最高峰,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进行了高峰期的终极观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呼吁人们站在星空下,拿出望远镜观赏星空,并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建立“同是地球人,共享一片天”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