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天文台的锑化铟光度计,于1982年秋在兴隆观测站的60公分反射望远镜上投入了观测。这种光度计可以用来观测天体的宽带JHKLM光度,本文将介绍它的设计原理、构造、以及性能和特点。文末还将介绍兴隆站的近红外大气消光情况以及YYGem。的部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北京天文台新研制的光电光度计。本光度计是带有微计算机星天交替式的。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星天和滤光片自动转换。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随机采集和连续采集,可以实时显示数据和处理观测结果。已经正规观测两年多,取得了一批观测成果,精度可达±0.003~m,能很好地归化到国际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积分光度计的试观测结果。试观测内容包括:光度计系统与望远镜的匹配情况、仪器的稳定度的估计,观测精度、极限星等、消光归化系数的测定以及几个食双星的光电测光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装备我台一米望远镜的第一台光电光度计的结构、性能和试观测结果。文中提供的数据资料可供使用该光度计进行光电观测时参考和选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掩星观测用的光电光度计.并对几个设计问题作了讨论,包括可测星等,信噪比与累积时间的关系,背景亮度的影响及对系统频带宽度的要求.该仪器已在1979年10月28日小行星(65)Cybele 掩恒星 AGK3 19°0599事件中试用,得到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台35厘米望远镜的光电光度计的结构、性能测试和试观测的结果。该光度计采用1P21型光电倍增管,NWF—02型微电流放大器和走纸记录仪。平均观测精度是0.016星等,与Johnson的B、V系统近似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一台三通道光子计数式高速光电光度计的过程中,于1980年9月18、19及11月15三夜观测了DY Peg,获得7个光度极大时刻,综合过去三十余年的观测结果,重新算得极大时刻计算公式为 T_(max)=H.J.D.2432751.96182 0.072926362E-2.28×10~(-13)E~2 ±0.00008±0.000000001±0.09周期递减率约为(3.1±0.1)×10~(-3)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进行天体红外观测的红外光度计各主要组成部份的现状及技术上的特殊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国内1~3μm近红外光度计的研制和初步试观测的情况,指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在云南天文台1米镜上工作的1—3微米红外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并给出该仪器试观测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日珥光谱研究的主要问题,作者在以前的工作中已经详细描述.这篇文章只包括对1958年11月11日日珥[以下简称日珥(1)]和1959年6月2日日珥[以下简称日珥(2)]的分光光度研究结果.1.观测和归算本项研究工作所用的观测资料是作者在苏联科学院克里米亚天文台太阳塔取得的.日珥(1)和(2)的光谱分别用平面光栅摄谱仪和阶梯光栅摄谱仪拍摄.光谱底片的归算工作是印春霖同志在紫金山天文台用МФ—4型自记显微光度计完成的.观测和归算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日晕光度计是用于精确测定监测址点的多种大气参量的精密仪器,它已列为我国西部太阳设备选址工作中的重要设备。利用同一架日晕光度计首先对昭通大山包进行了多波段数据采集。在仔细分析初步测光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日晕光度计的光学系统。使用改进后的设备对昆明凤凰山址点进行了多次数据采集,都获得了理想数据。这表明日晕光度计的多波段测光系统已能够用于西部太阳选址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北师大,云南天文台和华北光电所共同研制的近红外光度计在云台1米望远镜上试观测的结果和一些初步分析。指出该仪器能在77K温度下连续稳定工作6小时以上。在2.2μ波段可探测到5.5等星。并对云台的近红外大气消光进行了初步观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鬼星团中Johnson测光标准星的观测,我们研究了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直流光电光度计UBV测光系统的转换方程.应用该方程推算了对三颗变星观测得到的UBV星等,讨论了所得光变曲线的精度,并与较差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天文台筹备处自制了一架光电光度计,在1963年2月到6月间进行了对1963年武仙座新星的光电观测.所用的波段,宽波段滤光片是 UG1、GG13、BG12、GG11和 RG1,窄波段是 S43、S47、S50和 S53.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日晕光度计是用于精确测定日间天文监测址点多种大气参量的精密仪器,它已列为我国西部太阳设备选址工作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数据处理中日心坐标的选取对处理结果有决定性影响,但由于观测过程中日面中心坐标在图像上随时间变化,因此发展了两种用于日面中心自动定位的方法:日面总强度法和傅里叶变换相关法。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并对比取得的结果差别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和计划1958年我们以1P21光电倍增管构成的光电光度计附着于紫金山天文台的60厘米反光远镜上观测小行星(4)Vesta 和(15)Eunomia 的光变曲线,得到比较满意的桔果.我们认为凡冲日时亮于10 5的小行星而光变幅不小于0 1者,它们的光变曲线,都可能借我们现有的设备加以观测.估计能满足这条件的小行星约有三十颗.眼前的情况是曾经有一度冲日的光电光变曲线的小行星,不到二十颗.有数度冲日的光变曲线,从而可以算  相似文献   

17.
探索活动星系的快速光变,是研究星系中心致密核结构及辐射机制的强有力手段。NGC4051是在X射线波段具有短时标(分—小时)光变的极少数活动星系之一。为进一验证X射线波段短时标光变的观测结果,也为了探索光学波段是否具有短时标光变及它们的相关性,我们于1985年5月13—15日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对NGC4051进行了X射线波段及可见光波段的同时性联测。Martin博士和程福臻在美国利用EXOSAT卫星观测了NGC4051的X射线辐射;谢光中等人在云南天文台利用一米RCC望远镜及积分光度计进行了U波段的观测。结果如下:(1)软X射线的流量降低了13倍,而硬X射线的流量已小到探测不到(至少降低了203倍);(2)U波段在13日晚的观测表明NGC4051有一个时标~1200秒、振幅ΔU 0.11(±0.03)的短时标光变。这种光变共有四个事例,且光变曲线十分完整,由于标准误差σ=0.03,可信度已大于3σ。此外,这一结果还与P.E.Marshall等人在X—射线波段所得到的光变时标~1000秒相吻合,这似乎表明两个波段的光变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用于北京天文台60厘米反光望远镜上的掩星用光度计。光度计由可调电平补偿的直流放大器组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以8085 为cpu 的 SDK-85 单板微型计算机和相应的接口电路组成。为了得到精确的观测时刻,还发展了用微型计算机作短波时号对钟的装置。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可达1毫秒,时刻记录精度为±2毫秒。最后,还给出了掩星观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大型太阳设备西部选址工作,研制了一架现代日晕光度计(Sky Brightness Monitor,SBM).前期实验对日晕光度计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积累了云南部分址点的日晕数据.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轿子雪山正午前后的日晕水平最低可至日面中心强度百万分之几的量级(蓝波段).这表明该日晕光度计内部杂散光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日晕光度计的内部杂散光源主要来自两部分:镜筒前端中性滤光片(ND4)固定套圈的边缘衍射(视场靠内区域)和镜筒内置光阑的边缘衍射(视场靠外区域).针对后者进行的变换光阑孔径大小试验结果证实,适当缩小光阑孔径可有效减小数据中视场靠外区域的衍射光干扰.  相似文献   

20.
一、NGC 70921959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我们用本台的光电光度计装在60厘米返光镜的凯塞格林焦点位置上,观测银河星团 NGC 7092(=M39)成员星的星等,目的是作星等尺度校准.光电光度计用1P 21光电倍增管和费克尔第Ⅱ型直流放大器,粗调灵敏级部份分3级,每级相当星等范围为2.5星等.细调灵敏级部份分为7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