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挽近期活动断裂带的地下水“微动态”、地下水富水性以及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总结了地下水微动态的基本特征,指出挽近期活动断裂带上地下水位“微动态”与地下水和地热流体富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出了“微动态”可能成为沿该类断裂带寻找地下水源地和地热流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渍害田地下排水设计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降水集中的湿润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引起土壤过湿,作物受到渍害威胁。为了提高作物产量需要修建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在采用稳定流方法进行排水设计时,常以允许最小地下水埋深和相应排水系数作为设计指标,在用非稳定流方法设计时,多根据一次降水后允许的地下水位降速作为排水设计指标。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地下水动态计算日益方便,在作物产量与地下水动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作物生长期或生长阶段地下水动态作为指标的多种形式,如累积超标深度SEWx、抑制天数指标SDI、累积减产指标CRI等。对渍害田排水设计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遥感作为一种对远距离目标信息进行综合性探测的新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监测工作中控制点少、地下水信息空间分布代表性差,无法实现大面积动态监测和评价的问题.GIS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为地下水研究数据的收集、空间分析及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以GIS技术在黑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空间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是秦岭北麓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研究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北麓的户县平原区为例,根据地下水埋深、气象、水文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主成分投影-聚类耦合模型,研究1980~2019年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过程,以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地下水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年际变幅较大,而冲洪积扇前缘相对较小;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划分为水文型、降雨入渗-开采型、径流型、降雨入渗-水文-开采型4类;研究区地下水位态变化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为降雨、河流径流、开采。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临河区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可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长期观测内蒙古临河区地下水变化,综合研究前人资料,分析该区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该区属于河套灌区,人类灌溉活动对地下水的补给占全部补给量的65.5%; 人工开采及排干沟排泄等人为因素排泄占排泄总量的67.7%。通过分析该区年内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认为该区灌溉区地下水位动态与灌溉活动一致,城区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人工开采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5)
大荔沙苑地区作为生态脆弱区,由于长期开发利用,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极其突出。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长系列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其地下水位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沙苑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类型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开采型和大气降水入渗—蒸发型,地下水位受气象和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地下水开采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必要通过科学规划、管理措施等手段有效涵养地下水、防止水资源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当地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太行山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地下水的开采量大大增加 ,多年的连续超采 ,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本文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 ,在研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对区内的地下水进行全面监测的基础上 ,对区内多年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位总体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 ,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农业的季节性开采是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 ,地下水位表现为典型的开采型动态 ,在现有地下水开采条件下 ,地下水位将以 1m a的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蒋镇涛 《地下水》2022,(5):83-84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2016年起,国土和水利两部联合,依托国家地下水监测程在贵州省改建新建了277个自动化监测站,大幅提高了地下水监测与信息服务能力。本文以地下水水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及水文情况,总结了该地区的地下水类型,然后分别分析了全省地下水水位动态、二级分区地下水位动态和重点监测区地下水动态,分析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2)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作为典型的降水-开采型,降雨入渗对本区的地下水补给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降雨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强降雨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既具有降雨入渗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特殊特点;另外,泥石流和滑坡作为北京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地下水位变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12年北京"7·21"暴雨作为近60 a来最强暴雨,为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本研究通过分析2012年"7·21"北京暴雨前后地下水位变化,结合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探究强降雨条件下北京平原区的降雨入渗规律,发现不同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的入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北京地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强降雨条件下的入渗规律做出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蔚榛  张瑜芳 《地下水》1999,21(4):175-179
在采用稳定流进行排水设计时,常以允许最小地下水埋深和相应排水系数作为设计指标,在用非稳定流方法设计时,多根据一次降诟允许的地下水位降速作为排水设计指标。随着计算机工,地下水动态的计算日益方便,在作物产量与地下水动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作物生长期或生长阶段地下水动态作为指标的多种形式,如累积超标深度SEW、抑制天数指标SDI、累积减产指标CRI等。本文对渍害田排水设计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了论  相似文献   

11.
陶虹  丁佳 《地质论评》2014,60(1):231-235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沽夹河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位警戒线划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位警戒线是实行地下水位预警管理的重要指标.应用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分析法和含水层厚度比例法,以两种方法确定的最高水位作为分析计算地下水警戒水位的基准水位,采用水均衡法分析计算地下水位警戒线,据此成果进行地下水位预警管理,能有效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发生水生态环境灾害.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格尔木山前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格尔木山前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多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对格尔木河冲洪积平原区的多年水位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地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格尔木山前平原区3个不同区域由于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异显著.研究区地下水整体流向与地形起伏相一致,自南向北径流,区域上流场形态变化不大.冲洪积扇中上部地下水多年动态处于平衡状态,近年来由于开采力度加大,地下水位呈急速下降趋势,地下水动态类型为水文-径流型;冲洪积扇下部地下水位以区域性下降为主,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蒸发型;冲洪积扇西翼水源地附近由于地下水调蓄能力较强,地下水位总体呈稳定并局部有上升趋势,地下水动态类型为水文-人类活动型.  相似文献   

15.
平原浅层地下水多年调节水均衡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均衡法是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实用方法。近年来为各部门评价地下水资源所广泛采用。特别是其中的多年调节方法,它能够对均衡区的浅层地下水进行多年均衡,以丰补歉,得出相应于某一保证率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多年的地下水位动态,对指导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早、涝、碱的综合治理只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多年调年方法或有关部门应用该方法时,对地下水多年调节的  相似文献   

16.
罗布泊盐湖地下含钾卤水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矿区内的地下水进行全面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罗北凹地钾盐矿区近十年来地下水水文观测资料,结合钾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罗北凹地钾盐年矿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动态特征及成因,对区内多年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显示了罗北凹地钾盐矿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人工开采、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分析的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充水水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矿区长期地下水动态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提取序列中包含的主周期信息,进而辨识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动态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周期或者准周期非常宽泛,展现出了多谱的复杂结果,主要周期从小到大分别对应地球固体潮效应、潮汐作用以及降雨为驱动力的地下水循环过程。小尺度的周期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系统的开放程度;大尺度的周期变化是地下水系统对高能量、长时间尺度降雨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证实了矿区河东石炭系与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直接充水水源,北部二叠系岩溶裂隙水与河西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间接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4)
地下水是水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开发日益枯竭的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地下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供水和水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水模拟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下水的物理机制应该通过建立详细的水文和污染物运移模型来确定。此外,为了建立准确的地下水模型,应考虑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虽然许多研究将地下水作为一个单一系统,研究地下水水力学和水文学,但通过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敏感性分析来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行为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将地表水和地下水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并进行相应的模拟。本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地下水流动与污染物运移模拟模型,建立了一个概化的河流-含水层模型。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对水文特性的影响。利用概化河流-含水层系统的水文模型,在不同的水流边界条件和水流路径下进行分析,得到地下水位波动和河流与含水层之间的流量。  相似文献   

19.
周巍  牛权森  顾冬梅  李亚莉 《地下水》2012,34(6):221-223
为了更好地实行地下水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提出以地下水动态水位埋深、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蓄变量为动态监测指标,以地下水开采系数、农业灌溉定额系数为动态管理指标的地下水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确定了洮儿河冲洪积扇区各乡镇地下水控制总量动态管理方案,既压缩开采、控制开采、稳定开采、微潜力开采、可扩大开采.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是西安市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本文根据西安市布设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长列监测资料为依据,对区域内33年间地下水位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上世纪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曾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本世纪初西安市采取多种措施,使地下水位开始缓慢回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