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本文从风险角度分析了天气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天气风险的概念,把天气风险分为天气灾害风险、一般天气风险、气候变化风险三类,认为可以运用天气风险控制和金融措施转移的策略降低天气风险。在我国面临严重天气风险的背景下,应该着力于积极提高社会公众天气风险控制能力、大力开发天气气候灾害保险产品、积极培育天气衍生品市场,以降低天气风险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疆冰雹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39a冰雹天气资料的普查,得到76次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和1279次局地冰雹天气过程,局地冰雹天气的发生远远多于系统性雹天气。冰雹天气过程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山区,冰雹天气以1天为主,多发生于夏季,系统性冰雹天气均由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3.
疾病发病与特殊天气过程的相关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陆晨 《气象科技》2004,32(6):429-432
利用2002、2003年8次特殊天气过程期间的社区医院疾病调查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各种天气对疾病发病的影响,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①各种天气过程中,冷空气、大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影响较大;②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寒冷天气、强对流天气、闷热天气和大雪天气对男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③特殊天气的敏感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大雾、闷热和寒冷天气,而高血压患者应特别注意低气压天气,特别是冬季的大雪天气。  相似文献   

4.
贵州区域冰雹天气过程的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师军  刘俄 《贵州气象》1996,20(4):7-11
通过对贵州冰雹天气中天气形势的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分析,隐雹天气系统与大范围降雹,连续2日以上降雹的天气过程分析,降雹系统与冰雹落区的关系分析,总结了贵州冰雹天气过程的趋势预报和短期预报方法,据天气系统的配置确定了降雹区,还利用1979-198年3月-5月中的250个冰雹天气和一般雷阵雨,阵雨天气过程的样本资料建立了客观的按月取判断冰雹天气过程的方程。  相似文献   

5.
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8夏季奥运会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王迎春  葛国庆  陶祖钰 《气象》2003,29(9):23-27
利用1951~2000年北京6、7、8月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北京夏季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的逐月、旬、候的分布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北京夏季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发生概率分别为1/10和1/20,是一个适宜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和7月份,逐候分布呈双峰型,分别在6月第6候和7月第5候。闷热天气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逐候分布也呈双峰型,分别在7月第6候和8月第2候。6月份高温天气较多,但闷热天气很少。8月份高温日数非常稀少,但闷热天气日数还有一定数量。每年至少出现一次持续2天的高温天气,另外还非常有可能出现一次持续3天或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0.84次/年)以及一次2天及2天以上的持续闷热天气(0.88次/年)。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的平均持续日数均约为3天。8月中、下旬,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出现的概率都非常小,是最适宜举办夏季奥运会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卫星气象信息提高地面测站测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报接班前或观测前,调看地面图、高空图和红外线云图。借助这些卫星气象资料,初步掌握值班期间控制或影响测站的天气系统、云系等,对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编报方面的预习。如夏季从地面图和700hPa高空图看出测站受东北冷涡影响,并从云图上发现低涡内有中尺度云团发展,根据天气学和实际测报经验,低涡天气在本站出现时,一般会产生阵雨、雷暴天气,有时会出现短时大风、飑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于这样复杂天气的观测编报,如果观测前没有对天气系统和云系的认识和了解,观测时就会感到天气现象出现的突然,有可能顾此失彼,产生误测、误编电码等人为错误。如果在天气现象出现以前,有了对天气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的预见,就能在复杂天气出现以前复习有关天气现象观测标准,进行天气电码选择,云的正确编报,“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的配合编报。当某些观测项目达到“规范”标准时,根据“天气电码”规定编重要天气报、航危报等。针对可能临时出现的增加项目,要把量器准备好。这样,使测报在任何复杂天气情况下观测,做到心中有数,稳中有序,做到不误测、不漏测项目、不误编天气电码,提高了地面气象站的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动能方程计算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以及非线性动能的作用,以分析强降水系统中主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在暴雨系统中,存在着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次天气尺度运动增加天气尺度动能,使暴雨系统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8.
湖北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落区诊断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欧洲中心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常规气象资料,对湖北省1998年3月20~25日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产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并从短期角度对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归纳出天气模型和预报指标,得出了强对流天气落区及降水性质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准确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2-1997年资料,从天气形势和能量分布特征对咸阳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出雷暴天气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讨论了雷暴天气过程听能量分布特征和水汽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雷暴天气的预报要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西北地区1952~1994年所出现的沙尘暴气象观测纪录,提出了沙尘暴天气强度划分标准,并研究了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得出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易发区和多发区,以及多发时段等。为建立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为当地沙尘暴天气联报联防和科学研究等,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冬季中到大雪的天气分析罗亚学(辽源市气象台)1前言冬半年强降雪天气,虽然不象夏季大~暴雨天气出现时产生的灾害那么严重,但由于强降雪天气来临时常伴有大风和强降温,对农、林、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等有重大影响。因此,较细致地分析这类天气,对今后的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所提供的T106等格点资料,对呼市地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天气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根据呼市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演变特征,筛选出了能较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特征因子,采用PP方法,依次建立呼市地区4-9月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的预报方程。以此来定量分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天气系统以及确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洪武  马禹  王旭  杨新林 《气象》2003,29(11):25-28
根据1961~1999年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新疆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以分钟为单位给出冰雹的日变化和持续时间。新疆冰雹主要出现在西部和中部山区,集中出现在4~10月。降雹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有60%的冰雹持续时间在6分钟以内。进一步普查39年冰雹天气资料,得到76次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和1279次局地冰雹天气过程,局地冰雹天气过程的发生远远多于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冰雹天气过程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山区。冰雹天气过程以1天为主,多发生于夏季,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均由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对流性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地形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静芳  王晓明 《气象》1994,20(8):43-47
通过对吉林省强对流天气和对流性天气活动与地形关系的分析,初步揭示出地形对两类对流天气的影响机制,其结果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和准确预报强对流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6年10月~2017年2月激光云高仪资料,分析了霾、雾、轻霾、轻雾、晴空等天气后向散射强度廓线特征,通过统计各高度层后向散射强度、后向散射强度垂直梯度的概率分布,分析了多种天气的气溶胶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雾天气后向散射强度较霾天气大,雾厚度一般不超过300m。霾天气后向散射强度随着高度的增加减小缓慢,霾的厚度大于500m。与雾和轻雾相比,霾和轻霾天气垂直梯度绝对值取小值的概率较大。雾和轻雾天气400m高度以上垂直梯度绝对值较小,400m高度以下数值较大。由于霾区内粒子分布较均匀,雾区粒子分布起伏明显,雾区内后向散射强度忽大忽小,所以雾天气垂直梯度绝对值出现大值的概率较霾天气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1-1995年6-8月500hPa高度场资料,根据河南省6-8月份天气特点和影响河南省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划分天气周期,建立天气周期模型。用欧洲中心500hPa高度24、48、72h预报场,计算出未来3天的平均预报场。把平均预报场与天气周期模型作相似检验,做出未来5天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国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的展开,我区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我区已先后布设了3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均为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CINRAD/CC全相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该系统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突发性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3830天气雷达接收通道回波信号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希望能使大家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4.5”西北区浮尘沙尘暴天气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分析了1994年4月5日-11日西北区浮尘和沙尘暴天气,指出这次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风时间短、沙尘密、沉降量大和地域性显著的特征。它是在天气环流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成因是热浪进入青藏高原加强,西北区上空大气异常增温,地面气旋性热环流发展是浮尘天气的启动因子,蒙古冷高压底部强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激化了浮尘和沙尘暴天气,沙尘暴消散后大气层结稳定使浮尘得以维持呈准静止状态,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浮尘天气结束。  相似文献   

19.
刘开宇 《四川气象》2004,24(1):29-33
利用Micaps系统中的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714CD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强度和速度回波资料、径向风场资料,对贵阳机场的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指出在用常规天气图进行外推预报的同时,结合T213数值预报物理量预告场提前预测天气趋势和变化,利用多普勒雷达连续探测的特点,弥补时间和空间密度的不足,并运用多普勒速度图和VAD技术来识别和反演流场结构和中小尺度天气统,密切监测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高了短时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98-2001年长江上游六大流域面雨量≥20.0mm的116次降水天气过程,客观分析了强降水的500百帕环流形势场和700百帕天气系统,并归纳出六大流域不同季节强降水的天气模型及天气系统。结果表明:当500百帕天气模型和700百帕天气系统同时出现时,该流域未来24h有面雨量≥20.0mm强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