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游地区作为北京市最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供给区,在城市供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999-2013年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45 m;应急水源地地区地下水硬度年均上升2.6%,密云十里堡地区地下水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通过分析潮白河冲洪积扇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认为:超量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引起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地下水超量开采和地表水污染,并利用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之机回灌和停采以涵养地下水,是恢复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煤对大同市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地下水》2003,25(4):247-248
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枯竭、水质恶化及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等。本文通过对实际资料分析,总结了煤炭开采引起水环境变化的几个主要方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应急开采对郑州市傍河水源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傍河水源地是郑州市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在出现极端干旱或极端事故(如水质污染)的条件下,傍河水源地将启动应急开采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通过建立郑州市350m深度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黄河水位下降情况下的地下水应急开采方案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应急开采对黄河侧向补给的影响及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位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应急开采方案下激发了黄河的侧向补给,一年的预测期末傍河水源地没有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远征  王涛  刘沂轩 《地下水》2007,29(3):45-46,134
徐州深层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和存在"三集中"(开采层次集中、开采地段集中、开采时间集中)以及水文环境地质条件脆弱等因素,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水质恶化等.分析徐州市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成因,对徐州市深层地下水合理开采和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陶虹  丁佳 《地质论评》2014,60(1):231-235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8.
赵旭 《地下水》1994,16(4):167-169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工业企业集中,人口增长和开采利用上的诸多不合理因素,造成了潜层地下水大面积污染,城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并逐渐向深层发展。本文通过对水质污染现状、原因及其机理分析,提出了防治水质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依据实际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特征对天然植被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研究区近10a间地下水位及水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位约下降了1m左右,地下水矿化度平均降低0.54g·L-1,地下水变淡与地下水水位下降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渭干河-库车河冲积扇下部荒漠区矿化度较大,地表积盐,地下水水质成为天然植被的限制因素.由于防治土壤盐渍化,灌溉排泻地下水,在绿洲区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以及河水对地下水补给不断减少等原因,造成三角洲下部绿洲外围荒漠区的地下水位逐渐下降,致使绿洲周边天然灌丛及草本植物的衰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1987~2006年兰州断陷盆地典型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监测资料基础上,通过2007年10月环境地质补充调查采集地下水样品11组、地表水1组,综合分析了断陷盆地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黄河条带状为补给区的地下水与开采降落漏斗的水质演变关系。根据多年开采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阐明了水化学组分与地下水位的密切关系;利用开采量水质时空变化对比资料,得出地下水位下降排泄区与傍河区地下水存在的水力联系。依据本次环境地质调查结果和水样实测数据,进一步论证了傍河区地下水受黄河激发补给因素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唐书平  王志刚 《河南地质》2000,18(3):211-216
地下水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必将引发地下水水源枯竭、地面学降、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防患于未然,使地下水资源良性循环是城市供水工作的重点。开发新的水源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调减开采地下水,是防治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津滨海平原在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同时,发生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与污染、地面下沉等一系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我们依据大量地下水动态长观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对这些问題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雷州半岛降雨历程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雷州半岛逐日的降水量和地下水位进行连续测量,分析研究了该区地下水位动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雷州半岛地下水位存在年周期的变化规律,水位上升期大约在6-10月的雨季,其余时间为水位下降期,(2)在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位上升期间地下水位累积增幅与逐旬累积雨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水位下降期,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与地下水位也呈正相关关系;(3)在目前的开采条件下,丰水年的降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补给和恢复。  相似文献   

14.
通常对大多数人来说,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地下水位下降对地面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亚利桑那州地下水过量开采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实施地下水管理条例。随着亚利桑那州某些地区不断发生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发生率的高与低,体现了地质技术和国家政策实施对地下水过置开采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主要的供水水源,随着绿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加大了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导致了地质环境生态问题。本文结合实地调查、访问与统测方法,收集相关资料,测定地下水位,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认为腰坝绿洲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人工开采影响,总体趋势表现为持续下降,并在开采期局部地区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受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影响,绿洲防护林及周边荒漠植被处于衰退阶段,出现退化或大面积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运城解州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形成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城解州地区近年来出现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水质分析对比, 认为是洪积倾斜平原中上部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水力坡度变缓, 在这种条件下, 又在咸淡水过渡带附近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低于硝池水位, 引起咸水入侵, 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研究认为必须控制开采量和抽水地段才能防止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扩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及夷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永济市城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分析中 ,提出了漏斗的夷平作用概念 ,并就夷平作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及限量开采 ,对夷平作用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通市深层含水层-第III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咸化问题,在分析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变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分析成果,对其地下水咸化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已形成了区域性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深层含水层和上覆含水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水位差,致使上部咸水下移入侵到下部含水层,进而导致深层淡水水质咸化。  相似文献   

19.
湘潭市区地下水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湘潭市区35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点l0余年监测发现:地下水位出现了l0年来的最低位,总平均下降0.5m;水温l0-24℃,最大变幅2.2一14.0℃;水质有上半年达标、下半年下降的趋势;地下水诱发的灾害类型主要是地面塌陷。据此提出了限量开采、防止和降低地面水体污染、规范管理等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侯怀仁 《河南地质》2001,19(2):125-131
郑州五龙电厂锅炉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开采量4000m^3/d。由于区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农业开采井涌水量减少,当地农民认为是由电厂开采引起的,双方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电厂的生产、生活秩序,通过水文地质调查认为,电厂开采量基本合理,且由于电厂开采井与农用井开采层位不一,二者之间有一厚约30m的致密坚硬粘土层,有一定的隔水能力,因此,电厂的合理开采对周边农用井不会有大的影响,区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主要是下游上街至荥阳一带形成的复合降落漏斗引起的,区域上的地下水超采引起全县范围内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