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宋叔和 《地质论评》1947,12(Z2):231-240
(一)导言天山地质数十年来不断经中外地质学家之调查与研究,大体上已逐渐明瞭。就各方面研究之成果及笔者自身调查之结果探讨之,天山区内所发现之多数复杂岩流,其喷发活动显非一期。同时各期火山岩之性质,分布与夫所受到之变质作用亦不  相似文献   

2.
湖南之锑矿     
王晓青 《地质论评》1941,6(Z2):269-284
湖南矿产极多,而锑矿一项,尤居世界第一位,该省既有此珍贵之宝藏,则其实在之情形,必为吾人所注意,兹特将其地质概况,储量,产量,用途及其在世界之地位与以后之展望等等,分别叙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晓青 《地质论评》1942,7(Z1):27-44
湖南各煤系之地质时代湖南煤矿,悉生於石炭,二叠及侏罗三纪中,其属於二叠纪者,因上下位置之不同,又类别为三,若合石炭及侏罗二纪之煤系言之,则共分五系。兹依自下而上之序,列举如次:  相似文献   

4.
张丽旭 《地质论评》1948,13(Z2):185-198
日人在台五十年之地质工作成就颇多,除各机关及各公司未公开之报告文件置之不论外,单就过去在各种杂志与公刊所发表之地质论文而言,其数已达千余篇之多。其前半期之调查工作尚未脱离概查之境域,进步比较缓慢,由旧总督府殖产局矿务课历次编辑之全省地质矿产图及其说明书中,即可窥其进度。但是近二十余年来,由于台湾  相似文献   

5.
何作霖 《地质论评》1951,16(Z1):29-40
从事於火成岩研究之地质学者,当前已有若干天然材料供其研究。不论岩石之生成如何复杂,学者由实验所得之教训,深知物理化学上之定律,足以支配岩浆内矿物之发生,且认其研究工作实乃地球大自然实验室内应用物理化学也。地壳内岩浆亦属理化系统者,对於不同环境之关系与性质,更应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路兆洽 《地质论评》1943,8(Z1):175-179
陇南矿产先后经叶连俊关士聪等之调查,甘肃矿业公司之努力,及著者最近工作结果,大致已有端倪,兹就其分布情形可类列概述如下: (1)秦岭樑变质岩区之金矿——秦岭樑所指范围,大致东  相似文献   

7.
朱显谟 《地质论评》1948,13(Z2):283-285
成土母质之性质对於成土作用之影响,虽不若气候因子之大,但其对於风化作用之进行与夫土壤演变之过程实有不容忽视之力量,而尤以在岩石风化之初为甚,赣省侵蚀剧烈,沉积频繁,各类土壤或系岩石之新风化物,或与各期之沉积有关,故地质情形对於土壤之生成性态以及分布等关系异常密切,今请述之。  相似文献   

8.
王锟 《地质论评》1950,15(Z1):43-46
一、条纹长石之性状正长石中常见有多数钠长石之透镜状小晶,沿正长石之100等面作平行排列,二者之010面则彼此平行,具有同一之光学位置。此种构造称为条纹结构(PerthiticStructure),具有条纹结构之长百名条纹长石(Perthite)。条纹长石之底晶曰主晶(Main Crystal),其中之包体曰分晶(Partial Crystal)。分晶在显微镜下由其特有之  相似文献   

9.
吴磊伯  李铭德 《地质论评》1948,13(Z1):153-155
浙江北部,杭州,余杭,临安,富阳,诸暨,萧山,绍兴,东阳,?岛等县,中生代流纹岩分布广阔,大体呈带状之分布,据前人调查,其延展之方向,约为北五十余度东,然若细察流纹岩与围岩之接触面及其构造上之特  相似文献   

10.
郭文魁 《地质论评》1942,7(Z1):9-16
附图二版云南北部之地质,近年来经各地质学家之不断努力,日臻明瞭,对於地层方面之发现尤多;惟关于古生代末期之地壳运动,除前丁文江氏有所叙述外,最近尚少专文论及。作者及西  相似文献   

11.
盛莘夫 《地质论评》1943,8(Z1):171-173
赣西北之震旦纪地层即指李毓尧氏之双桥山系,或王竹泉氏之上樵山系中下部,以及陈国达锺詠霓二氏缭水流域之庙前系,而喻德渊氏之长江流域震旦纪地层中,将李氏双桥系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土壤為具歷史性之自然體,含有未凝固之鑛物及有機質,具無定之深度,與其向下母質之形態,物理性,化學性,化學成分及生物狀態,皆不相同。每一剖面中,各層土壤之性質,在一定  相似文献   

13.
云南磷矿之成因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曰伦 《地质论评》1941,6(Z1):73-94
云南产磷矿之区域甚多,矿地之农人,常用之作为简单肥料。但有多处,虽产磷矿,而当地农人反不知利用,恐为各处土壤性质互有差异之故。是应参考土壤调查者之结果,始能明瞭。  相似文献   

14.
程裕淇 《地质论评》1936,1(5):545-588
一 導言地球内部之岩漿,常沿裂隙或地殼內之虛弱帶(Zone of Weakness)上升,侵入較近地面之岩層內,凝結成各種不同之形體,以其來自深處,温度甚高,四週圍岩(Country rock)往往受其散熱影嚮,失却化學平衡狀態,促成多種吸熱性之化  相似文献   

15.
韩修德 《地质论评》1943,8(Z1):166-167
甘肃凉州、甘州、肃州之南,青海之北(名曰祁连山)祁连山北麓各沟谷中之砂砾层(奴甘州城东南之苏榆口及西南之梨园口等)含有自然铜矿,普通长三寸,宽二寸,厚半寸,所见之最大者长一尺馀,宽六寸,厚三寸,皆无棱角,知为远处冲  相似文献   

16.
半粟 《地质论评》1940,5(3):185-202
就川省鹽水之成因而加以解释者,最近有譚錫疇、李春昱二氏之「四川鹽產概論」、及譚氏之「四川岩鹽及鹽水礦床之成因」二文。大要謂白堊紀層之鹽質鹽水,實爲四川鹽水之主源,卽自上層次第向下沉濾,以達於侏羅紀層,又達於三  相似文献   

17.
熊永先 《地质论评》1949,14(Z2):173-176
一石膏之分布四川东部之三叠纪中石膏,分布甚广,现在已知之产地,由东而西,计有巫山,奉节,梁山,渠县等二十处。尚有知而不详之产地,大致居於三叠纪者。  相似文献   

18.
马振图 《地质论评》1946,11(Z3):347-354
附图一版中国钨矿先后调查者,固不乏人,但对矿量之估计,每与事实相去太远,不无影响于开采与设计;故求得比较确切之深度与矿量,实为采办钨矿者所必需,而于学理之立论,亦饶有意昧。本文所论,乃就中国钨锰铁矿矿脉之成于气化期,或高  相似文献   

19.
莫柱孙  刘成湛 《地质论评》1951,16(1):128-128
广东之泥盆纪地层素被目为只有零星之分布,惟经近年来调查之结果,其在粤省实亦颇为发育。据目前所具之知识,下泥盆纪在广东仅有陆相地层,中泥盆纪EIFELIAN期海水开始上侵,但直到GIVETJAN期为止,其范围恐未越过徭山山脉之东。  相似文献   

20.
张伯楫  刘迺隆 《地质论评》1943,8(Z1):161-162
曲江锑矿分布区域甚广,东起皂冈岭,西迄乳源之扁山村,南抵龙归圩,北至重阳镇,为广东锑矿之重要矿床,地层有中泥盆纪砂页岩,石英砾岩,上泥盆纪之灰岩及砂页岩,石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