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石物质成份与铊的赋存状态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柱 《贵州地质》1996,13(1):24-37
本文简要介绍了滥木厂汞铊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着重对矿床矿石的物质组成和铊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铊在矿床中除形成红铊矿和少量其铊矿物外,大部份以类质同象、离子吸附状态分散存在于各种硫化物矿物中,特别是富砷的胶状黄铁矿是最主要的载铊矿物。矿床内有独立存在的富铊矿体和含矿体,通过实验室实验已获取了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铊。这些均为开发利用贵州的铊资源提供了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
南华砷铊矿床雄黄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雄黄是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最主要工业矿物。它不仅与铊矿物共生,而且本身含有较高的铊,可高达(n×10~n×100)×10-6。砷铊矿床雄黄与砷矿床雄黄相比较在产出条件,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和晶面间距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别。前者富铊,低氯、高氟和硼,富轻硫同位素,相对贫稀土元素;后春富氯,低铊,高碘,富重硫同位素,相对贫碱土族元素。这些标型特征不仅有助于南华砷铊矿床进一步开发,而且有助于含雄黄的热液矿床,特别是As、Hg、Tl、Sb、Au等矿床的找矿勘探。  相似文献   

3.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物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上二叠龙潭组和长兴组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煤岩和碳质页岩等混杂岩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探讨,为成矿元素汞、铊的赋存状态,生物成矿特征研究等提供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砷,汞,锑,金矿床铊的赋存状态,成矿模式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忠  龙江平 《地质论评》1995,41(4):363-370
研究表明,在砷、汞、锑、金矿床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铊,并发现富铊雄黄矿和铊单矿物。铊亲硫和新石地球化学性质铊赋存形式。在岩矿石中铊主要呈单矿物,分散状态铊占次要地位。根据富铊雄黄矿床成矿特点,铊赋存状态,岩矿石中铊含量及其与砷、汞、锑、金相关关系,尝试性提出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铊矿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张宝贵  张忠 《贵州地质》1996,13(1):38-44
本文讨论四个问题即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星、铊矿床研究现状、铊环境地球化学进展和矿产综合利用。研究了矿床开发过程中铊表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效应和铊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分散元素铊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仍有待深入.香泉独立铊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侧的皖东地区,该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对拓展铊元素成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香泉铊矿床中黄铁矿是铊的主要载体矿物.铊在黄铁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纳米级、次纳米级铊矿物颗粒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7.
段泓羽  王长明 《岩石学报》2022,(6):1771-1794
铊是一种稀散元素,具有“亲石”和“亲硫”双重地球化学性质。岩浆系统中铊与铷、钾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行为相似,表现出强烈的不相容性。源区特征、俯冲带热结构、岩浆分异演化过程共同制约了铊在弧岩浆中的再循环与富集程度。岩浆-热液系统中铊与金、砷、锑、汞、镉等元素相似,表现出强烈的挥发性,在整个系统的最远端发生富集。热水溶液中铊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控制铊在热液中发生迁移/沉淀的因素包括体系的酸碱度(pH)、氧逸度(Eh)、硫逸度(fS)、铊的初始浓度(C0)、温度(T)和砷、氯等离子的浓度,但是有机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仍不明确。本文统计了全球148处铊矿物发现地和(含)铊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全球铊矿化的分布特征与成矿规律。将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含)铊矿床划分成7种成因类型,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含铊Au-Ag矿床、沉积岩容矿Sb-As-Hg-Tl矿床、卡林型含铊Au矿床、类卡林型含铊Au矿床、VMS型含铊Cu-Zn-Pb-Ag矿床、SEDEX型含铊Zn-Pb-Ag矿床和MVT型含铊Zn-Pb矿床。...  相似文献   

8.
铊地球化学和铊超常富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宝贵  张忠  胡静  田弋夫 《贵州地质》2004,21(4):240-244
铊的地球化学性质受其电子构型和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制约。铊原子处于基态时的电子构型为6S26P1。铊有两个地球化学价态,正一价和正三价,自然界多数呈正一价。铊的电子构型和地球化学性质,使其具有低温成矿、亲硫;高温分散、亲石的双重地球化学性质。在低温高硫还原环境,铊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不仅与汞、锑、砷、铜、铅、锌、铁、金、银等一道参与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而且形成铊的硫化物矿物、铊矿体和铊矿床;在高温低硫环境中,铊表现出明显的亲石性。由于铊的地球化学和结晶化学性质与钾、铷、铯很相近,因此使铊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长石、云母、闪石、白云石、迪开石、高岭石等矿物中,导致铊分散。作者尝试性提出,铊超常富集是指其含量普遍达到大于铊成矿的工业品位(n×10-4)或大于铊地壳丰度(0 75×10-6)100倍以上。铊矿区矿物、岩石、土壤、水体、生物和人体中铊含量明显高,且普遍是判别铊超常富集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贵州兴仁生物成因红铊矿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兴仁滥木厂铊矿床中主要工业矿物红铊矿(lorandite )是在沉积成岩时由生物富集形成的铊矿物,在铊矿石中可见到大量的微古动物化石,其中有孔虫和苔藓虫类占绝大部分。绝大部分微古动物化石都被含铊矿液交代,形成保留生物假像的红铊矿物斜硫砷汞铊矿。生物成因红铊矿的发现为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时代的厘定提供新的证据。生物富集成矿和热液改造成矿是该矿床最主要的成矿特征。对生物群时限,硫同位素组成和生物富集成矿现象分析表明,生物富集成矿阶段发生在晚二叠世,即海西晚期,而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则发 生在中三叠世,即印支早期。在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石中见不到生物假像铊矿物,其完全被典型热液铊矿物所替代。  相似文献   

10.
对世界上已经发现报道的56个铊矿物种类、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铊矿物产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总结。将铊矿物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含氧盐等六大类,其中铊硫化物矿物占绝大多数。在低温还原环境下,铊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可以与As、Sb、Pb、Hg、Cu和Au等元素结合形成两种形式的铊硫化物矿物:①TlwBySz(铊作为唯一的金属元素),②TlwAxBySz(除了铊以外还有其他的金属元素)。低温成矿域中贱金属矿床是铊矿物的主要产出场所。对目前铊矿物学研究的现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贵州西南部滥木厂式铊(汞)矿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陈代演  邹振西 《贵州地质》2000,17(4):236-241
本文扼要总结了作者10余年来对贵州西南滥木厂式铊(汞)矿床的研究成果,依据地层岩相,控矿构造、主要矿物组合,铊矿石类型、微量元素、氢氧硫同位素、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布特点等方面的资料,讨论了滥木厂式铊(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归纳出一个两期四阶段模式,在总结该类型铊(汞)矿床找矿条件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及主攻方向,并对滥木厂铊矿床成为大型乃至超大型铊矿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上二叠龙潭组和长兴组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煤岩和碳质页岩等混杂岩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探讨,为成矿元素汞、铊的赋存状态,生物成矿特征研究等提供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硫砷铊铅矿(PbTlAs5S9)在中国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宝贵  张忠 《矿物学报》1995,15(2):138-143,T002
硫砷铊铅矿(Hutchinsonite)产于云南省南华砷铊共生矿床之中。矿物颗粒微小,多小于5μm,10 ̄15μm占少数。主要共生矿物为雄黄、雌黄、方铅矿和白云石等。赋矿地层为上侏罗统雄黄厂段,主要由白云岩、灰岩、泥岩和粉砂岩组成。硫砷铊铅矿为樱红色至暗红色,条良樱红色,油脂光泽,性脆,断口贝壳状,反射率绿光(547nm)Ra为26.6%,Rr为23.3%。电子探针7个样品平均化学成分(重量%);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西南低温成矿域独特的地质成矿环境,从而形成了矿种齐全,不同规模的矿床组合,特别是大型和超大型金属矿床组合.它们包括Tl、Hg、As、Sb、Cu、Pb、Zn、Cd、Ge、Sn、Au和Ag等在内的一套亲铜族元素组合的系列矿床.在矿产资源紧缺的今天,研究它们的成矿和找矿问题尤显重要.基于对Tl的亲硫亲砷性质、区域地质成矿环境、表生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本文以铊矿床为例,从铊(含铊)矿物、元素组合、多岩性岩、生物成矿和表生地球化学5个方面对铊(含铊)矿床找矿某些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安徽和县香泉独立铊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安徽和县香泉铊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侧的皖东地区,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罕见独立铊矿床。和县地区位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大别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带,区内无岩浆岩出露。矿床的赋矿围岩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微晶灰岩、泥灰岩和泥岩,主要控矿构造为断裂和褶皱。矿床主要由一个矿体组成,矿体总体上为似层状和透镜状,分布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矿床中铊高度富集,黄铁矿是铊的主要载体矿物,铊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纳米级、次纳米级铊矿物颗粒形式产出。矿床的围岩主要蚀变类型有萤石化、重晶石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铊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即海底热水沉积成矿期和低温热液改造成矿期。奥陶纪海底热水形成含铊黄铁矿建造,早白垩纪低温成矿流体对黄铁矿建造进行叠加改造,并使铊进一步活化富集。香泉铊矿床的发现和研究表明,分散元素铊不仅可以富集形成伴生型多元素矿床,还可以形成单一元素的独立铊矿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以黔西南滥木厂、杨家湾等主要铊矿床(点)为例,讨论铊的地球化学与找矿有关的若干问题。1关于铊作为找金指示元素的研究铊与金的地球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在矿物和矿体中常共生,且易挥发,用铊作指示元素找金,其异常较汞、砷大而清晰,特别是找隐伏金矿效...  相似文献   

17.
南华砷铊矿床铊黄铁矿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宝贵  王三学 《矿物学报》1998,18(2):174-178,T001
铊黄铁矿产在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是钻的主要工业矿物。矿物是浅黄白色,金属光泽,条痕黑褐色。呈微粒和结核状分散在砷铝矿石中。矿物粒径0.001~0.028mm,HM=5.4,VHN100=514kg/mm2,D=5.2。共生矿物有雄黄、方铅矿、闪锌矿、白云石、石英和流砷铊铅矿等。矿相显微镜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均质性。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范围(%):S48.64(45.58~50.12),As5.31(3.80~6.96),Fe38.63(37.65~40.50),T16.96(514~865),总计99.56。按(Fe,T1)/(S,As)原子数1:2计算,钻黄铁矿理论式为(Fe,Tl)(S,As)2。X射线粉晶分析属等轴晶系,空间群Pa3,Z=4,a=0.5442±0.02nm,略大于黄铁矿。从矿物化学式中可看出铊和砷分别替代铁和硫,它们的含量已超出通常黄铁矿中杂质含量范围,放将其定为铊黄铁矿。矿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  相似文献   

18.
红铊矿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陈代演 《矿物学报》1989,9(2):141-147
红铊矿(Lorandite)是一种分布极少的分散元素独立矿物。本文报道了产于贵州滥木厂汞矿中的红铊矿,这在我国属首次报道。本文作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并与国外资料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物的成因和其作为找金指示矿物的可能性,以及直接利用富铊矿石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华砷铊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张忠  张兴茂 《地球化学》1998,27(3):269-275
南华砷铊矿床位于云南省南华县城东南,北距县城55km。矿床产于上侏罗统江边组雄黄厂段(J3^1c),以砷和铊元素组合为特征,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改造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稀土元素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对矿床成矿作用进行讨论。卤素,尤其氯是铊富集成矿的矿化剂,铊价态变化在富集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矿流体是具有Ce和Eu负异常的酸性溶液,基本保留了矿源层的稀土分布模式。在成矿过程中亲石元素和亲硫元素均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环境介质中铊的分布和运移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铊在岩矿石,土壤,植物,动物及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运移机理及一些生物效应,在矿床中,铊主要分布在低温热液铊,铅,锌,锑,汞,砷等矿床中,铊的富集与其亲硫性及有机质密切相关,[TlCl4]-是铊迁移的主要形式,在土壤中,铊主要以水溶态,硫化物结合态,硅酸盐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存在,水溶态的铊容易迁移,在植物中,铊的运移与钾在植物中的传输有关,在动物中,铊对各组织器官的亲和能力依次为:肾>睾丸>脾>前列腺>毛发,在大气中,铊主要以TIF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