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水文地质问题,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国内外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针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西部深切河谷区地质环境特征,总结归纳出岸坡型、顺河型、跨河型、区域型4大类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及其特征表现,并初步阐述了各类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对相应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2.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湾滨海地带,特殊地理位置使矿山采掘工程面临更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大规模深部滨海开采存在涌、突水的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考虑区域内发育断裂带的影响,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区域划分与评价;在矿区深部3个水平中段进行了节理裂隙现场调查,统计分析了上盘、矿体、下盘岩体的节理裂隙分布规律;基于裂隙几何参数量测与Monte-Carlo结构面随机模拟方法,计算并修正了深部工程岩体的渗透系数;借助FLAC3D数值计算手段,对矿区未来深部开采过程中渗流场的演化规律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研究对于保障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矿山深部开采活动的安全进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断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两个概念,提出了水文地质结构及其分类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水库地震案例解析,阐述了水文地质结构对诱发地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结构进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思路。对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龙江  徐占军 《吉林地质》1992,11(1):106-114
通过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移规律以及对富水性、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区域构造特点、岩组划分、岩体结构、结构面分级、岩石质量等级和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和描述了山门银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洛塔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劳文科  蒋忠诚  时坚  梁彬 《中国岩溶》2003,22(4):258-266
在简述洛塔地区自然地理、岩溶及水文地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及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查明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是研究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调蓄能力的关键所在的观点。根据表层岩溶带的水动力条件类型、含水空间结构类型、碳酸盐岩类型及第四系土层覆盖情况,将区内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为12个具体类型。并对各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调蓄能力及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新立矿区主要可采矿体分布于海底岩体中,查明矿区工程岩体的渗透特征对保障海底采矿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综合分析新立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现场调查的岩体结构面几何数据为基础,开发了渗透系数张量计算程序,计算了岩体综合渗透系数,根据前期的压水试验结果修正了计算结果,修正后的结果表明矿区-105,-135水平工程岩体整体上呈弱透水性,局部呈微透水性,-165水平岩体整体上呈微-弱透水性;岩体渗透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GMS的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研究——以天山北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煦枫  王哲  曾永刚 《地下水》2006,28(6):79-82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是表现水文地质体的空间结构及含水层空间分布的模型,是地下水及与环境研究的基础.基于GMS建立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具有方便、快捷、可视性强的特点.然而在建立大区域的模型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天山北麓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对基于GMS软件建立水文地质结构模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验证了GMS软件建立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的可行性,为GMS软件在建立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方面的应用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谷德振先生创立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水文地质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结合我国煤矿的宏观地质背景及矿山水害的研究基础,基于矿山水文地质结构对矿山水害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从突水水源、导水通道以及采掘活动3个致灾危险源出发,结合矿山突水溃砂灾害、底板突水实例,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采动响应进行研究,为矿山水害防治和矿山安全地质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显示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在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格尔珂金矿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已出现了矿坑涌水现象,从而严重威胁采矿职工生命安全,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本文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矿床充水因素的分析及矿坑涌水量的预测,为矿山治水及矿区井巷的开拓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艳  祖树正 《世界地质》1999,18(4):64-68
阐述了流场分析法在查明矿区水文地质边界的水力性质,含水介质的结构特征及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中的应用。并以蔚县矿区为例,对大抽水前后的天然流场和人工流场进行了分析,确认了介的水质,强径流速年位置及岩溶水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