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新区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对新区未来建设和发展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赣江新区为例,从建设用地空间形态模式、空间重心指数、空间紧凑度、空间形状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赣江新区2017—2018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均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并符合规划;(2)新区属于组团型发展模式,建设空间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扩张;(3)为有关政府部门继续推进新区建设和规划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少佳  胡艳  李胜  陈静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7-100,2
为了准确掌握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情况,有效支撑新区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工作,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结合相关辅助资料,对2009年和2010年重庆两江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获取了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并对其城市建设用地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历史存档的多期航空、航天影像资料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资料,开展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变化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为新区建设的监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为研究区域,以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往年哈尔滨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成果等数据为基础,对哈尔滨新区2018年建成区范围、地表覆盖、建设用地、重要基础设施、生态用地等方面的现状及变化进行监测。本文通过对现状数据的获取处理和与2017年数据的对比和变化分析,掌握新区发展现状,并结合相关专题资料对新区建设进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发现2018年哈尔滨新区空间格局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需要准确掌握雄安新区城市建设和城市布局的开发状况。为此,本文以2016—2019年GF-1影像数据为数据源,使用面向对象K近邻法,对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ArcGIS统计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9年这3年间,建设用地、植被和道路逐年增加,水体和农用地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成果围绕雄安新区快速发展时期,为准确掌握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连金普新区建设变化监测项目的工作实践,系统地阐述了该项目的内容、方法、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对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主动服务国家级新区建设,助力新区规划实施有效落地,组织开展14个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项目。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的南京江北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项目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6月27日,南京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中指出,要把建设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南沙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快速、精准监测建成区变化和空间分析的技术优势,以2015—2017年为监测时点,在提取各监测时点广州南沙新区建成区现状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南沙新区的专项规划、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数据、经济统计数据等专题资料,以地理空间的视角研究南沙新区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力因子,为南沙新区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区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本文从绿地/水面覆盖情况、道路通行能力、公园服务能力、居住适宜性分析等方面,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对兰州新区建成区内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情报》2008,(7):I0002-I0002
2007年是镇江新区提出“三年大提升”目标实施的关键之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近年来最为强劲的发展态势。针对新区招商引资和和城市建设强猛势头带来的用地量剧增的形势,我们积极主动、提前介入、早想对策,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超前筹划运作,做好统筹兼顾、争取增量、重点保障这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