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编队飞行是多颗卫星在共同控制律下动力学状态的耦合。利用卫星编队来实现光学稀疏孔径,是下一代空间光学遥感发展的新方向。阐述了光学稀疏孔径的概念及成像原理,讨论了空间光学遥感成像的干涉模式选择问题,并分析了菲索干涉对卫星编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北京测绘》2003,(4):40-44
首先介绍了光学遥感卫星成像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传输型光学遥感卫星中CCD相机的工作原理,卫星成像过程,卫星立体成像原理和遥感卫星的一些重要参数。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正在运行的几种高分辨率商用光学遥感成像卫星,以及它们在商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空中/空间目标实时高分辨探测成像的需求日益增长,利用新概念集群体制的微波遥感卫星实现该需求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遥感卫星组网构型呈现的稀疏随机典型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高分辨目标实时成像方法。该方法依托卫星自身特点(稀疏随机构型等约束条件),在不改变目前多颗在轨运行微波遥感卫星相对集群分布状态的前提下,为实现目标的高分辨实时探测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依据脉冲信号压缩技术,从SAR成像理论出发,在介绍了SAR分辨率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分辨率的原因是存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基线.在成像处理时,为了确保干涉相位精度,需进行去相关预滤波处理,由此引起系统成像带宽变窄,分辨率下降.依据影响分辨率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分辨率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基于卫星编队的InSAR系统是一个多基雷达系统,依靠卫星编队构型形成干涉所需的基线。系统在一发多收的工作模式下,协同工作的雷达间必须建立时间同步、相位同步和空间同步。本文根据卫星编队条件下InSAR高程测量的要求,对时间同步的要求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时间同步对InSAR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峰  杨雪  鲁啸天  辛蕾  鹿明  张南 《遥感学报》2021,25(1):514-525
随着星载面阵CMOS探测器的广泛使用,使得获取超时相数据成为可能,这为新型对地遥感工作模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不再局限于采用单一技术解决单一技术指标的传统解决问题的方式,系统性地提出一种面向星载面阵CMOS相机的新型成像方式,利用面阵CMOS相机连续快速曝光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同一观测区域的超时相序列数据,通过图像重建的方式,实现一揽子的图像质量提升,即同时实现虚拟数字时间延迟积分TDI(Time Delay Integration)、调制传输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补偿和空间分辨率GSD(Ground Sampling Distance)提升。这种新型成像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改善星载光学相机是探测器受限系统的窘境,进而在不改变光学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一个病态方程,实现对地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与成像质量的综合提升。基于实验室的靶标仿真实验数据、基于低轨光学遥感卫星OVS-1A、吉林一号视频03卫星和高分四号卫星的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信噪比,图像清晰度还是空间分辨率都有明显提升。这种新型成像方式已被中国后续某地球同步轨道光学成像卫星所采用,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成像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在轨卫星发布更高分辨率与更好图像质量的产品,盘活在轨卫星的探测资源;在实现同样空间分辨率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光学相机载荷的体积与重量,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未来光学卫星的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立体测图卫星的立体成像模式以及立体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然后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遥感26号和遥感28号的异轨立体数据进行了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FM)的立体平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带控制点的条件下,单线阵遥感卫星异轨立体像对可取得亚m级的平面定位精度和优于2 m的高程精度。  相似文献   

8.
依据脉冲信号压缩技术,从SAR成像理论出发,在介绍了SAR分辨率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分辨率的原因是存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基线。在成像处理时,为了确保干涉相位精度,需进行去相关预滤波处理,由此引起系统成像带宽变窄,分辨率下降。依据影响分辨率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分辨率设计思想,并根据该思想对分辨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种提高CCD成像卫星空间分辨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卫星硬件设计与地面软件处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提高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对模拟靶标图像、一航景物图像、遥感图像分别进行了不同分辨率成像效果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理论是正确的,使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2倍甚至更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将会提高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也可以在保持卫星分辨率的条件下,缩小光学仪器的焦距,使卫星相机小型化,减小其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测绘工程》2023,(6):76-80
针对遥感卫星成像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现有教学手段的不足,基于微软HoloLens2头戴式MR设备,将遥感卫星轨道和成像原理等课程知识点融入到混合现实环境中。设计了遥感卫星成像教学内容,混合现实环境开发,以及MR课堂教学实践。在混合现实技术的支持下,遥感课程教学强化了遥感卫星成像的重难点知识,HoloLens2混合现实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有效地提高了遥感卫星成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