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DPJ-Ⅲ,ULF-Ⅲ及JD-03型电磁辐射仪观测到的资料,分析了山东苍山1995年5.2级地震前多数台站记录到的异常信息及特征。发现其波形有锯齿,脉冲,波动等多种形式,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震前9d-15d,并具有弱-强-弱的规律,变化量可达50×10^-3s.mv/mm左右。指出:较大地震前电磁辐射会发生异常,因此,作为监测地震前兆的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电磁波异常幅值与震中距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文祥 《华南地震》1996,16(1):16-20
介绍了利用MDZQY型地震前兆预测仪测得的震前电磁波异常幅值大小计算未来地震震中距的3种方法-异常值换算法,数据类比法和对数坐标量板法,并给出了四川、西藏和台湾3次地震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神户地震前,在神户-王寺动物园,海狮、河马和鳄鱼有地震动物异常现象。伊豆地区火山爆发和地震前,在伊豆-热川香蕉-短吻鳄公园观察到鳄鱼嚎叫。对这些动物和一些爬行动物,估计出了逃避反应的临界电场强度。对释放脉冲电荷或电磁波的地震电脉冲刺激的行为反应暂时归因于地震动物异常现象的原因。据电场强度影响程度和居民对地震动物异常行为的陈述可估计出神户地震前的地震场强度,并和居民对地震动物异常现象陈述的次  相似文献   

4.
张北—尚义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及跟踪预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用太  王基华 《地震地质》1998,20(2):99-104
张北-尚义地震前华北北部地区存在为期两年以上的地下流体高值中期异常;近一年来该区地下流体异常比起彼浇并与某些中等或中强地震活动遥相呼应;震前两个月距震中100 ̄200km的地区出现典型的地下流体短临异常。两年来跟踪上述异常,不断修正对震情形势的认识,震前半个月做出较为成功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5.
使用《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软件系统,对山西省多年来的水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各台站水氡的正常年动态变化;对现金次大同地震前CO2及He的前兆异常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判断异常前兆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嵊州,新昌地震与低空大气增温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嵊州、新昌地震(1998-08-17T1:46ML4.5)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卫星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地震前几日,震区及周围大面积的突性性低空大气增温异常与卫生红外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并总结了增温异常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1996年12月21日白玉-巴塘5.5级地震前, 定地震中心站根部前兆手段异常的宏观异常,对该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报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怀4井汞量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首先介绍了怀来4井地质构造情况,然后根据怀来4井1989-1998年水汞观测资料,分析了4次中强地震前汞量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怀来4井汞量异常与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北6.2级地震前的电磁前兆信号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张北6.2级地震前辽中台接收的电磁信号研究分析,总结出这次距辽中台600km、6级地震前的电磁前兆信号,具有弱-强-弱-平静后发震的总变化过程。异常信息具有异常时间长、信号强、异常范围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辽河盆地内7口观测井的前兆异常特征。观测项目有水位、采液量、采气量及套管压力等。这次地震前兆7口井的观测资料均出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并且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异常形态多数表现为升-降-升型。油田抽水、注水、采油、采气及大气压、固体潮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没有影响,异常是真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张北6.2级地震前北京地下水位井网动态异常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北京地下水位观测井网部分并孔观测到一组由趋势到短临前兆异常,本文较详细地阐述这些异常点的分布及不同阶段的异常表现特征和发展过程,显示出孕震过程中震源区应力应变积累过程与水位动态的内在联系,给出不少有益的启示,对地震预报前兆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强震远场前兆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李献智 《地震》1996,16(1):39-44
强震不仅有近场前兆异常,而且也有远场前兆异常,后者在地震预报中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1)远场前兆异常多在震前的短临阶段准同步地出现,为短临预报提供了较丰富的信息,有助于作出短临预报;(2)远场前兆异常一般具有双重或多重前兆的性质,它们是比较可靠的前兆异常,可为预报地震提供依据;(3)远场前兆异常显示明显的地区,是应力积累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后继地震发生地方,即指出了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域。因此,对远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地震前兆异常事件进行了综合评估,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计算发震概率,利用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群体信息熵研究了系统熵值与地震场,源兆的关系,分析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以唐山为中心在空间上划分三个区,近区,中间区和远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区各类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熵的时间演化值,分析了震前这种信息熵的场,源兆特征,震中近区的信息熵值要比中  相似文献   

14.
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及短临预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志亮  王志贤 《地震》1996,16(1):75-79
文中对大震、强震和中强地震的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采用统计方法,分别讨论了临震异常在趋势异常各时段中发震的概率。大震能观测到短临异常的震例只有33.3%,强震和中强地震分别为50.0%。出现短临异常后1-20天内发震的概率最高达94.4%。对地电前兆异常的时间、空间和短临监测预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根据年度危险区的确定、前兆异常跟踪及其主要依据,分析了这次5.9级地震前大甸子井、库伦井地下水位、开鲁井水氡等前兆异常。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附近区域的前兆异常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该次地震前在内蒙古及附近区域出现了一组中期、短期前兆异常及宏观异常。文中还研究了该区域前兆异常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了 1 999年 9月 2 7日发生在青海省河南县 5.1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形变、电磁等前兆异常的时空强演化特征 ,认为震前在距震中 4 0 0 km范围内前兆异常在时间上表现为中长期异常、中期异常、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 ,而且异常的出现、转折时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异常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场兆→源兆→场兆的迁移过程 ;异常在形态上表现出以负异常为主的特征。同时得出该次 5.1级地震有可能成为库玛断裂带再次活动的信号震  相似文献   

17.
谷永新  马志明  高福旺 《地震》1999,19(2):209-213
通过对北京地区现有定点地震前兆监测网进行清理,分析了现有定点专业前兆监测台站、观测点、群测点的数量及分布密度的现状。对1996年12月16日北京顺义MS4.0地震的短临异常特征进行了探讨,表明顺义MS4.0地震前在震中周围出现一个直径约35km的短临异常密集区域。从异常形态看,该区域中的异常大部分可能带有来自震源的信息。结合顺义地震短临异常点位分布特征,对北京地区前兆台网的密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强震前兆时空分布的大尺度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献智  高旭 《地震》1993,(3):44-51
依据对中国大陆一些强震(M_s≥7.0)震例前兆异常的分析,初步阐述了中国大陆强震前兆时空分布的大尺度特征:①强震的前兆场及震后的影响场是广阔的;②有些前兆异常的时间较长,可能与几个强震有关,持续十几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1992年元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介绍了该次地震的短临预报及震后趋势判断情况。该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具有中强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立新  常克贵 《地震》1998,18(4):378-382
分析了距张北-尚义MS6.2地震震中110km范围内,内蒙古自治区前光台网地下水位高值异常特征,利用水化前兆标志及判定方法探讨了水位高值异常与张北-尚义地震的关系,并对其判定指标进行了统一约定,分别用异常频次累加加速判别指标值异常频次综合变化速率值二项指标对张北-尚义MS6.2地震进行了中期、短期、短临尺度的检验性预测,张北-尚义MS6.2地震的发震时间基本符合判断结果,指出地下水位高值异常是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