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精度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作用距离、数据同步、姿态、声速等因素对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后处理(GPS PPK)无验潮沿岸水深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GPS PPK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模式消除涌浪影响的机理,对姿态传感器的测量和安装精度以及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相对位置的量测精度等提出了定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RTK(Real Time Kinematic)三维水深测量已经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中。RTK技术需要建立实时数据链接传输差分数据,当数据链接丢失时,定位精度会严重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后处理动态差分无需实时数据链接的PPK(Post Processing Kinematic)定位技术,并通过静态和动态比测的方法,对不同GNSS系统及其组合解算策略进行了精度和稳定性测试,最后在杭州湾河口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PPK获取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定位精度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PPK的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沿岸水下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是难点,在远离岸边的区域,不仅布设潮位站困难,而且潮位站水位改正的精度也难以保证,为提高沿岸水域测量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河口区域的水深测量项目中进行了RTK、PPK、PPP3种模式的同步作业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NSS多模式三维水深测量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水位改正的精度和可靠性。无论测区离岸距离多远,可以同步采用RTK、PPK和PPP的方式进行高程控制,这3种模式的高程测量差值均方差接近0.10m,精度能满足沿岸水域一般比例尺地形测量的高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海岛礁上进行地磁测量是当前海洋测量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基于较为成熟的陆上流动地磁测量模式,结合海岛礁磁偏角测量的特殊性,提出了较完整的海岛礁磁偏角测量技术流程,包括工作原理、测量仪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指标要求等关键环节,初步构建了海岛礁地磁测量技术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脉冲回鸣原理组成的便携式声速测量装置。文章主要分析了该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实验结果。最后给出了该装置在媒质特性分析中的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远岸潮位精确监测,从天线类型、浮标姿态改正、数据处理模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远距离GNSS浮标潮位测量精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扼流圈天线,采用扼流圈天线可有效提高GNSS浮标数据观测质量,获得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姿态改正对浮标天线高误差达厘米级,潮位提取中可通过低通滤波器有效消除;远距离潮位测量(基线大于300 km)中PPP潮位精度整体优于PPK潮位;GNSS潮位测量精度受海况影响严重,四级海况以内,潮位测量精度优于10 cm,可以满足远距离潮位观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种三角高程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角高程测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过程麻烦,要求实地施测数据较多,因而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存在明显的不足。根据作业中的实际,通过对三角高程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分析了其测量原理、使用过程以及优势,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加速度差分式重力梯度仪与无陀螺惯性导航系统都采用一组在三维空间中布置的加速度计,二者在硬件配置和工作原理层面都具有紧密联系。从比力测量的空间差分公式出发,详细推导了重力梯度测量和无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共同的工作原理,指出当前对后者的研究中存在的忽略重力梯度的问题,并论述了二者的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体悬沙浓度是水利、环境、河口海岸与海洋相关研究领域最为基础的数据需求之一。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悬沙浓度连续测量技术在悬沙浓度测量领域表现出高时空分辨率、长期数据采集的成本和风险均较低的突出优点。本文综述了光学、声学、音叉谐振、压差和放射性射线衰减等原理用于悬沙浓度连续测量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探讨了各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发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后向散射原理是低成本、小型化和高时频测量悬沙浓度的最优技术路线, 需着力于开展量程扩增和粒径敏感度削弱研究; 2) 低不确定度悬沙浓度垂向剖面观测的实现依赖于超声后向散射原理技术路线的发展; 3) 音叉谐振原理技术路线尤为契合高含沙水流和浮泥工况下的超高量程应用场景; 4) 多技术路线传感器融合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替代正向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海冰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测量原理,利用信号的相关性进行冰水界面反射信号处理,提高了测量精度,最后给出了测量信号的波形及相关图形。  相似文献   

11.
GNSS船姿测量以其观测误差不随时间累积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基于三天线GNSS船姿测量方式,构建了波束脚印误差与姿态误差间的关系模型,设计仿真实验分析了基线长度对姿态误差的影响,以及不同水深环境下姿态误差与GNSS定位误差的关系。为突破传统RTK在测量距离上的限制,本文采用PPP、PPK、MBD (动态参考站差分)三种方法进行GNSS船姿计算,并通过海上实验与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MBD测姿结果要优于PPK和PPP模式,得到的航偏角、横摇角、纵摇角标准差均在0.1°左右,可满足通常情况下多波束测深对姿态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开放式四电极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分析提出了部分电路、部件的技术指标;并给出了开放式四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的测试方法以及目前达到的水平,对该项技术应用进行了相关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马尔柯夫链原理在海雾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能 《海洋预报》1993,10(3):71-76
本文应用了马尔柯夫链原理,采用转移概率矩阵的方法,建立了预报南海海雾的模式方程,且通过实际的业务试报反映出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海冰观测中冰样压缩机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冰压机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步骤;列出了表征海冰单轴抗压强度性能的部分参数和计算方法;对整机标定的方法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海洋剖面探测浮标-COPEX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概述了国外Argo浮标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状况,重点详细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COPEX浮标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通讯、电路原理以及海上实验的情况。通过照片、图表绘出了该仪器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给出F阵广义积的概念,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讨论F阵与布尔阵的运算保持问题,得到F阵与布尔阵运算一致性的法则,为F阵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下航行器航迹实时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测量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得水下航行器状态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试验数据作为一变量,定义总体的各主成分,利用测量值与主成分的复相关关系,给出了各传感器的综合支持程度和数据融合公式,完成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能够提高试验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水位测量系统—空气声学水位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瀛  金章祥 《台湾海峡》1990,9(4):353-358
本文介绍了空气声学水位计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现场使用比测结果。结果证明用该仪器来更新水位测量系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