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遥感是6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自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遥感才得到迅速发展。就遥感的意义来说,遥感就是不直接接触某物而感知某物,那么30年代开始发展的航空摄影技术也应属遥感范畴。我国地质上应用的遥感新技术是70年代引进的,而遥感地质是在50年代航空摄影地质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80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12年以来,国家和地矿部门把遥感作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有十多个地矿部门相继建立了遥感(应用)中心或研究所,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遥感中心(站),其中8个已扩建为省级综合性的遥感(应用)中心,遥感地质专业科技人员已达2500人。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遥感》1991,(2):47-47
1990年12月20日至1991年1月16日全国地勘行业在北京举办了一期“地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讲习班”。来自地矿、有色金属、石油、核工业和煤炭等部门的学员结合工作实践。认真回顾了“七五”计划期间地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可喜成果。广泛讨论了这项技术在“八五”计划期间和90年代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并将他们近年来研制成功的24个图像处理软件性能在讲习班上进行了介绍、演示和评比。讲习班办得生动活泼,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的地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讲的综合应用技术。余套大、中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田地质局于1990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河北省涿州市主持召开了中国煤田遥感地质工作会议。全国各省煤田地勘公司、煤炭遥感中心、能源部综合计划司、地矿部勘查技术司、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北京大学等单位共96名代表参加会议。煤田地质局领导到会讲话。 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煤田遥感技术和工作经验,安排落实了1990年煤用遥感地质工作,讨论研究了煤田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煤田遥感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科术队伍不断壮大,已建立了煤炭遥感地质应用中心,部分省公司相继建立了遥感组,引进了以 VAX11/785为主机的遥感图像处理与自…  相似文献   

4.
我国遥感地质工作的现状和近期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遥感地质工作的现状和近期展望唐文周(原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0前言地质矿产行业是我国最早应用遥感技术的部门之一。早在50年代中期起,原地质部就开始在秦岭、柴达木、额尔多斯等地区把航空地质方法应用于1∶20万区域地质填图和石...  相似文献   

5.
遥感地质试验场是实现遥感地质资源评价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其建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土资源遥感地质应用需要,满足遥感地质应用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方法协同发展的需求,提高地质调查的遥感地学定量化水平,避免遥感数据应用与推广的盲目性。为此,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了我国遥感地质试验场的建设和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哈密遥感地质试验场的野外试验场(简称试验场)已基本建立,初步具备了对外提供应用服务的能力。这里主要介绍了试验场的构成、功能和性能,以及试验场所能提供的服务方式及服务能力,以便广大的遥感地质工作者了解试验场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利用试验场开展遥感技术方法及基础理论等研究工作,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试验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报告分三部分,首先介绍了1987年9月以来,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组织13个成员单位加强遥感地质工作,协调航空遥感计划,拨款购置TM卫星资料,组织攻关项目(分省编制国土资源遥感系列图,在一些地区遥感找金矿),实行内部优惠管理办法以及各成员单位的技术状况等。其次,报告详细阐述了遥感在基础地质和矿产调查,水文、工程、环境和灾害调查,国土和城市调查以及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最后,报告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是,进一步扩大遥感应用──从地质遥感扩大到国土资源遥感,结合运用其它地学方法,提高方法技术,发展遥感新方法,加强国际联系、交流与合作,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1992年10月,甘肃遥感地质中心正式成立。 甘肃遥感地质中心的前身是甘肃省地矿局遥感地质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遥感机构之一。该中心已经有15年的历史,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省内及西北部分地区的不同片种,不同时相,不同比例尺航卫片图像资料。在甘肃省兰州市(曾获甘肃科技进步奖)、白银市城市调查,1:5万区调遥感填图,灾害地质调查及河西走廊水资源遥感评价等项目中作出过贡献。《甘肃地区典型航空像片图册》在巴黎召开的2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并得到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片典型地质影像图集》已于1986年公开出版,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遥感地质应用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地质应用进展与发展方向许宝文(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遥感地质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包括地质灾害)与监测的一种重要的新方法技术, 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遥感》2007,(1):100-100,98
《国土资源遥感》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89年。该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成果。该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技术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遥感》2007,(2):96-96,49
《国土资源遥感》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89年。该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成果。该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技术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遥感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增元  陈尔学 《遥感学报》2021,25(1):292-301
根据林业遥感科研项目成果和行业应用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将中国林业遥感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 1951年—1980年为以航空遥感像片为主的目视解译应用阶段,建立了航空摄影和地面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调查技术体系;1981年—2000年为卫星遥感开拓创新阶段,首次研发了针对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在可再生资源遥感调查、遥感系列制图、生态效益评价等关键技术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应用领域扩展到湿地资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林业灾害等遥感调查、监测领域;2001年—2020年为定量遥感发展与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形成阶段,通过深入开展林业遥感应用基础理论和定量遥感技术与方法研究,促进了定量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林业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的形成,并构建了林业遥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最后就林草部门在新时期所面对的新要求、新任务,给出了未来林草遥感科研和应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遥感地质是以遥感技术进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的重要方法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遥感地质工作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50-60年代以黑白航片为主的航空地质阶段和70-80年代以现代遥感技术应用为主的遥感地质阶段,遥感技术包括了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波段成像,由单一飞机平台发展为卫星和飞机等多重平台获取不同高度的图像,并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解译等一系列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航测遥感研究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遥感工作开始于1975年。经过不断的发展,于1993年改建为航测遥感中心。1993年,经核工业总公司批准,在航测遥感研究中心基础上筹建了部级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遥感实验型向应用型过渡阶段。二十多年来,遥感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勘察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随着遥感地质向应用型转变,并逐渐转化为生产力,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谨就几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正确评价遥感地质工作正处于由地质方法的作用──目前,遥感地质仍是地质工作中的技术方法性学科。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其在推动地质工作现代化,并建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遥感信息仅是揭示地质体及其演化规律的多种信息中的一种,加上目前对遥感地质信息形成的机理,有效地提取地质专题信息的技术方法的研究仍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5.
遥感地质信息提取集成与矿物遥感地质分析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遥感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应用需求,从遥感地质应用出发,提出多源遥感数据分层识别集成、基于岩矿识别技术体系集成和基于岩矿识别谱系集成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强调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遥感地质分类与识别中的重要性,初步建立矿物遥感地质分析模型,分析集成与模型在蚀变与矿化信息提取、地质环境评价等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遥感》2009,(3):114-114,29
《国土资源遥感》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89年。本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成果。本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技术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遥感地质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遥感技术和遥感地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能源和地质信息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地质理论、地球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地质工作的地质矿产调查、地质灾害和环境监测、矿山开发和环境监测的三大战略任务,提出建设和发展地质矿产和能源遥感勘查和评价技术系统、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及业务运行系统、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及业务运行系统三大应用技术系统和卫星数据采集与地质应用服务系统、全数字化综合航空遥感集成与信息服务系统两大信息服务系统的遥感地质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和实现遥感地质分析由定性向定量,遥感地质应用由单技术向技术集成,地质服务由数据向数据、技术和信息的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和转化.提出了近期和中期重点发展的技术和重点研究领域,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重点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2月5日至9日中国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联合在南京召开了个国环境地质、灾害地质遥感学术讨论会,会上发表了43篇论文,现将论文题目分列于一F: 1.城市环境结构的遥感分析—以南京市为例(摘要)斑艺舫(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 陈饮峦(南京大学遥感应用研究室) 2.长江江苏段江岸崩坍的调查及预测黄家柱(江苏省地矿局遥感站) 3.遥感技术在宝成铁路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李景豪(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犯队) 4.引大济徨、济湖工程选线区的地质环境遥感解译及其应用 曹宏经文宏政(核工业总公司航测遥…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资源部第二航测遥感院(原黑龙江测绘航空遥感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我院一直专注于测绘航空摄影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景三维模型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是业内能够提供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最专业服务团队之一。院属黑龙江龙飞航空摄影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甲级测绘资格认证单位之一,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资源部第二航测遥感院(原黑龙江测绘航空遥感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我院一直专注于测绘航空摄影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景三维模型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是业内能够提供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最专业服务团队之一。院属黑龙江龙飞航空摄影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甲级测绘资格认证单位之一,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