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利部委托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主持下 ,于 2 0 0 1年 1月 10日~11日在北京通过评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郑天愉研究员主持 ,水利部总工程师高安泽、调水局副局长许新宜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王思敬研究员任组长 ,两院院士张宗祜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 13人组成评审专家组。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主持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汇报 ,细致审查了相关资…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25日下午,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了院士学术讲座。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先生为广大师生做了关于“中国东部阴山造山带岩石圈精细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的报告。报告中,滕院士以“中国东部阴山造山带岩石圈精细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为实例,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1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主题为"火山地貌景观"的第九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北京鸿翔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安泽研究员主持。根据报告会的日程安排,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嘉麒院士做了题为"火山是大自然的雕塑家"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定义以及构成火山的要素;火山喷发的方式可  相似文献   

4.
《岩石学报》2005,21(6):1546-1546
11月15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内地和港台地区46个单位参与合办的“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外和港台地区的300多位地球科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所翟明国副所长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6,(5):66-67
日前,黄河设计公司在郑州组织召开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维仿真系统总体设计专家咨询会。该公司信息中心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仿真系统总体设计报告,并演示了初步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维仿真系统原型,展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维仿真系统开发工作的最新进展。黄委会、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科学院、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和教授参加了咨询会。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共同组织,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古全球变化计划(PAGES)和EGU共同资助的“第三届亚历山大.冯.洪堡国际会议:东亚季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2007年8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和学生约130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有刘东生院士、汪品先院士、安芷生院士、符淙斌院士、丁仲礼院士等;国外著名学者有EGU名誉主席Andre Berger,EGU创办主席Peter Fabian,PAGES国际…  相似文献   

7.
深埋长隧洞前期勘查中工程地质调查与CSAMT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玛柯河-贾曲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实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有机结合。依据区域地质条件、岩石电性特征和岩层的沉积环境,按电阻率的高低范围及变化特征将13 km长的CSAMT电阻率断面划分为4个不同部分进行解译,其中,断层破碎带的解释结果与野外岩石露头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吻合较好。作为一项新物探技术,CSAMT法可为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利部于1957年12月3日召开了地质勘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黄河、长江、淮河等水利设计院,各省(自治区)水利厅(局)的地质、钻探、化验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代表,并邀请了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力部水力发电总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由中国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与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及南京大学共同发起的“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于22—23日在南大逸夫馆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出席会议的海内外学者、来宾以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师生共200余人。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两部分。有16位杰出科学家特邀在大会报告,他们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研究员,美国科学院院土、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许靖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毓川研究员、张国伟教授、殷鸿福教授、李德生研究员、戴金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先德研究员,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0日,第11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沙龙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主题为"泥河湾盆地——新生代发育史的辉煌一页"。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罗安主编、河北阳原泥河湾自然保护区赵文俭主任等参加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发分会副会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安泽主持。  相似文献   

11.
10月10日,在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有关院士、专家和代表评审通过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建议书》。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共同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通过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要全面提升国家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1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颁发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常务理事会议审批、网上公示等程序,共评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推荐、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谢桂青研究员成为10名金锤奖获奖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肖都高级工程师获银锤奖。  相似文献   

13.
《沉积学报》2004,22(3):524-524
2004年7月26~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召开了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承办孙枢、贾承造、刘宝王孚、钟大赉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一与会正式代表6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及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相似文献   

14.
黄河断流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科学“人为地质作用理论”出发,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不仅对黄河流域及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在探讨了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其中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人为地质作用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而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科学对象,包括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暂缓实施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明义 《冰川冻土》2019,41(3):749-750
正2019年6月28-30日,第一届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暨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研讨会在兰州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开幕式由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青柏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赖远明院士和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主任马巍研究员分别致辞,对参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在报告环节,中山大学刘建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07,29(2):F0002-F0002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任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通过两天的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 ,圆满地完成了预期任务。我受大会组织委员会的委托 ,作本次会议的学术总结报告 ,并代表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向这次会议的举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恩施州电力总公司、恩施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鹤峰桃花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向热情支持这次会议的恩施州政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从提交的百余篇会议论文中收录优秀论文 4 4篇 ,共 4 8万字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学报》创刊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于 2 0 0 3年 10月 2 3日下午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罗国煜教授主持 ,出席会议的有《学报》主编王思敬院士、中国科学院编辑出版委会员金建辉主任、《学报》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期刊分社李家林社长、《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赵平研究员、研究所期刊主管郑祥身研究员、所办公室主任张维处长 ,以及《学报》的新老编委及兄弟期刊的负责人等 10 0余人。金建辉主任对学报创刊十周表示热烈祝贺 ,并对《学报》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李…  相似文献   

19.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 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2 1~2 4日在昆明市召开。中国地质学术第六届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王思敬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 :这次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根本。工程地质学家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26日,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以下简称"洞庭湖区调查")的成果在长沙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张洪涛研究员、谢学锦、何继善、薛禹群院士和全国及湖南省知名地质、农业、环境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被评定为优秀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