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主要在着力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上下苦功.通过学习,要克服学习疲劳感和麻痹思想,克服与己无关,是走过场,没有实际效果的思想.要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和理解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和国土部门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压力,有利于发现和分析本单位和本职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做好技术保障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将GPS卫星定位技术和Wi Fi室内定位技术相结合,自动获取大学生行为时空大数据,利用GIS技术对时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可视化。通过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建模,揭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为模式和规律。研究成果对学生规范自身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乃至国家制定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政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和治本之策。多年来,各级党组织努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积极采用多种形式,为不断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在收获的金秋时节,国土资源部对口援青座谈会在西宁召开,这充分体现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对青海藏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青海国土资源系统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青海藏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7.
王素萍  杜舰 《国土资源》2004,(12):26-27
两大规划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合理安排,它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8.
国内流域产汇流模型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流域产汇流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综述。重点是对流域产流模型结构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流域汇流的单位线方法和流域的实际物理特性和水流运动的内部机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流域产汇流模型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具体工程实践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技术和研究方向作了分析。最后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反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前,东营市出台了《东营市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租赁方式使用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租赁使用权必须通过招标等竞价方式取得。《办法》同时规定,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租赁合同应当使用由东营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统一合同文本。该办法的出台,结束了东营市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资源丰富却无法可依的局面,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管理和利用将步入规范和有序的勒道.  相似文献   

10.
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省的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广大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涌现出一批作风正、工作实、服务优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全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树立了一批为民服务的个人典型和规范管理的标杆。  相似文献   

11.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数据空间化旨在揭示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信息,展现人口统计数据的地理学含义,其研究已经成为人口学、地理学、GIS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口空间数据库在各级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决策、灾害评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水平逐渐成熟,模型丰富多样,已获得众多成果。为把握人口空间化研究的研究现状,本文首先依据研究目的、建模思想及模型原理的异同,从3个方面对人口空间化研究进行梳理:(1)格网大小(尺度)的确定;(2)3种常用建模思想及6类主要模型的对比分析;(3)提高人口空间化精度的措施及其应用背景、优点。在此基础上,依据现阶段人口数据空间化的研究内容,从格网尺度适宜性研究、高时空分辨率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引入新型数据源及多思想多模型综合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人口数据空间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物建模的复杂性和实景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进行高精度的城市建筑物建模,建立有效的数据结构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针对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建模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CSG和BR(Boundary Representation)的混合建模方法。该方法改进传统的CSG为“空间CSG(SCSG)”,利用维度扩展的九交模型(DE-9IM)表示体元间的拓扑关系,确定唯一的SCSG树来表示城市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同时用BR表示城市建筑物几何要素间的拓扑关系。然后,本文结合文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来联合管理模型数据。关系数据库存储模型和纹理的属性信息;文件数据库存储模型和纹理图像。在存储和调用纹理影像时,关系数据库中的面ID将城市建筑模型ID和纹理ID关联,纹理图像和城市建筑模型同时被加载和存储。另外,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建筑物多边形进行正交化和拓扑调整处理,以保证模型数据的精确性。本文选择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地区和瑞士苏黎世地区的数据进行实验,并根据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模型加载耗时的比较,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耗时较少。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建模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表示实体的拓扑关系,还可以加快纹理加载,实现建筑物的快速精确建模,有效实现空间查询。  相似文献   

13.
具有强震孕育能力的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附近地区的强震事件仅有以史料记载的1327年天全地震和仪器记载的1970年大邑6.2级、2013年芦山7.0级地震,这些地震均引发大量的崩塌、滑坡。调查对比发现,沿龙门山断裂南段大川-双石断裂沿线的典型地段分布的历史地震崩塌范围和运移距离都大于芦山地震所触发的崩塌,崩塌的方量和粒径表现为南西往北东逐步减少、减小的趋势。崩塌调查、崩塌体埋藏物和表生地衣相对年代学测试结果、史料记载与震例对比和地震有感半径与震级经验公式计算综合表明,1327年天全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大于芦山地震,是天全县“大岩崩”地名和双石镇“晒经书”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1327年天全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大川-双石断裂附近的天全响水溪一带,震中烈度≥Ⅸ度,震级≥7.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从多元文化主义角度分析论述《午夜的孩子》对印度民族道路的探讨:小说中东西方叙事模式的混合以及印度方言和标准英语的融合是对西方权力话语的解构;通过比较作为多元文化存在的午夜的孩子大会和英迪拉领导的独裁政府,重构多元文化主义而非激进民族主义,是应对权力话语的后殖民话语;小说中人物的混杂性,进一步强调东方和西方的相互依存性,印度民族道路有赖于尊重文化差异,让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并共存。  相似文献   

15.
S 《山地科学学报》2008,5(1):63-72
Livestock behaviour in the Pyrenees includes free grazing and a long resting period that provokes the accumulation of dung and urine in some places,so-called camping area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i) to analyze any change in floral composition,and in nutritional and chemical contents of plants in a livestock camping area; and (ii) to relate the floral composition with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a linear transect,five sampling zones were established,from the centre of the camping area to the surrounding Nardus stricta-dominant pasture. The above ground plant biomass and the topsoil were sampled in each zone with 6 replicates per zone. Plant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and weighed to calculate above ground biomass,nutritional and chemical contents,and Shannon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ices. Additionally,soils were sampled in two periods,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grazing period. Soil available nutrients (nitrate,ammonium,phosphorus,potassium,calcium and magnesium),total nitrogen,organic carbon and pH were measured.
Plant chemical contents (protein,lignin and other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s of grasses,legumes and other plants; so,the protein conten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gumes plant biomass while lignin conten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sses. Both plant and soil nutrients increased linearly towards the centre of the camping area. However,the relationship among plant species richness,diversity and evenness relative to its position along the studied transect was bell-shaped. From the outskirts to the centre of the camping area,plants with low nutrient demand were progressively replaced by those with medium and high nutrients demand and by pioneers.
Nardus stricta-dominant pasture has low plant diversity and plant nutrient content as well as a poor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The presence of the camping area introduced patches with more soil nutrients and new species in the large spatial scale. However at a small spatial scale,the strong soil nutrien  相似文献   

16.
古琴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乐器,知名的古琴名人流传至今,但是由于古代历史书籍匮乏、记录不完整性以及古今地名歧义性等原因,导致无法收集完整的古琴名人移动轨迹数据。本文基于众包思想,构建基于WebGIS的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系统,着重解决古琴名人轨迹数据库和知识数据库的构建。基于众包数据,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系统对古琴名人轨迹进行可视化查询,动态展示古琴名人的二维与三维轨迹,并结合古琴知识图谱,实现古琴名人相关信息的智能化查询。古琴名人轨迹点时空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古琴名人移动轨迹与中国历史人口迁移趋势一致,且古琴名人倾向于停留在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历史名城与山水之地,从而有利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不仅可用于古琴名人,同样适用于其他历史名人或移动物体的轨迹采集。  相似文献   

17.
The Permi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s during which the vegetative earth witnessed the transition from icehouse to greenhouse climate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s. Organisms on the planet en-countered great challenge and the demise of swamp caused the extinction of arborescent lycopods and the rising of Mesophytic plants accomplished the floral transition from the Paleophytic to Mesophytic vegetation. In order to depict the climatic changes and floral succession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 Hemisphere, palynological investigation was engaged, and 40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most of Taerlang Formation, Hongyanchi Formation and Quanzijie Formation in the Tianshan Town, Turpan-Hami Basin, eastern Xinjiang, Chin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alynoflora in the studied area is composed of 50 species of 33 genera, domi-nated by disaccites and striatiti gymnosperm pollen, and characterized by diverse Protohaploxypinus, Hamia-pollenites, Alisporites and Klausipollenites. It is quite similar to those Middle and Late Permian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s reported in the Dalongkou section and other localities in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and aged at Middle and Late Permian. The diversity of typical Angara and sub-Angara pollen, such as Falcisporites, Alisporites, Protohaploxypinus, Vittatina, Lunatisporites, Hamiapollenites, etc. indicates that the studied palyno-flora belonged to the sub-Angara phytoprovince, while the presence of Lueckisporites virkkiae implied Euramerica pollen intruded northward sometimes. The paleoclimate of the studied area might be warm and humid with fluc-tuated dry seasons during the late Guadalupian and early Lopingian time.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镜下研究,就广西象州—武宣—带泥盆系白云岩的分布、类型和白云岩化的阶段特征以及其剖面相序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白云岩化作用的形成机理,提出处于古地理高部位的生物礁滩、砂屑滩以及浅水潮坪区的成岩白云岩及部分准同生白云岩与混合水白云岩化机理有关;部分泻湖相的准同生白云岩可能与渗滤回流作用有关:台凹相的泥质白云岩与埋藏压实作用机理有关:层纹石白云岩及部分条带(纹)状灰云岩则与生物作用有关:而后生白云岩属热卤水作用等看法。指出成岩及成岩—后生铅锌矿床与生物礁,滩带和潮坪泻湖相带成岩期白云岩化作用关系密切,铅锌矿化或矿体的厚度大小和富集程度往往与含矿白云岩的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后生铅锌矿床则与后生白云岩作用有关,矿石矿物主要赋存于含矿断裂切穿白云岩的部位,呈网脉状分布于后生脉状白云岩或层间破碎带的角砾白云岩中。  相似文献   

19.
SARS和COVID-19的暴发对我国公众健康、社会经济等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揭示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的时空传播的共性规律和差异特征及背后原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系统分析并对比了SARS与COVID-19的时空传播差异性特征,并结合病毒本身传播特性及交通、温度等因子进行原因分析。研究表明:① 时间序列上,SARS从发病初始到结束经历了2个阶段,即上升期-平缓期,COVID-19经历了3个阶段,即上升期-急剧上升期-缓升期。② 空间传播模式上,COVID-19传播强度及传播范围大于SARS,且COVID-19的整体连通性较大,各省份与病毒暴发地的联系更为紧密;SARS和COVID-19的传播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二者均以邻近传播、远距离飞跃式为主,且SARS存在中次级传播中心,COVID-19扩散中心未发生转移。③ 空间传播方向上,SARS以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为中心,空间传播方向性更强,COVID-19仅以湖北省为中心向外扩散。④ 空间传播速度上,SARS各省份首例病例传播时间跨度较大,COVID-19各个省份首例病例传播时间大致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线,呈现出“东快西慢”的现象,传播时间跨度较短。⑤ R0是造成SARS和COVID-19空间传播范围与空间传播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SARS和COVID-19病毒温度适宜性有所差异,但在温度接近的区域均发生了空间聚集性传播和邻近区域传播;除病毒本身传播能力、温度影响外,交通是影响SARS和COVID-19空间远距离飞跃式传播的主要原因,二者空间传播速度均与路网密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边坡特征与破坏规律的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自然边坡的特征及破坏规律,按山系与水系或水系的分水岭、地貌单元、地层岩性特征等条件,将黄土高原划分为8个区:临洮—永靖区、天水—通渭区、兰州—会宁区、陇东区、靖边—安塞区、隰县—离石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根据极限状态边坡的4个野外判别标准,测量了8个区510个自然极限状态黄土边坡断面,分区采用指数模型回归边坡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计算各区20、50、100m坡高的边坡稳定系数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边坡特征与破坏形式具有分区特征,且南北差异性明显.临洮—永靖区边坡坡高与坡宽呈线性关系,表明该区边坡坡度不随坡高变化,边坡稳定性受内摩擦角控制;兰州—会宁区和靖边—安塞区高坡陡,低坡缓,高坡不稳定,易发生错落式滑坡;天水—通渭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高坡缓,低坡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高坡和低坡都较为稳定,但由于地层结构和地貌的特点,高边坡易发生低速蠕变型滑坡或高速远程滑坡;陇东区边坡整体上较为稳定;隰县—离石区受黏粒含量较高的Q1地层控制,高边坡稳定性较差;50m左右坡高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对强度指标内聚力、内摩擦角的敏感度都高,易于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