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支导线网在矿山测量中普遍存在,但用程序自动寻找其计算路径比较复杂。从支导线网的拓扑关系出发,结合数据结构“树”的概念,采用先根遍历递归方式介绍寻找支导线网的计算路径算法,并采用Visual C 编程语言加以阐述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导线网间接平差中点的近似坐标算法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线测量随着光电测距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应用广泛的测量手段。与此同时,对于导线测量中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还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繁重工作。在导线网间接平差时,点的近似坐标计算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在计算了点的近似坐标以后,方可实现平差解算。鉴于此,在略谈导线网间接平差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导线网近似坐标的计算,并给出了其算法流程图,最后用C 语言编程实现算法,结合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关平差算法计算导线网中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和各类观测值的内可靠性指标,按统计假设检验理论构成观测值的粗差检测统计量,经过探查指出可能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最后给出内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导线网设计和施测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相关平差算法计算导线网中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量和各类观测值的内可靠性指标,按统计假设检验理论构成观测值的粗差检测统计量,经过探查指出可能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最后给出内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导线网设计和施测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目前普遍采用的支导线和双导线网两类方法的不足,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虚拟双导线测量技术方案,采用一条真实存在的支导线和一条内业虚构的虚拟支导线组合成虚拟双导线测量方案,使其既具有常规的支导线简单快捷优点,又具有常规双导线多余观测形成闭合条件的特点,适应现场复杂的测量环境,突破多因素对选点埋桩、测量的限制,在节省费用的同时提高了测量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田劲松 《测绘通报》2012,(Z1):185-187
寻找一条遍历n个测量控制网点的最短路径,为控制网点位优化设计和控制网平差计算服务。在研究蚁群算法和TSP问题的基础上,将蚁群算法应用到测量控制网遍历优化问题中。用蚂蚁的行走路径表示待优化问题的可行解,整个蚂蚁群体的所有路径构成待优化问题的解空间。路径较短的蚂蚁释放的信息素量较多,随着时间的推进,较短的路径上累计的信息素浓度逐渐增高,选择该路径的蚂蚁个数越来越多。最终,整个蚂蚁会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集中到最佳的路径上,此时对应的便是待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最后与遗传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测量控制网遍历问题优化的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7.
马强 《测绘工程》2015,(5):57-62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网只能以基于支导线的形式沿巷道布设,针对矿山重大贯通工程测量所用的支导线精度满足不了贯通允许偏差的情况,采用陀螺定向技术,研究了井下支导线升级改造的3个方案。首先,加测一条陀螺定向边方案,导线总边数不超过5条时,定向边加测在末边上;否则,定向边由末边开始上移至总边数1/3的位置;其次,加测多条陀螺定向边的多节导线方案,以等距离间隔加测3~4条陀螺定向边为宜;最后,陀螺定向—光电测距导线方案,仅在超长距离或超高精度的矿山贯通工程测量中应用。结合实例计算,升级改造的3个方案与原有支导线比较,导线终点点位精度可依次提高0.5~1.5倍,1.6~4.5倍,3~8倍。  相似文献   

8.
利用程序估算法,对加测1个及多个陀螺方位角后交叉双导线网精度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加测1个陀螺方位角的位置以导线网的2/3处为最佳,多个陀螺定向角以均匀分布于导线网的后1/2部分为最佳,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给出了一定条件下增加陀螺方位角能否显著提高导线网精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导线网平差多采用相关平差法。按该法在网(结点)平差时计算未知数的协因数阵,可以评定结点的点位精度。文献[2]等均未曾论及各个导线点的精度评定问题。实际上,导线网中的最弱点不一定出现在结点内,为此需全面评定导线点的精度。本文将专门论述导线网相关平差中导线点的精度评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各种形式的导线网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是导线测量精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全站仪和棱镜对中误差的影响.以往的洞内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均无法顾及对中误差的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在测站和棱镜点设计坐标中添加可控随机误差的方式,实现顾及测站点和棱镜点对中误差影响的洞内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通过对含有对中误差的导线网仿真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验证了本文添加对中误差方法的正确性,说明了对中误差对于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的重要性.本文介绍的方法,可用于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精度设计和横向贯通误差预计,是一种洞内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技术的创新方法,值得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推广.本文的仿真计算结果还表明,可以通过缩短洞内导线网点对间的横向距离减弱旁折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讨论当地矿山测量方法和误差来源及大小,推算出采矿山井下全站仪支导线的点位精度;从而优化矿山控制点(导线点)的布设,进而提出作业过程的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九道岭煤矿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两套九道岭煤矿副井与西风井之间-700m水平大巷贯通测量方案,并从精度和工程预算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选出最优方案。讨论了井下导线加测陀螺边的优点,提出测陀螺边的最佳位置为2i/(2m+1)L (L为导线全长,适用等边直伸型导线),最佳条数为1~2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煤矿井下导线和陀螺定向测量中,采用点下仪器对中操作过程往往耗时长且易造成明显的对中误差,并严重影响了矿井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无需仪器精确对中的改进方法。通过安置一套测定对中偏差的触屏读数装置及内置数据处理系统,对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偏心改正,较好地消减了井下导线测量或陀螺定向的对中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基于障碍距离的优化算法,解决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中复杂地理环境下最短路径的寻优求解问题。在详细分析地理空间高程、坡度、障碍物等空间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搜索空间、搜索方向和网络弧段权值构建网络拓扑关系网,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最优路径进行寻优求解。  相似文献   

15.
自动搜索最小多边形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秋生 《测绘工程》1996,5(2):33-38
多边形的自动搜索是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算法之一,同时也在地籍拆宗、导线网闭合环的闭合差计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一般的图形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结点标记的搜索算法,利用该算法可自动搜索出所有独立的最小多边形。  相似文献   

16.
贯通测量在煤矿掘进、隧道贯通等多种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徐州徐庄矿贯通测量为例,将井上GPS控制网、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井下导线测量、陀螺定向测量相结合,并根据此方案进行贯通误差预计以及精度分析[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支导线的点位精度估算的原理和方法,编制了CASIO fx4800计算器计算程序,并用实例演示了数学公式和程序计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求解线性等式及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的一个新算法,并运用矩阵分解,给出了求逆的递推公式。该算法计算简单,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及具有超线性收敛性质。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会导致开采沉陷,一直是煤矿安全的隐患。本文选取王楼煤矿13301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了历年来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和观测站相关地质采矿技术条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方程,系统性地得出地表移动值与岩移参数变化规律,求取出了矿区具体采矿技术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为矿区生产及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岩移参数求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