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连金州金石滩地学旅游资源景观美学评价与并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石滩风景结构具有“五海世界”特征,其主景是海蚀地貌奇观,分布有众多具有相应造型的天然雕塑和抽象壁画。本文对该风景区的三层性结构进行景观美学分析,提供了一个地学和美学交叉的案例研究,并论证该旅游区的综合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名录,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但目前尚缺乏沙漠美学价值的系统论述。本文基于野外考察、影像和文献资料,将美学原理与风沙地貌学理论结合,探讨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地貌的美学价值,侧重其独特的线条美。将高大沙山地貌的线条分为直线、曲线和交织线条,分别解析其美学的表现形式和所包含的科学内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地貌的潜在美学价值值得挖掘,对沙漠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乃至沙漠科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瑞杰  董治宝 《中国沙漠》2013,33(2):403-432
以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地貌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提出了雅丹地貌景观的斑-廊-基复合式景观结构体系,认为雅丹景观单元要素形式包括密群、疏群、独体和残丘4种。在分析敦煌雅丹地貌景观空间组合结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敦煌雅丹地貌的美学价值特征,得出雅丹地貌景观美感度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雅丹密群、雅丹疏群和雅丹独体对于雅丹地貌景观美学价值有较大贡献。雅丹地貌区的雅丹体易受破坏,具有稀缺性和独一无二的垄断性地位,应加强对雅丹地貌的保护,并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潜力。  相似文献   

4.
湿地具有重要的美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是,目前还罕有从美学角度开展的相关研究。从景观生态美学视角出发,以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的审美感知分析,以生态美学审美观为指导,构建出属于湿地景观生态美学特有的生态价值体系和审美价值体系,对湿地中的非生物与生物环境进行生态美学评估,以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进行了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景观生态美学研究是一种双目标定位研究,一方面是满足人对湿地生态指标的客观量化,另一方面是满足人对湿地审美指标的主观量化。这种感知与评估对湿地恢复或重建过程中景观生态美学规划与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评估了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美学现状,明确指出其未来提升优化的具体方向,对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价值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以云南石林为审美对象,探讨了石林的景观结构和形象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石林景观美感度评价。如何评价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美感度)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关键是对于评价要素的提取难以达成一致。文章提出的景观的科学成因、科学价值与形式美原则相结合,“专家评估法”与“系统调查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研究,必将推动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美感度)评价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地构造类型典型齐全,地貌结构高原特征鲜明,地学资源丰富多样,地质景观地学科普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突出。以此为基础经过必要开发,已形成独具云南特色的地质公园体系,推动了云南区域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云南地质公园的地学特征,分析云南地质公园的发展前景,对地学资源保护和地学旅游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信息理论,结合分形和混沌的有关思想,从人类旅游的原动力和旅游景观的美学实质两个角度对旅游行为的本质进行探讨。地表的时空差异性导致了地理信息流,人类需要负料,因而需要地理信息,旅游实则摄取地理信息的过程;旅游景观的美学实质在于混沌过程创造的分形结构蕴含着大量信息,使人能够得到负熵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运用信息理论,结合分形和混沌的有关思想,从人类旅游的原动力和旅游景观的美学实质两个角度对旅游行为的本质进行探讨。地表的时空差异性导致了地理信息流,人类需要负熵,因而需要地理信息,旅游实则摄取地理信息的过程;旅游景观的美学实质在于混沌过程创造的分形结构蕴含着大量信息,使人能够得到负熵的体验。风景区的开发,应该遵循有序与无序综合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广州龙洞旅游度假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辉  郝恩河 《热带地理》1995,15(4):376-383
本文在对龙洞地形地貌结构、风景资源结构、旅游市场结构、空间观景视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园林构景、风水理论、景观美学等对旅游度假区的风景轴线、度假山庄、园林景点、旅游项目等进行全局性的布设,最后提出了开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喻华 《中国地名》2012,(7):58-59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1.
复杂的地质作用、强烈的构造运动以及丰富多彩的藏族传统文化,造就了西藏自治区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兴旺发达的今天,对西藏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区划,为该区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简单介绍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划分出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区、以珠穆朗玛峰为中心的登山探险旅游区、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主导景观的藏东旅游区、以神山圣湖为中心的藏西旅游区和以野生动物和草原风光为主的藏北生态旅游区五大区域。  相似文献   

12.
张仲伍 《地理研究》2022,41(6):1671-1683
旅游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业,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深入挖掘“文化”主题的旅游资源是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尺度与尺度转化等地理学理论,使用19478个“八景”景观数据资料,运用归类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旅游景观组成结构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性视角,提出了“遍在景观”概念,并探究了旅游景观结构的新模式。主要结论如下:① “遍在景观”概念体系。本研究界定了“遍在景素”内涵与属性,构建了“景素-遍在景素-遍在景观”概念体系与“景观指数、最丰指数假设”的分析指标,从而在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② 遍在景观形成机制与途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遍在景观形成的动力来源,要素的区域性是遍在景观价值形成的缘由,要素的整体性是遍在景观形成的基础,尺度转化是遍在景观演变的条件。遍在景观以“借景、择时、选位”三种主要途径组景。③ 遍在景观结构模型与特点。本研究构建并论证了遍在景观“二要素、三要素、四要素”结构模型,推导出了对应的景观指数增量模型,归纳了遍在景观具有近零费用、稀缺性、时间性和人为创造性4个特点。④ 遍在景观组成比例和开发程度。“八景”景观随机抽样和山西省案例研究表明,中国“八景”景观大部分包含遍在景素,自然遍在景素与自然局地景观组成比例最高,为56.28%。遍在景观结构以三要素为主,其中,以择时为主,选位次之。目前国内遍在景观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景观指数低于理论值。本研究结论为拓展旅游资源范围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实践意义也很重大。  相似文献   

13.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区是新疆最重要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之一,区内以著名的山峰、气势磅薄的冰川、优美的风景河段,幽密的原始森林、珍鸹的野生动物,奇特的象形山石为特征。凭借资源的独特性和高品位,合理规划,贯彻旅游业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宣传与促销,可以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区,并可与库库县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我互为依托,相互辉映,共创阿克苏地区旅游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海康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指出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论述了搞好海康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的生产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敏 《热带地理》2007,27(3):264-268
通过对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和劣势生产要素分析,依据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够支撑和带动本行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原则,提出围绕矿产、水电和旅游3大资源进行扶贫-发展,立足怒江水电开发,以兰坪铅锌矿为重点的矿业开发,以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和旅游环线为重点的旅游开发,以畜牧业和绿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怒江州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地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大部分山地既是风景区,叉是自然保护区,是开展各种旅游与科考活动的极佳场所。长期困扰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整顿的力度,促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迈上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其特有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优美,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以往对这种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价值认识不足。现提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是一种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为此,论述了黄土地貌景观的旅游资源属性、美学价值以及向旅游资源转化的可行性和景观开发利用思路,并提出了建立黄土地貌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地方感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旅游是人们感知和认识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旅游者地方感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构建旅游者地方感模型, 以九寨沟为案例研究发现, ① 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在自然风景维度、社会人文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和情感依恋维度等四个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② 九寨沟的自然风景与环境得到了旅游者较高的感知评价和普遍认同, 是旅游者对九寨沟产生情感依恋的主要因素; ③ 旅游者对九寨沟的社会人文环境的感知评价相对较低, 并影响到对九寨沟旅游环境与功能的感知评价; ④ 旅游者赋予九寨沟更多的是自然观光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九寨沟蕴涵 的民俗文化体验的意义和历史价值并未能被旅游者所充分感知和认识, “藏族村寨”的地方特质没有得到旅游者的足够认同; ⑤ 不同类型旅游者之间的感知评价差异集中在九寨沟的藏 族风情、地方文化、旅游服务、游览秩序和旅游氛围等方面。旅游者地方感研究为自然资源和旅游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依据,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水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风景是旅游资源的精华和主体,山水风景作为风景的主体,在旅游开发中既是主要的观赏客体,又起到风景总特征基本骨架作用。山水风景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以山水风景观察游鉴为主要目的旅游仍然是当前和今后旅游活动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