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 (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 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SDC)的发展、实施状况,阐述了大陆科学钻探的深远科学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特点及科技界对大陆科学钻探活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7,34(5)
欢迎订阅《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本刊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王达、张伟、张晓西等著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88万余字,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理论与工程实践,汇集了科钻一井钻进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科学钻探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全书除绪论外,分四篇共十八章。第一篇介绍了世界科学钻探概况、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发展历程及工程技术准备;第二篇介绍了科钻一井钻探工程设计、现场建设、钻探设备和施…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研究中心许志琴院士和耿瑞伦、肖庆辉、张伟主编,有39位专家、教授参加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大陆科学钻探论文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于1996年底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编》,论述了世界大陆科学钻探35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以及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面临解决的关键地球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琴 《地球学报》1995,16(1):101-10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面临解决的关键地球科学问题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关键词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课题,是与航天技术并驾齐驱的又一高科技工程,这一点已为国际地学界所共识。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5,32(4)
2005年4月18日上午,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现场举行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竣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典礼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曾培炎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表示祝贺。他说,积极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地壳结构,探索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途径,丰富对生命科学、气候变化的认识,掌握地球运动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 )3 筹备起步阶段 (1 997~ 2 0 0 1 .6)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同意《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后 ,便开始进行预先导孔施工、5 0 0 0m钻探工程技术方案研究、钻孔选址以及“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立项建议、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开工报告等工作。1 999年 1 2月 1 4日 ,工程中心召开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启动动员大会” ,首席科学家许志琴主持了会议 ,主任王达致辞 ,领导小组组长蒋承菘做了重要讲话 ,实施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系统回顾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阐述了大陆科学钻探的深远科学意义与重大现实意义,概述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耿瑞伦1大陆科学钻探概述地球科学从形成迄今已有250年左右历史,如今不断地向深度广度发展。以科学探测为目的的包括大陆和海洋在内的科学钻探,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实施了30余年,并已取得辉煌成就。科学钻探...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2007,34(3):21-2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王达、张伟、张晓西等著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于2007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88万余字,由刘广志院士和李世忠教授撰写了序言,全面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理论与工程实践,汇集了科钻一井钻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科学钻探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大陆科学钻探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学高科技系统工程。30多年科学钻探成果辉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20年来始终不懈地追踪地学前沿问题,经历了启蒙认识、前期准备、筹备起步和实施阶段,中国“科研一井”正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夏威夷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技术和施工情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1999,(4):52-53
1999年4月5~10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和执委会会议在夏威夷召开,会议的日程之一是参观正在施工的、设计孔深4500m的夏威夷科学钻孔的钻探现场。由于我国正在准备实施5000m科学钻探工程,因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10日,我国地学界一百多位钻探工程专家、学者相聚江苏省东海县,隆重举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主孔取芯钻进开钻仪式暨钻探技术成果报告会”。 “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直接观察陆壳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德辰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10,84(6):873-886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以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本文对科学钻探的发展过程、大陆科学钻探的意义、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与建立过程、组织结构、立项程序、立项准则以及研究领域做了简要概述。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陨石撞击坑及撞击过程研究、地球生物圈、火山系统和热流机制、地幔柱和大洋裂谷、活动断裂、汇聚板块边界和碰撞带、自然资源等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做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日本的云仙火山钻探项目、美国夏威夷火山科学钻探和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计划的主要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实施的3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和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事业近期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人事记(续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SDC)筹备工作,近年来获得迅速进展。·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选址研讨会。第一次;1992年4月,北京;第二次:1993年5月,北京;第三次:1996年1月,合肥。·中国地质超深钻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大事记(续2)1987年·中国首次参加《国际岩石圈计划大陆钻探委员会(ILPCC-4)).地矿部的刘广志教授任该委员会的中方协调员。同年10月,刘广志教授组织地矿部的部分钻探专家座谈在我国开展大陆科学钻探的有关问题。1988年...  相似文献   

18.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国内外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金昌  谢文卫 《地质学报》2010,84(6):887-894
文章阐述了实施科学钻探的必要性,简要回顾了科学钻探技术发展历程。以前苏联科拉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联邦德国大陆深钻计划(KTB),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美国卡洪山口项目钻探技术,美国夏威夷项目钻探技术,湖泊科学钻探技术等为例,介绍了世界各国在实施科学钻探工程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技术以及取得的技术成就。论述了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前,进行人才队伍培养和关键技术准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苏德辰  杨经绥 《地球学报》2016,37(S1):118-128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创立于1996年, 至今整整20年。ICDP最初由中国、德国和美国3个发起国组成, 目前拥有24个成员国, 在全球已经组织和资助了30余个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和75个研讨会。研究领域覆盖了全球大陆地球科学的各方面主题, 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前我们曾介绍了ICDP的概况和进展, 本文概述近些年ICDP科学主题的调整、组织发展状况和申请流程, 着重介绍与中国地学界关系密切的活动断裂与地震、全球性气候周期与环境变化、地球深部生物圈和矿产资源等几个领域的主要进展或发展方向, 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SinoProbe-05)项目、“汶川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以及正在进行的ICDP项目——“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概况和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志琴 《地质通报》2002,21(1):9-10
经过12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终于成为国家级大科学工程及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直接观察陆壳的"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学高科技系统工程,是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灾害和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继人类登月后向地球的又一次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