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正6月27日,2019西部大数据创新应用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宁召开。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小川,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陈新湖,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徐东向出席会议并致辞,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郗利华主持会议。省内外相关单位三百多人参加了论坛。朱小川首先祝贺2019西部大数据创新应用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宁顺利召开,并向与会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指出,空间信息技术,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支撑国家重大部署的基础支撑技术。"一带一路"建设、三江源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协同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家安全都需要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依法行政对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的发展形势,分析了制约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的重点任务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保障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环境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驱动力,通过思考这种驱动力对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指出了大数据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价值,综述了大数据给地理信息产业的涵盖范围、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所带来的重大变革,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于GIS传统技术优化升级的几个着力点,并剖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应用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内涵和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以及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一套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系统、协调的标准体系框架,推动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现行标准的适用性、系统性与先进性的不足,软件标准化与产业发展联动的缺乏,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在分析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路,形成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编制了体系框架图与分类表,并且展望了未来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意见》,湖南产业规划呼之欲出,地理信息产业迎来发展新起点。地理信息产业是应用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对地观测等高新技术,从事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广泛开发应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土部门主持开展的基本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结合潍坊市实际,对城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行了有益实践,从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到数据库建设,总结提出了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具有实用与借鉴价值。城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水平,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信息保障服务,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滚滚车轮刚刚驶进2014年,我们就迎来了一个重大喜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形势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部署,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决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意见》精神,与业界同仁一道,振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国家测绘局对中国黑龙江首届地理信息产业高层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大力促进测绘事业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各界领导、专家学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信息产业、地理信息技术是支撑国家地理信息化非常重要的技术。进一步了解国家信息化,对于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国家信息化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2005年在突尼斯召开的第二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各个元首重申,"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的愿望和承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贵州省测绘成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使其在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建设中体现其价值 ,是摆在我们测绘成果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对成果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制定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给贵州测绘行业带来了机遇,西部的环境、资源、交通等各项建设都离不开地图和数据产品的作用。因此需要测绘行业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提高测绘产品质量,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漫长的海岸带 ,丰富的海洋国土资源是粤西地区缓解人地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在现有开发程度低、资源潜力大的情况下 ,借助于科技兴海战略完全可以实现资源产业化目标。海洋开发战略应坚持四个原则 ,即海陆一体化渐次开发原则、适度超前快速开发原则、集约性开发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本文还对海洋支柱产业的优选、培植措施和海洋经济地理研究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llNTRODUCTION with a hlgherpercentage ofmlnorlty people.The aim o且the paper Is to trace out the ways ofnarrowing the gapsIn this paper,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且 between minority regions and eastern developed regions乙hlna mainly cover eight minority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of safeguarding social stability In China.(the bye autonomous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Guangxi,Tibet,Xinjiang and Ningxia,and thr。e 2 CHAHA…  相似文献   

15.
Regional ecological health,the core of comprehensive ecosystem assessments,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exploration,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are backward in economy,bu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been rapid in recent years.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the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in China using a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model.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regional ecosystem health were analyzed from 2000 to 2016,including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local characteristics.Ecosystem health in most regions was improved over time(Y=0.0058 X–11.0132,R2=0.95,P<0.001),and areas with poorer ecosystem health decreased from half to one-third of the total area.Analysis of the primacy ratio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confirmed that the gap in health scores between regions has gradually expanded since 2007,but there are more high quality regions overall(Z of Moran’s index<1.96,P>0.05).Overall,the regional ecosystems to the east of the Hu line-an imaginary line dividing east and west China into roughly equivalent parts-were healthier than those to the west.The pressure and state scores of ecosystems were determined by physiographic condition,and the response scores by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ocial concern.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health were dominated to a greater extent by natural than anthropogenic factors,which explains why the shift in the patterns aligned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Hu line.Dividing regions into key management areas based on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formulation of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guarantee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测绘部门是地理信息产业形成的基础与主导。论述了地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其现状 ,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GRACE卫星数据改正GPS连续站垂向位移时间序列中的周期变化,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区域共模噪声误差,计算获取西秦岭地区GPS连续站的垂直运动速率,并将其作为速率参考基准,联合水准观测资料基于线性动态平差模型,处理得到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西秦岭整体处于差异性的快速隆升,主要是由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缩短作用所致。六盘山和天水南侧均以3 mm/a速率抬升,是本区上升最快的地方;其次是陇西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分别以2 mm/a和1 mm/a的速率上升;秦岭造山带和渭河盆地的西部表现为下沉,但渭河盆地下沉最快。西秦岭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可能暗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横向逃逸运动通道已从早期的西秦岭-秦岭地块向北转移到六盘山构造带、鄂尔多斯地块南部。  相似文献   

18.
应用1979.1-2006.12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功率谱等统计方法对该区SST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SST年际变化较为显著,尤其在靠近亚洲大陆一带洋面、北太平洋中部中纬度海域及赤道中、东太平洋;(2)北太平洋西部和中部SST1-12月均呈上升趋势,靠近亚洲大陆的日本海一带和我国大陆以东洋面升温最快。除我国以东洋面升温中心在冬季外,其余海域升温均在夏秋季更迅速,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尤为明显;北美海岸山脉以西及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则呈弱的下降趋势;(3)赤道中、东太平洋春夏季存在显著5a和3.5a左右的年际变化;北太平洋中部30°N一带冬春季存在5-6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约14a的年代际变化;(4)除北太平洋中部(西风漂流区)外,各个海域大部分月份SST高值年和低值年分别与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应,西风漂流区SST高值年均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低值年与厄尔尼诺年对应。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科学大学联盟(UCGIS)于2006年9月正式发布了《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2006(GIS&T BoK 2006)》,该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表述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组成、劳动力市场需求、从业人员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知识体内容等的专著,表达了编者们对当今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的一种广泛认知和共识。研究和分析UCGISGIS&T知识体的思想方法、教学理念、知识体的内容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作者对该知识体文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研究。本文着重剖析该知识体的形成、学术价值、内容组成、主兽特点.以期能对我国地弹信息科学与桔术学科的课程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eappearanceofmodemurbancommunityisanoutcomeofindustrializationandsocialdevelopment.ThecityitseIfindicatestheconcentrationofpopulation,toolofproduction,capital,enjoymentanddemand.Asaspecialintensive1ivingspace,citymay,inthecourseofmodernization,gatherandagglomeratevariousre-sourcestoitsown,andreflectandspreaditsfunctionstoperipheralareasaswell,whichistheprocessofur-banization.Nomatterasatermoraphenomenon,sinceitwasfirstused'intheworks"FundamentalTheoryofU,ba.i.ati.."bytheSpanishengineer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