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阿克苏地区上游水库的设计库容为1.8亿方,淹没面积为136.6Km~2,相应平均水深为1.3米。多年平均(1962~1984)淹没面积93.72Km~2。实际淹没面积越大,水面蒸发与渗漏损失也越大。水面蒸发可用20米~2蒸发池近似测定,但渗漏损失,迄今还无可靠仪器测定。用自动供水双环入渗仪测定库盘渗漏,测值很大,只有环内外水位一平时,测值才有代表性,因风浪溅水,测值又偏小或测不出。  相似文献   

2.
《地理研究》1986,5(3):110-112
地理研究所1985年接待外国专家、学者44批100人,分属20个国家和地区。出访22人次,分赴1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交流增强了了解,有些课题已由一般人际交流发展为双边合作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概述如下: 澳大利亚联邦工业科学组织大气物理研究所麦克伊洛先生再次来华,帮助我所禹城试验站制造安装原状土自动称重蒸发器,这种野外实验装置主要用于测量蒸发并可测量渗漏。这是我国首次安装此种型号的蒸发渗漏仪。我所及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合作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已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型蒸渗仪分析潜水蒸发对农田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陈建耀  吴凯 《地理学报》1997,52(5):439-446
新型称重式大型蒸渗仪为我国首创,国际先进,能够直接测定蒸散量和潜水蒸发量。本文利用此蒸渗仪和相关配套仪器测定的资料,在初步分析蒸渗仪对周围农田水,热及蒸散规律代表性的基础上,估算了潜水农田蒸散的贡献份额,并建立了一定水位变幅内潜水蒸发与蒸散量的比值和地下水位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蒸发测定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在2003年生长季,应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Micro Lysimeter)、大型称重式蒸渗仪(Lysimeter)和TDR对比测定沙漠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人工植被区与裸沙土壤蒸发,结果表明:在沙漠人工植被区由于植被比较稀疏,土壤蒸发不受植株的遮阴的影响,但不同样地的蒸发量是有差异的,而样地和位置间的互作不显著。为提高蒸发测定精度,建议微型蒸渗仪勤于换土,尤其是在大降水发生之后;将横插式 TDR探头改为竖插式能探测到小降水后的蒸发量。在沙漠区有很大比例的蒸发发生在紧接降水之后。以微型蒸渗仪的测定结果为主,结合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的测定结果推算出整个试验期间的裸沙、油蒿和柠条样地的蒸发量为 111.6mm、93.8 mm和99.3 mm,油蒿和柠条样地的蒸发量分别占同期蒸散量的45.1%和43.6%;油蒿和柠条样地均以8月份日蒸发量0.93 mm·d-1和1.10 mm·d-1最高,5月份日蒸发量0.30 mm·d-1和0.28 mm·d-1最低。  相似文献   

5.
泾河上游流域实际蒸散量及其各组分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IM,基于泾河上游(泾川测站以上) 植被、土壤、气象和水文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水文过程的模拟,从而估算了流域的实际蒸散量及其各组分。结果表明:SWI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泾河上游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的流域多年(1997-2003 年) 平均实际蒸散量为443 mm,其中土壤蒸发量为259 mm,植被蒸腾量为157 mm,冠层截持量为27 mm。石质山区的森林覆盖区和非森林地的年蒸散总量在整个流域分别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为484 mm和418 mm;黄土区实际蒸散量介于二者之间,平均为447 mm。森林覆盖地区土壤蒸发明显小于其它区域,而蒸腾和冠层截留明显大于其它区域。年内蒸散量主要集中在5-8 月份,占全年总蒸散量的60%,且冠层蒸散比例较大达63%。整个流域湿润年份较干旱年份蒸散量增加了78 mm,其中土壤蒸发增加最多,其次是冠层蒸腾,冠层截留蒸发最小。  相似文献   

6.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蒸散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疏勒河上游草地综合观测点2011年草甸主要生长季节的观测资料,应用小型蒸渗仪法(ML)、涡动相关法(EC)、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高寒草甸的蒸散量进行估算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观测期间涡度相关法与能量平衡法所测定结果存在能量不闭合现象,能量平衡闭合度0.84;波文比法估算的蒸散量为270.6 mm,比蒸渗仪法测定结果(238.9 mm)高13%,比涡度相关法结果(236.1 mm)高出15%。3种方法估算结果均有较好相关性。涡度相关法可能低估蒸散量,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蒸散量有所高估。考虑到蒸散估算精度和连续性观测等方面,涡度相关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的地区蒸发定义为一个很大区域的蒸散,满足这种区域条件是其蒸散对过境空气的温湿状况发生影响。可能蒸发有许多定义,这里所用的是科科勒和帕米利对彭曼公式进行修正后,根据气候观测资料估算的蒸发,即E_p=DR_A+(1-D)f_A(V-V_D)(1)式中,E_P-可能蒸发,R_A-地面温度为气温时的净辐射,f_A-水汽传输系数,V和V_D分别为气温和露地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D=(1+λ/△)~(-1),△-饱和水汽压相对于气温的变  相似文献   

8.
博斯腾湖水面蒸发量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面蒸发量计算是国内外水文工作多年一直探索的问题。因各地气候的差异性,蒸发量的多少与折算比值(K)都不尽相同。博斯腾湖(以下简称博湖)水面蒸发量以前均为借用外地资料或公式计算的估算值,对其估算值的正确与否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实测资料验证。本文就近年来在该湖所做的蒸发试验资料,对博湖水面蒸发量进行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9.
1.引言如何定量地估算城市对地方和局地气候的影响,在气象工作者中,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试图就经验方法估算城市对气候的影响问题作一分析。文中首先提出了讨论各种估算的一个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城市气候学文献中常见的几个术语的定义,并以方程的形式来表达。然后用这个框架来检验文献中出现的其它估算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层状土壤中砂层层位对潜水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实验,研究了夹砂层土体构型中砂层层位对潜水蒸发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机理,进一步讨论了砂层位置和水分蒸发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砂层对于水分的蒸发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在地下水埋深为50cm时,5cm厚的底砂层可使水分的蒸发强度增加10%-20%;砂层距水位的距离大于5cm时,砂层可抑制水分的蒸发,且当距离增加到35cm左右,其抑制率可达70%-80%;当砂层距水位的距离继续增大时,水分的蒸发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由砂层自身的导水率变化以及砂层与同剖面中其它土质导水率的相对大小发生变化而引起。累积蒸发量与砂层层位以及蒸发历时之间定量关系的建立为预测砂层对潜水蒸发的影响以及估算特定历时蒸发损失量最小的砂层层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测定城市建筑容积率的遥感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查勇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4):378-383
基于航片测定城市建筑容积率 ,首先需要确定建筑物的高度或楼层数 ,旨在比较利用直接法、投影法、阴影法和高差法估算城市容积率的精度 ,本文在 1∶ 2 5 0 0和 1∶ 40 0 0航片上测定了 2 1个建筑物的高度 /楼层数。比较分析表明 :直接法估算城市容积率的精度最低 ,高差法在测定地物高度时最精确 ,阴影法和投影法在估算楼层数时最精确。航片比例尺对容积率的影响因量测方法而异 ,随比例尺减小 ,直接法精度提高 ,投影法精度几乎不变 ,但阴影法和高差法精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土壤水分遥感估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利用1982~1998年AVHRR的pathfinder遥感数据,以及相同时段黄河流域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263个气象台站降水、蒸发资料,建立基于遥感条件温度植被指数和气象观测数据基础上的黄河流域厚层土体(0~1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方法,计算出1982~1998年黄河全流域1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计算结果检验表明该方法适合进行大区域、连续时间段、厚层土体土壤水分估算,并为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水分数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和大型蒸渗仪对沙地春小麦的蒸散量进行了连续的测定和估算,并对由于降雨和灌溉所引起的土壤有效水分变化与沙地春小麦蒸散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春小麦蒸散量在降水或灌溉后1~2 d最大,然后逐渐下降,说明春小麦的蒸散速度受土壤有效水分含量的影响;②春小麦出苗前和生长初期,蒸散以地表蒸发为主,蒸散量较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较大;随着时间推移,L AI(叶面积系数)逐渐增大,由于作物遮蔽,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减小,潜热通量对净辐射贡献增大;③测定期间,波文比在早晨日出前(5:00)达到最大,至下午15:00左右下降为最小,然后开始增大至次日凌晨;④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测的沙地春小麦蒸散量与大型蒸渗仪的测定值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055。  相似文献   

14.
深层渗漏是沙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深入分析不同沙地深层渗漏的特征,采用渗漏仪实时监测流动沙丘降雨对200 cm深层的补给水量.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2017-2019年降雨量为229.9±45.6 mm,年渗漏量8.2±7.4 mm、年渗漏量占同期降雨量3.1%±2.3%;毛乌素沙地2013-2015年...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中部亚高山草地作物系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Lysimeter蒸散仪于2011-2014年对祁连山中部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亚高山草地实际蒸散量进行观测。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对草地参考蒸散量进行估算,根据草地植被高度结合气象数据,以估算日尺度作物系数,以估算的作物系数与模拟的参考蒸散量计算草地实际蒸散量,并用观测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AO改进后的作物系数计算方法适合该区域草地作物系数的计算;以FAO 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的日蒸散量为0.50~7.26 mm,生长季日均蒸散量有年际变化,2011年 > 2014年 > 2012年 > 2013年。总体来看,土壤蒸发总量年际变化不大,影响蒸散量年际变化的主要部分是植被的蒸腾。  相似文献   

16.
内流河大多发源于内陆盆地边缘的高山地区,水源主要依靠融化的冰川、积雪进行补充。在源地一带,河流的水量较大。出山后,一路上不断渗漏、蒸发,加上引水灌溉消耗,水量急剧减少。最后,它们或者在沙漠中自然消失,成了断头河;或者流入内陆湖泊(包括水库),找到归宿地。  相似文献   

1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土土壤蒸发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翟翠霞  马健  李彦 《干旱区地理》2007,30(6):805-811
土壤表面蒸发是降水的无效损失,其大小直接决定着降水转化为有效土壤水的效率,从而间接决定了植物可利用水分的多寡。在降水稀少的沙漠区,定量认识土壤蒸发的大小和其所占降水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在2004年全生长期(5~9月)应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测定了风沙土(有结皮覆盖的丘间低地和裸露沙丘顶部)和对照的荒漠盐碱土的土壤蒸发。结果表明:在相似的气象条件下,风沙土区的丘间低地和荒漠盐碱土的日平均蒸发量分别约是裸露沙丘(风沙土区)的2倍和3倍。整个生长期裸露沙丘的累积蒸发量为18.7mm,丘间低地为38.8mm,荒漠盐碱土为52.1mm。根据整个观测期的累积蒸发量和累积降雨量计算得出的蒸发降雨比分别为:裸露沙丘0.20,丘间低地0.42,荒漠盐碱土0.62,表明裸露沙丘由降水转化为土壤水而储存的比率最高。同时,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风沙土区0~5cm土层的含水量对土壤蒸发起决定作用,而盐碱土区的土壤蒸发则受到更深层次土壤水分的影响。裸露沙丘低的土壤蒸发、高的降水转化效率,为植被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裸露沙丘的低蒸发量可以视为植被状况对生态水文过程的一种良性反馈。  相似文献   

18.
高征锐 《中国沙漠》1989,9(2):88-90
蒸散计(Lysimeter)是研究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比较理想的测量装置。在英、美、苏、日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完善的蒸散计在实验运行。蒸散计比其它方法更能接近实际地提供值物蒸腾耗水量以及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和土壤蒸发、水分利用率等基本数据, 这对灌溉制度的制订和灌溉定额的确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有着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地理》2021,44(4):971-982
本研究提出了1种选定特定区域可以代表气象因素影响的蒸发模型(公式)的实验方法,通过结合气象因子分析,将淡水的理论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进行对比,选定合理的蒸发模型,并结合对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含盐废水蒸发实验的结果对蒸发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含盐废水蒸发量的计算,以此为企业在蒸发塘的建设阶段及运行、管理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实验时段,蒸发与水面净辐射、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从灰色关联度来看,气象因子对蒸发的影响程度为:水面净辐射气温风速湿度;实验时段童宏良公式计算的淡水理论蒸发量为205.76 mm,为最接近当地的实际蒸发量205.51 mm,最能代表当地气象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而相对蒸发率和反映溶液组成变化的TDS大致呈线性相关,R~2达0.95,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当地估算含盐废水蒸发量的公式。本研究还从气温影响及溶液成分的角度对相对蒸发率进行讨论,认为实验值与蒸发塘实际记录值的差距是由于气温引起溶液饱和度下降导致的,而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距则是由于在计算时将含盐废水原液作为理想溶液,并未考虑溶液中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蒸发塘选址时应注意当地的气象因素,且在蒸发塘处理含盐废水时,应及时对蒸发塘内的析出物进行处理,避免蒸发过程中TDS增大对蒸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蒸散是岛礁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珊瑚岛礁生态有重要意义。2018年6月27日—2018年8月8日利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及蒸发皿,在中国西沙群岛赵述岛开展了野外蒸散观测实验,获得了岛礁砂壤土裸地雨后实际蒸发速率,以及不同下垫面及钙质砂质地情形下潜在蒸散特征。其中,砂壤土裸地实际蒸发观测表明,雨后第2日至第4日平均蒸发速率为(1.6±0.2) mm/d,第5日至第7日迅速下降,7日后蒸发速率逐渐稳定在(0.5±0.2)mm/d,实际蒸发过程受土壤含水量调节,裸地实际蒸发(E)与蒸发皿潜在蒸发(Eo)的比值E/Eo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关系表明两者呈明显的线性相关。蒸散控制实验表明,蒸渗仪潜在蒸散呈现空旷地草地>空旷地砂壤土>林间带草地>林间带砂壤土的规律,林间带遮挡减少草地蒸散比减少裸地蒸发影响更加明显。裸地蒸发速率受岛礁钙质砂质影响,岛礁钙质砂颗粒越大,快速蒸发阶段持续时间越短,蒸发速率越小。微型蒸渗仪日蒸发量和午间蒸发速率呈一定线性相关,其中细粒钙质砂、中粒钙质砂及砂壤土三种土壤类型两者相关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