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区域地质》2010,(8):1262-1262
2010年5月24日至27日在陕西省紫阳县召开了中志留统底界界线层型剖面野外现场研讨会,目的是推动对该剖面的深化研究,争取能早日达到国际志留系中志留统底界界线层型剖面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1978年11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9号项目(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工作组首次访华期间,云南昆明地区的梅树村剖面及王家湾剖面、四川峨眉的高桥剖面、湖北峡东区的天柱山剖面及松树坡剖面,被该工作组选作为参考剖面。1982年11月6—8日,由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9号项目工作组联合发起的《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问题现场讨论会》在昆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蓟县城北山峦重叠,这里有一条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10月2日在蓟县下营乡常州村的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自然保护区的起点,隆重举行了立碑揭幕仪式。 这条剖面,以其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和古生物化石丰富,厚近百米的特点,显示出得天独厚的本色。这条地层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笔者随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第四分队在狮泉河至日土多玛一带开展了地质考察,在擦蒙剖面和脱塔拉剖面(图1)时代定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Asselian—Sak-marian期)的展金组和曲地组发现了一套巨厚的浊积岩。现将其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毕孔彰 《地质论评》1980,26(2):181-182
以美国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系C.艾伦教授为团长、纽约州大学地质科学和环境研究系吴大铭教授为副团长的、由著名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板块构造代表团一行十人,于1979年10月5日—11月2日在我国先后访问了北京、成都、拉萨、昆明、广州,到实地考察了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日喀则冲堆蛇绿岩剖面、中贝混杂岩堆积剖面和拉萨西  相似文献   

6.
利用14C测年及孢粉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红原县日干乔地区泥炭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带。孢粉记录反应了红原县日干乔地区经历了潮湿一干燥一潮湿的气候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天山季节性积雪稳定期雪密度与积累速率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恒  魏文寿  刘明哲  高培  韩茜 《冰川冻土》2011,33(2):374-380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测量的天山积雪雪崩站2009年2月21-26日及2010年1月26-31日雪特性数据,分析了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垂直剖面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其随降雪沉积时间和雪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剖面密度中部最大,表层和底层密度较低;新雪层密度随时间的推移增加速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89,35(4):383-384
1989年1月16—17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等几个单位,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亚东-格尔木岩石圈GGT综合研讨会。获悉他们在短短的两年中,在八个单位共同协作下,对该剖面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现已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剖面进行了实地观测,并对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古  相似文献   

9.
基于二维和三维模型的盆地典型剖面流场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人多在二维剖面上分析盆地地下水循环规律,基于二维剖面模型和三维模型得到的剖面地下水流场是否一致值得探究。推导了三维单元盆地和复杂盆地的水头解析解,选取了水位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剖面作为典型剖面,比较了二维、三维模型得到的典型剖面流场。当潜水面起伏关于典型剖面对称时,与三维模型相比,单元盆地二维剖面模型得到的流量随深度衰减偏慢,复杂盆地二维剖面模型得到的内部驻点位置偏深。当潜水面起伏不对称时,由于存在垂直于典型剖面的流速分量,典型剖面上不存在内部驻点,滞流区仍然存在。结论加深了对地下水在三维空间循环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甘肃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高分辨率生物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对甘肃靖远纳缪尔阶的定量地层研究 ,介绍了图形对比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建立了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生物地层复合标准 ,确定了剖面间的精确对比关系 ,提出了榆树梁剖面是该区发育最为齐全的剖面。榆树梁东沟剖面纳缪尔期地层与榆树梁剖面同期沉积相比 ,缺失了约 30 m厚的地层 ,大水沟剖面靖远组仅相当于榆树梁剖面靖远组中部。  相似文献   

11.
山东日青威盆地青岛地区中生代断陷构造盆地沉积下白垩统龙旺庄组和灵山岛组碎屑岩。即墨东北部丁字湾剖面龙旺庄组发现陆相遗迹化石Skolithos和Thallassinoides两个属,在灵山岛剖面灵山岛组海相地层中可见微生物成因的皱饰构造。这些原地生物-沉积证据表明早白垩世海水并未完全退出青岛地区,日青威断陷盆地内同时存在陆相和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达茂旗巴特敖包地区的西别河剖面与西别河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内蒙古达茂旗巴特敖包地区的西别河剖面是西别河组的建组剖面,时代争议较大。西别河剖面的牙形刺研究表明:西别河剖面的下、中部应归入上志留亚系(Ludlow to Pridoli),发现了可与Ludlow统标准牙形刺带Ozarkodina crispa对比的牙形刺Ozarkodina uncrispa。剖面的上部为下泥盆统阿鲁共组,时代为Lochkovian 阶,发现了下泥盆统Lochkovian阶特有的牙形刺属Ancyrodelloides, Lanea。西别河剖面不宜作西别河组的标准剖面,包尔汉图剖面可作为西别河组的标准剖面。  相似文献   

13.
西藏班戈县保吉地区各昌茶玉剖面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约12属16种,分别为Calamophylliopsis?sp.,Clausastraea?sp.,Epistreptophyllum cylindratum Milaschevitsch,Epistreptophyllum sp.,Heliocoenia aff.etalloni Koby,Kobyastraea?sp.,Montlivaltia tenuilamellats Roniewicz,Montlivaltia?sp.,Myriophyllia?sp.,Pseudocoenia hexaphyllia(d’Orbigny),Pseudocoenia?sp.,Rhipidogyra?sp.,Stephanastraea?sp.,Stylina?sp.,Stylina cf.subramosa de Fromentel,Thecosmilia?sp.等。化石指示各昌茶玉剖面上部第42—80层时代为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表明各昌茶玉剖面地层并不属于原划的中二叠统下拉组。本文依据化石及岩性特点将其修订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根据保吉地区的吐卡日组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岩性变化可划分为上下两段地层,各昌茶玉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下段地层,主要为厚层碳酸盐岩夹少量泥页岩及多层礁灰岩。久朗仓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上段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夹大量粗碎屑岩地层。吐卡日组下段在措勤盆地内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广泛分布,指示晚侏罗世措勤盆地发育大面积广阔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其中生物礁表明晚侏罗世碳酸盐岩台地具有优越的油气生成和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7-10
阐述准确测量斜坡地质灾害体剖面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剖面测量的主要方法及其对于斜坡地质灾害体剖面测量工作的适用性,研究和实践了能解决地质灾害体剖面测量难题的实用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地质灾害体剖面测量实用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乌楚尔—马亚区上前寒武系剖面在苏联境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里菲系层型剖面,闸明此剖面中核形石的垂向分布情况,对于上前寒武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意义很大。乌楚尔—马亚区上前寒武系地层研究较早,发表的文章也较多。先后有德泽瓦诺夫(1939.1943.1946),亚尔莫留克(1946.1956),C.B.努日诺夫(1967)等人对乌楚尔—马亚地区上前寒武系进行了划分。最近又有阿尔丹地质队(1965)科马  相似文献   

16.
阐述准确测量斜坡地质灾害体剖面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剖面测量的主要方法及其对于斜坡地质灾害体剖面测量工作的适用性,研究和实践了能解决地质灾害体剖面测量难题的实用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地质灾害体剖面测量实用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地区的典型硅酸盐风化剖面(毕节邓家湾剖面)和碳酸盐岩风化剖面(安顺平坝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以贵州地区的铝土矿剖面和中国黄土作为对比,对其元素分布特征及化学风化作用和强度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O2、Fe2O3、Al2O3均为两个剖面含量最高的组分,但由于成土母质的化学组分不同,元素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同时由于经历的化学风化阶段并不相同,两个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相差较大,邓家湾剖面经历了中等强度的风化作用,而平坝剖面的风化强度则十分强烈,CIA反映了土壤剖面的化学组成的差别,以及成土母质、风化成土过程和程度上的差异;虽然两个剖面稀土元素总量都较高,但配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剖面的形成基本上是由于各自基岩的风化作用形成的,受中国黄土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地层学杂志》2003,27(2):159-160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4日至 10月 30日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了“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野外现场研讨会”。出席本次现场会的有 :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 ;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叶天竺研究员 ;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部长庄育勋研究员 ;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副主席和上前寒武系工作组组长陆松年研究员、孙卫国研究员、尹崇玉研究员及工作组成员等有关专家领导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从 10月 2 5日至 10月 30日组织重点考察了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  相似文献   

19.
课题于1993年4月14~15日在武昌通过评审。该课题由湖北182队、物测队和中国地大共同完成。实测地层剖面、修测构造剖面23条,计174.70km。采集各类定向、磁性组构等标本200多块。在查明滑脱构造形态、成因、演化和组合规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资料解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储层预测的结果与精度,所以平衡剖面解释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地震解释的多解性起到很好地制约效果,并为其定量化解释研究上开辟了道路。介绍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机理;以依奇克里油田阿依库木齐剖面为例,阐述了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该剖面构造复原效果较好。并针对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