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勘查区实行多资源多矿种综合兼探,一是与煤共伴生矿种的勘查,二是与煤不同地质时代的层叠型矿种的勘查,实现气、液、固态矿种的三维立体式综合勘查。河北平原区煤炭勘查以石炭-二叠系煤层为主,其上覆盖有多时代的地层且含矿丰富,建议利用煤炭勘查钻孔同步进行多资源多矿种统一勘查,或煤铝兼探、煤铀兼探、盐卤兼探、煤层气页岩气兼探、热气兼探等,以拓宽煤炭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宋焕霞  赵世煌  赵桂军  张广玉  袁伟 《地质通报》2016,35(11):1895-1899
简述了中国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大营铀矿"煤铀兼探"找矿模式的创新和煤系勘查钻孔实物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发挥的作用。通过实例证明,开发利用煤系勘查实物地质资料是实现中国煤系共伴生多矿种兼探的有效途径,并认为这种"大营范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煤层作为煤层气的地质载体,煤层气与煤炭资源兼探是国家矿产资源管理的强制性规定。通过近年来兼探项目的实践,梳理了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涉及到的煤层气资源评价规范。在此基础上,从勘查思路、勘查方法、工作任务、报告编制等环节,明确了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煤层气勘查方法。根据煤层气勘查方法的特殊性,总结了兼探过程中煤层气地震、测井、钻井、录井、排采等技术及工程质量验收方法,提出了煤炭资源勘查全过程煤层气勘查技术体系。分析发现,现有兼探方法和技术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勘查规范滞后、煤炭与煤层气综合勘查缺乏技术标准体系、瓦斯采样方法落后、煤炭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审查中对煤层气兼探技术方案把关不严等。由此,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及时修订DZ/T 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瓦斯采样采用绳索取心技术、将瓦斯地质工作纳入煤层气地质工作体系、在低含气量矿区先期进行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任满船  王冰  康勇 《铀矿地质》2014,(5):294-297
新疆为我国铀煤资源储藏大省,铀和煤埋藏条件相近。长期分行业管理、勘查和开采,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制肘了两个矿种的综合开采和利用。本文从分析铀、煤矿床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和勘查现状入手,认为铀、煤勘查应共享资料,提高勘查效率;采矿顺序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先铀后煤;疏干型和含铀煤型矿床:先煤后铀的采矿顺序,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北地质》2006,(4):3-3
2006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意见》(冀政C2006158号),《意见》明确了建立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和切实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意见》指出:加强铁、煤等重点矿种勘查已成为我省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近期需求和长远储备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传统手段和先进技术相结合;集中攻关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省内项目与国家项目相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主要任务是:从2006年起,利用5年时间,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集中资金、集中优势找矿队伍,综合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技术,在全省开展新一轮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加大邯邢、冀东和张承地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铁、煤等重点矿种矿产地深部和外围尚有较大找矿潜力和远景区域的地质勘查力度。通过地质调查和普查,力争到“十一五”末,选定一批有远景和价值的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基础地质依据;通过重点矿区的地质勘查,提交一批可供矿山建设利用的矿产地,其中煤矿5~10处产地,资源储量15~20亿吨;铁矿15~20处产地,资源储量10~15亿吨。  相似文献   

6.
从铀、煤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和利用前景,在空间上的依存性和成因上的相关性3个方面,分析了铀、煤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吐哈盆地西南缘铀资源勘查评价对铀、煤矿资源量的估算和价值分析,指出铀、煤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地质与资源》2011,(2):148-148
<正>"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开展了铁、煤、金、铜、钼等12个重点矿种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航磁、1∶20万区域地质化探、1∶5万矿产资源调查等工作,夯实了地质勘查基础,为"十一五"地质勘查找矿提供了有效靶区.重点成矿区带"攻深找盲"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铁矿石资源量68.8×108 t,煤炭资源量20.7×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有关煤矿床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工作要求的梳理,认为《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和《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中有关可行性评价的规定由地勘单位提交可行性研究相关内容,与《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有相抵之处,一是地勘单位一般不具备可行性评价的资质,也不拥有从勘探到开采再到营销各环节的专业人员,提供准确的可行性评价内容困难;二是若由非勘查部门提供相关内容,则地质报告的评审与可行性评价的研究则存在程序的不可操作性。建议修改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与《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中的相应条款,规定地勘单位在各勘查阶段仅进行概略研究的相关工作并体现在地质报告中。  相似文献   

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是各分矿种地质勘查规范的纲领性规范,在指导各分矿种勘查规范的制订、修订,指导全国地质勘查单位开展工作,评价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在该规范执行过程中也遇见了一些问题。针对《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认为应尽快立项并启动该总则及各分矿种勘查规范的修订工作,从规范上、制度上为矿政管理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以来,因对规范、规定、通知、办法的理解差异,在煤炭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备案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矿权范围确定、资源储量估算、煤质分析、探采对比、煤层气综合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报告编制等等,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其相应的界定标准和注意事项,以期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年新疆地质勘查工作在铜镍、金、铅锌、锑、钨、铁、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矿产地,扩大了矿床远景,增加了资源储量,确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有新发现和新认识,2005年地质勘查工作将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和“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主攻煤、富铁、铜镍、富铅锌、金、铀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和显开发效益的矿床.围绕找矿部署,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服务矿山开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综合找矿、加强生产科研联合攻关等措施,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一年多来,在地勘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规范》界定了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范围、原则和要求,明确了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统一了共(伴)生矿产资源的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方法,总结了综合工业品位的制定内容和应用的范围,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规范依据,为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编制矿产地质志,全面反映矿产勘查成果和成矿规律"。《中国矿产地质志》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坚定战略性、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公益性和科普性的定位,坚持"国家、科学、社会和人才"四大总体目标,部署了涵盖32个省区市、46个重点矿种、94个Ⅲ级成矿区带的志书研编工作和重大区域成矿规律问题专题研究,实现了矿种全覆盖、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铀矿是与煤伴生的有益矿产,青海省境内柴达木盆地北缘及其外围、北祁连、大通河流域等地区的侏罗纪、石炭纪含煤岩系深部,目前已有多个井田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放射性异常点(带)。以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区为例,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和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其主要信息来源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并结合各种地质信息,反演次生铀矿生成机理、古地理环境。在大致查明研究区铀源岩特别是酸性火成岩和探煤钻孔中发现的强放射性异常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钻获岩心的岩矿鉴定、自然γ能谱、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按照强异常、大厚度、矿层铀金属含量高的三个选择原则确定了两个验证孔,采集多组岩体样本进行了U、Th、K检测;有机质氧化-还原指示Fe_2O_3、FeO矿物等定量测定的点数据;与测井多种核参数原位实测连续数据综合确定了工作区铀矿体每平方米铀(含)量计算主要参数;建立了碳、硅、泥型的微孔隙、高孔隙度泥岩型;有机物质深沉淀剂型;大孔隙小孔隙度砂岩型等三种成矿模式,为今后我省开展煤铀兼探勘查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油气资源矿种需求评价及优先勘查序列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勘查矿种优先序列评价对新时期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科学部署、提高勘查效果、有效缓解资源压力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本文在合理研判未来20年我国主要非油气矿产资源需求趋势的基础上,厘定了矿产的优先勘查序列。首先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特征从134种矿产中初步筛选出48种作为评价样本;然后建立了包括资源安全程度、经济意义、国防和战略意义以及资源勘查前景等4项二级指标和未来需求趋势等11项三级指标的重点勘查矿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结合共伴生等影响因素,对优先勘查矿种进行了合理归并,确立了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的4级优先序列:1)重点勘查矿种:铜(钴、碲)、铀等;2)优先勘查矿种:锡(铋、钪)、石墨、萤石等;3)次优先勘查矿种:银、钼(铼、硒)等;4)一般勘查矿种:金刚石、叶蜡石等。  相似文献   

16.
<正>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十五"以来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工环地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实验技术方法和资料信息等多个专业研制和修订了地质调查标准,这些标准都是目前地质调查工作急需的规范、规程和技术要求。2013年启动了《滨海砂矿地质勘查规范》(下称规范)的编制工作,标志着我国滨海砂矿地质勘查工作进入有规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质》2008,(4):43-43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拟安排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资金25亿元,优先用于在重点成矿区带快速评价和勘查国家、自治区急需矿种和紧缺矿种,优先安排成矿条件好、需求紧迫的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根据地质找矿的实际需要,加快安排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地质找矿综合研究项目以及关系到人民生活,重点工业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8.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强接替资源勘查刻不容缓。《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严重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矿产勘查工作要以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19.
刘矢 《广东地质》2003,18(2):38-42
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表上有矿种73个,亚种85个,矿区1030个,矿产地1426个。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标准,对广东省储量表上的矿产储量进行套改。从套改结果看,广东省矿产资源丰富,但矿石品位低、地质条件复杂、地勘工作程度不够。尚需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同时需要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评价和可行性评价工作,以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兰险  庄道泽  段新力 《西北地质》2010,43(2):107-119
新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找矿潜力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在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的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获得了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地质勘查工作遵照"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科学地质勘查体系,非油气资源物探勘查技术在铁、铜镍、铅锌和煤等矿产勘查、攻深找盲及寻找地下水源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新疆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突破和矿业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