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韶山煤田聚煤规律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韶山煤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三大主要煤系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科学预测与评价。初步预测本区测水煤系资源量达10 000万t、龙潭煤系达20 000万t、紫家冲组煤系达4 000万t,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煤前景,并认为针对测水煤系,下一步工作的择优区为灰山港、东湖塘等地,同时建议对湖南上三叠统—下侏罗统(T3-J1)煤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织纳煤田含煤地层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含煤层数多,厚度大,煤质较好。通过区内含煤性、煤层煤质及聚煤规律研究,对煤炭资源潜力及勘查开发前景做出综合评价。以向斜构造为基本单元划分了15个赋煤单元和2个赋煤小区,共圈定了81个预测区,预测2000m以浅潜在资源量334.325 6亿t,探获资源储量191.646 0亿t,总资源量525.971 6亿t,并提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建议:6个近期部署区优先安排普查,10个中期部署区考虑安排预查,9个远期部署区目前暂不宜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长阳含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宜昌地区。是鄂西重要煤矿区。该区自震旦纪、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其中除侏罗纪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含煤地层有:下石炭统测水组(C1),下二迭统梁山组(P1l)及上二迭统龙潭组(P2l)。本次煤田预测的重点为梁山组。测水组在含煤区不发育、含煤性差,龙潭组分布在含煤区西部,故未作为本次预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阳谷茌平煤田煤炭资源开发,近年来投入大量地质工作。通过二维地震测量及钻探工作认证,在矿区地层中又揭露出侏罗纪三台组地层;构造格局由4个升降相间的断块组成;煤系地层中局部出现辉长岩等岩浆岩侵入现象。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24层,可采煤层10层;煤质主要为气煤、气肥煤,少量焦煤、无烟煤;开采条件较好。初步预测埋深-1500 m以浅煤炭资源量86.5亿t;埋深-1500m以深煤炭资源量130.5亿t,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5.
湘中石炭系测水组是华南早石炭世最有价值的煤系之一。通过对测水组煤系等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本区控煤因素和聚煤规律;结合矿山开发现状,着重对金竹山、渣渡等老矿区进行煤炭资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湘中次级构造单元的隆起和坳陷直接控制了煤系发育和含煤性,富煤区往往位于向斜仰起端和平缓翼部位;古陆前缘坳陷中泻湖及潮坪环境是煤层发育的有利场所;含煤性与煤系厚度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含煤性好的地区砂泥岩比值一般为0.5~1;预测金竹山矿区深部和渣渡矿区南段利民矿深部及两翼煤炭资源储量共372.98 Mt。总之,老矿区中深部及外围煤炭资源前景乐观,可以作为重点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类齐全,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根据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可划分为5个赋煤带、9个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其次是下白垩统和下二叠统等,成煤环境中三角洲平原相聚煤最好,形成了区内的厚煤层,煤层赋存受同沉积构造和后期构造活动的综合控制作用。全省预测资源总量约1 656.8亿t(2 000m以浅),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庆阳、平凉两市的预测资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96%。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湖南煤层资源,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案计算了湖南煤层气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和资源丰度,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经计算汇总,湖南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780.80×108m3和325.94×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为0.30×108m3/km2。煤层气风化带~1 000m和1 000~1 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489.81×108m3和290.99×108m3。湖南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中,分别为317.13×108m3和463.67×108m3,其中,下石炭统测水组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涟邵目标区的渣渡、金竹山、太平寺、冷水江等含煤向斜区域,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郴耒目标区的永耒、梅田、白沙、马田等含煤向斜区域。  相似文献   

8.
据西藏自治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从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分布特点考虑,本文将西藏自治区地层区划结合构造单元和含煤地层一并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地层大区: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班公湖-双湖-怒江构造-地层大区、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地层大区。从区域地层、沉积构造及其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特点综合分析,得出西藏赋煤区聚煤作用具有时代多、分布广、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和稳定性差的总体特点。区内含煤地层包括下石炭统、上二叠统、上三叠统、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等。最主要煤系是下石炭统马查拉煤系、上二叠统妥坝煤系、上三叠统土门煤系、下白垩统多尼煤系。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包括龙潭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海湾-泻湖-潮坪)及浅海碳酸盐沉积,其中龙潭组和吴家坪组为同期异相沉积。通过对区内钻井剖面及露头剖面的分析,在本区上二叠统中识别出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和沉积相转换面等地层界面,并将上二叠统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基于近海煤盆地的背景,研究区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海泛面发育。总体来看,近海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以海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相似文献   

10.
湘中涟源煤盆地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及其资源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中涟源煤盆地是早石炭世测水组,晚二世龙潭组煤系是中国东南诸省境内最重要的煤系,具有较大的生气,储气能力。本文从煤系的构造热演化,构造,沉积及煤层埋深等方面论述了研究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系中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并指出煤层气的开发远景区应该在煤盆地近南缘的诸含煤向斜南西扬起端,其中各主要区域性断裂交汇而成的断块是最重要的靶区。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煤炭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怀雪  谢礼国 《安徽地质》2002,12(2):120-123
安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其次分布在沿江江南一带的皖南煤田,为扬子型晚二叠世龙潭组、早二叠世梁山组及早侏罗世磨山组含煤地层.以安徽省最新矿产储量简表(能源矿产煤、石煤)和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为依据,对全省煤炭资源已发现的资源量、现保有资源量及远景预测资源量作了全面论述.在清理煤炭资源数量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现行的煤炭资源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煤炭工业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格顶勘探区位于粤北曲仁煤田的西北角,区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走向近东西,倾角40—60°。勘探区10线以西为煤系出露区,红工三矿在该区以竖井开采。±0米水平已近采空,现已开拓至-300米水平。10线以东煤系地层均为南雄群砾岩覆盖。砾岩岩溶发育,红工三矿1960年在±0米水平东三采区采11号煤层时,由于采空区导水冒裂带沟通砾岩水,造成矿井突水事故,最大突水量为2800米3/日。砾岩覆盖区煤炭储量达1千万吨以上,这部分煤炭资源能否开采,与砾岩水关系极大。因此,查清砾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于合理开采隐伏区煤炭资源是首先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宁夏香山含煤区掩盖面积大,勘查程度低,空白区多。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分析,线驮石煤矿区边界断层为倾向北东的正断层,在东部土坡组露头附近有一倾向南西的正断层,两断层形成地堑使区内的含煤地层得以保存。根据矿区边界断层以西勘查资料推测,断层以东至土坡组露头区域太原组发育较稳定的中厚煤层及部分不稳定的厚煤层,煤种为无烟煤,全区可采煤层预测资源量约3.8亿t,此外在深井预测区以西大范围掩盖区也可能赋存可观的煤炭资源,如果上述两区资源量得以证实,将会改变对香山含煤区煤炭资源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靖远煤田宝积山、红会矿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窑街组,煤炭资源较丰富。由于多年开采,资源面临枯竭,解决资源接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通过对区内主要控煤构造白土梁一马饮水复式向斜的展布方向和分布范围、F1h断层特征和煤系地层层序的研究.预测研究区有可采煤层存在.且煤层埋藏深度在1200~2000m。通过分析宝积山、红会两矿区赋煤地层及构造特征,认为研究区与两矿区应属同一山间聚煤坳陷,成煤环境为河湖沼泽相,岩相旋回以河流相开始,泛湖相结束,煤层位于旋回中上部,煤系地层薄,煤层层数少、厚度大,含煤性好,资源储量丰度大。根据已知矿区地质条件,结合以往地质工作程度的差别,提出宜采用不同的勘查方法分区分段开展地质找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银厂沟煤矿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_2l),其含厚簿不一的煤层较多,计有16层可采煤。矿区逆掩断层(F_(11))造成煤系地层的大幅度重复,因此该断层上、下盘均为煤矿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一、煤系地层沉积条件分析加福煤田位于福建省东部,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梅永拗陷北部。煤田二迭纪煤系地层,成生于加里东运动期后形成的拗陷区内,其沉积方向大致沿北东-南西向延展。它的形成是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与下三迭统溪口组两次海侵中间的海退阶段。在此近海型成煤环境中,沉积了以泻湖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下二迭统加福组(P_1j)及以冲积-湖泊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上二迭统翠屏山组(P_2cp)。煤系沉积厚度达1250米,含煤80余层(图1)。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石炭统测水组是我国南方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煤系及煤层在湘中地区发育最佳,该区测水组形成于碎屑滨岸障壁-泻湖沉积体系中。文中对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其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提出测水组上段底部砂岩是海侵背景下形成的障壁砂坝或障璧岛,其底部侵蚀面是海侵冲刷面(ravinement surface)。同时提出测水组下段三、五煤层的形成与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幕式聚煤作用(episodie coal accumulation)有关,后者系指海平面下降阶段横跨不同相区的区域性聚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木里煤田弧山矿区东部找煤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内褶皱特征、控煤断层及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预测在木里煤田弧山矿区东部仍有煤系地层赋存。预测区内构造为一宽缓向斜,与弧山向斜共同构成隔档式(梳状)褶皱。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江仓组,成煤环境属中生代断陷盆地内河湖、沼泽相沉积。F2为弧山矿区南部边界断层,在前期控制了煤系地层的沉积,后期又控制了煤系地层的埋深和保存,预测区所处位置其煤系地层埋藏较浅,较有利于煤层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龙永煤田暴露区找煤基本勘查完毕,隐伏区找煤成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根据区内地层及构造特征,结合找煤实例分析,认为:①区内地表出露翠屏山组中下部地层的区块以及三叠系下统溪口组与翠屏山组中下部直接接触的区块,由于层间滑脱断层缺失上部地层,使煤系地层埋藏变浅,是找煤的有利范围;②层间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煤田东部,造成童子岩组的地层重复,由于上盘构造复杂,含煤性变差失去勘查价值,下盘煤系地层保存完整,煤炭资源量可观,其下盘可作为找煤的主要方向;③煤田东部红林坪-白沙-茶林盂一带出露白垩系沙县组(即红层).如“红层”与下伏地层为小角度不整合接触,则其“红层”与下伏的童子岩组及翠屏山组接触地带为找煤的有利区块;④区内“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因厚度大,煤系地层埋藏深,找煤难度较大;⑤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在区内发育规模较小.煤田内出露的“老地层”基本上为基底隆起.其下找煤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