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4次破坏性地震所伴随的震磁变化用压磁效应作了解释,这些变化是在日本中部伊豆半岛东部观察到的。大部分数据由重复测量获得。虽然这些数据受到电力火车噪音的影响,但在靠近地震断裂的测点上观测到了有意义的地磁变化。1978年伊豆半岛附近地震(M7.0)与1980年伊豆半岛东部近海地震(M6.7)的同震变化都可由压磁模型得到很好的解释。在靠近1976年河津地震(M5.4)震中的一个测点上观测到高达5nT的总强度变化。该变化不能由单断裂模型解释,由此提出了一个双断裂模型。对于1978年东伊豆地震(M4.9),在KWZ台观察到显著前兆性的与同震的总强度变化。KWZ台很靠近伊豆大岛附近地震(M7.0)的隐伏分支断裂,M7.0地震发生时此断裂存在无震移动。M4.9地震的前兆磁变化被描述为是这条隐伏断层的无震断裂。而M4.9地震的同震回弹扩大了断层滑动面。这意味着我们通过磁场观察到了地震成核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伊豆市一个温泉的水位,中伊豆的温泉水氡浓度以及伊豆-大岛火山喷发气体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监测。在伊豆半岛东面近海1989年6月30日地震和火山活动之前和活动时期,这些观测数据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将这些观测结果和其他报道的水文变化一加以概述,这些变化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震群当中最大地震发生时震时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离Teisi喷发中心20-30KM的几个温泉中观测到的。另一种是在靠近喷发中心地区和  相似文献   

3.
地质调查所为了获得对地震预报有用的资料,自1976年以来在伊豆半岛东部,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氡含量和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一直进行了观测与研究。在伊豆半岛东部进行的地下水位观测,由于要想尽量接近曾发生异常隆起的地带,所以测点相当固定。所用的一个观测点是上白岩观测井。为测定地下水位所用的仪器中包括数字水位计、水位记录仪、穿孔编码器,电子气压计发送器、气压记录器、换能器、模数转换器、换流器、雨量计和直流稳压电源。另一个观测点是姬汤观测井。这口井离1930年北伊豆地震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和国际地磁学与高层大气物理协会(IUGG/IAGA)第十七届全会于1979年12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会上宣读的震磁关系研究方面的论文共十五篇。其中七篇直接涉及到地震的地磁前兆问题;三篇讨论了地磁长期变化异常与地震活动性问题;二篇是讨论岩矿的压磁效应的,关于分析方法和观测干扰方面的各一篇。日本东京大学应用物理系力武常次从1976年以来一直在伊豆半岛进行地磁场的加强观测。这期间在距台网三十公里范围内,共发生  相似文献   

5.
1989年不市以东近海海底火山喷发之后,1990 ̄1992年间,日本中部豆半岛东部地区没有观测到显著的震群活动。但1993年1月观测到了1次小的震群活动,并于1993年5 ̄6月又再次观测到了1次引人注目的震群活动。在此次震群活动平静之后几个月,1993年9月 ̄1994年2月,在伊豆半岛内陆地区观测到剧烈的地壳运动变化。当伊豆半岛发生这次地壳运动异常变化时,在一些连续的地磁观测点,几乎同时观测到了具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每日新闻》等报刊1980年6月30日至7月4日的报道,日本伊豆半岛震群从6月25日开始,直到7月7日仍在不断发震,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26次以上。6月29日下午4时20分发生了这次震群中的最大地震(M=6.7),震源区在伊豆半岛东方的川奈崎近海,震源深度大约10公里。日本东部相当广泛的地区受到了此次地震的袭击。它仅次于1978年伊豆大岛近海地震(M=7.0)和宫城县近海地震  相似文献   

7.
已经平静了的伊豆半岛东部海域的震群活动从1984年9月8日晨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从凌晨1时7分到上午10时48分(当地时间)之间曾四次在大岛,网代一带观测到烈度为1度(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准,下同)的微震。10时33分前后,发生了估计震级为4.5的地震,大岛、馆山烈度为3度(弱震),网代、石廊崎、新岛等地烈度为2度(轻震)。人体感觉不到的微小地震也急剧增加,同一天到10时为止的30分钟之内共发生了68次。把微小地震也计算在内的地震次数迄今已超过三千次。伊豆地区居民担心地震的不安感正在逐渐升级。地  相似文献   

8.
摘要利用2002年7月~2008年11月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4月福建南部的流磁观测结果出现异常,可能是福建长泰M_L4.7地震前的震磁效应;震前靠近北西向断裂,并沿该断裂走向分布的流磁测点同步出现异常,可能与断裂构造应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震讯     
日本在伊豆近海布设光缆海底地震仪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在震群集中发生的伊豆半岛以东近海中布设了使用光缆的地震观测网。安装正式的光缆海底地震仪在日本国内还是第一次。预定3月份起开始观测,目的是监测地震活动的变化。海底地震仪在总长度为25km的光缆的3个地点设置有装在耐压容器中的加速度仪传感器,安装在离岸6-11km、水深1.0-1.3km的海底。用加速度仪传感器捕捉地震动和地倾斜变化,通过无线电由设在静冈县伊东市海岸上的陆地设施把数据实时传送到东京本乡的地震研究所。包括地上设备在内都是1989年以来开发的。在2月下旬的安装…  相似文献   

10.
“膨胀”磁效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压磁效应不一定是震磁关系的唯一可能机制.本文认为,从我国邢台地震区地震与地磁变化观测的事实出发,用压磁效应很难解释震磁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提出震源区由于岩石介质的微破裂、膨胀的液体扩散引起地磁场变化的设想,并称此种设想为“‘膨胀’磁效应”. 在简化了的假定条件下,初步计算表明,用此假设讨论地震区地磁场变化的空间分布与实际观测的结果较为符合.有一些检验震例.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与各有关大学,在美国西部、特别在圣安德列斯断层及其临近地区布设了包括地磁在内的地球物理观测网,用以监测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地磁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5.2~7.3级地震,在离震中3~50 km的观测点与台站上,得到地磁总强度的变化异常幅度为0.3~6 nT。震磁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地震存在震磁前兆信息,因此震磁效应的观测研究是探索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深入分析了2004年9月28日帕克菲尔德6.0级地震前后7个台站的地磁数据,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同震震磁效应为-0.4~0.3 nT,这是由压磁机制引起的;而该地震较长时间的震磁异常为-5.0~1.0 nT,该异常与局部地质构造及其活动、应力变化状况、地下介质的电磁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97年3月3-9日、日本伊豆半岛东岸发五群发地震,共计8328次,最大震级为5.7。综合介绍了这次震群的破坏情况,发震和构造背景,以及1989年6-9月伊豆半岛群发地震的实例研究概况和历史地震记录,简述了日本现代地震观测技术与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磁震资料发现,对于M5.0~7.8地震,在距离震中3~246 km的测点与台站上,观测到了地磁总强度与垂直分量的震磁信息,其幅度为8~20 nT,而前兆时间为20 d~2 a,这种震磁前兆信息是探索地震预测的重要依据。描述并讨论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具体分析了唐山M7.8、海城M7.3等地震的磁震信息,说明震磁前兆信息对探索地震预测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工程爆破、地下核试验、密云水库实验、紫荆关等活动断裂的地磁观测试验,模拟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当中每个阶段的地磁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以来,在东京都地区的4个台站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进行了地壳变形观测。这个项目称为“基石”计划(Keystone Project,KSP)。2000年6月底,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不仅在伊豆岛,而且在“基石”网络,都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该网络最近的台站距伊豆岛一百多公里。8月底,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鹿岛台站与馆山台站之间的基线长度变化超过2cm/月,是“基石”台站中变化最大的。通过互联网,有关的国家研究所和公众都能获得实时VLBI的观测数据。这是首次结合GPS和SLR用VLBI系统对地壳变形全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认为,地壳变形是由伊豆岛的岩脉伊入引起的。根据观测数据提出了火山模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夏季用"基石"网络观测到东京地区的地壳变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6年以来,在东京都地区的4个台站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进行了地壳变形观测.这个项目称为"基石"计划(Keystone Project,KSP).2000年6月底,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不仅在伊豆岛,而且在"基石"网络,都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该网络最近的台站距伊豆岛一百多公里.8月底,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鹿岛台站与馆山台站之间的基线长度变化超过2cm/月,是"基石"台站中变化最大的.通过互联网,有关的国家研究所和公众都能获得实时VLBI的观测数据.这是首次结合GPS和SLR用VLBI系统对地壳变形全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认为,地壳变形是由伊豆岛的岩脉侵入引起的.根据观测数据提出了火山模型.  相似文献   

16.
怀来地震台CO2异常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怀来后郝窑测点断层气CO2 1991~2006年的观测数据,研究其与地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O2与地温呈正相关,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傅立叶去年周期方法消除观测中的干扰,提取震前异常信息,在2002年8月3日怀来4.4、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均提取到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再结合2002年以前的震例,分析与探讨怀来后郝窑测点断层气CO2异常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青海地区地震磁扰动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青海地区8个测点磁通门秒采样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结合该区域中强地震背景进行分析。基于极化背景场变化特征提取震磁异常在研究区实际应用中取得以下认识:多台站同步极化高值异常对于2个月以内青海地区5级左右及以上地震有一定映震能力,且异常具有一定信度;测点密度均匀分布情况下,震中位置基本位于极化高值区域。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总结了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甘肃前兆台网观测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该地震前有7个台站、4种观测手段、14个测项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既有长期、中长期异常,也有短期和短临异常,说明对资料的分析既要看短期变化,还要看中期和长期变化。出现异常测点的震中距多数在200 km范围之内。另外部分水位、流量和水温测点的资料记录到不同程度的同震效应;形变观测多数测点记录到比较明显的同震响应,记录同震响应的测点与震中位置、方向、距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的构造磁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水库地区的构造磁效应,在密云水库周围布设了221个测点,测点间距为2——5km,测点离水库堤岸的距离为几十米至15km不等,使用G-816型与G-826型质子旋进磁力仪,在1983——1987年期间,每季度观测一次地磁场总强度.地磁与密云水库蓄水的资料分析得到,地磁变化与水库的水位变化、水容量变化的关系系数分别为-(0.280.22)nT/m与-(0.350.31)10-8nT/m3,表明地磁变化与该水库蓄水变化有着较强的负相关.这种较强的负相关可能是密云水库地区地下较强磁性岩石的压磁效应的反映.由于水库构造磁实验是地震磁现象的较好模拟,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相信,在地震活动区布设加密的高精度地磁观测,是能够捕捉到震磁前兆信息的.   相似文献   

20.
M.  J.  S.  Johnston  Y.  Sasai  G.  D.  Egbert  R.  J.  Mueller  张素琴 《世界地震译丛》2006,(6):14-31
1976年以来,在加利福尼亚帕克菲尔德地区沿圣安德烈斯断层上长约60km的闭锁-蠕动过渡带,布设了由7个采样同步的质子磁力仪构成的差动连接的台阵,对该地区的局部磁场进行了准确的测量。2004年9月28日的M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的震中恰好位于这个台阵之内,此次地震在其中的5个台站的观测中产生了0.2nT~0.5nT的同震磁场变化。但是从地震发生前1个月、前1周及前数天的地磁观测数据中,都检测不到明显高于背景噪声水平的震前磁场变化(由于没有可检测出的形变、地震活动或孔隙压力变化数据,理论上也应观测不到震前磁场变化)。在地震破裂末端附近的一个台站也记录了0.01Hz-20Hz频带内的电场和磁场数据,借助于沿断层的北西延长线上距该台站约115km的另一个台站的观测数据,对来自电离层和磁层的同模式噪声进行了校正。校正后的数据中既没有发现1989年ML7.1级洛马普列塔地震前可能存在ULF频带(0.01Hz-20Hz)的异常磁噪声,也没有发现相同震级的希腊地震震前产生的电场变化。基于应变、位移和地震数据反演得到的地震一致滑动和可变滑动压磁模型,能够计算出与磁力仪台阵观测到的结果相符的磁场扰动。1993年以来,该区域内长期存在着与荷载增加一致的较高磁场变化,与之相伴的是由一个两色EDM台网和另一个较小的钻孔应变仪台网观测到的剪应变率的长期增长及表现在1992、1993和1994年各发生了一次M4.5~5.0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的增强。集成了所有这些数据建立的模型揭示了该区域在深度剖面上有增大的滑动,这也许对2004年9月28日M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的最后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地震以及其他发生于圣安德烈斯断层系内其他地方的M5~7.3级地震的震前电场和磁场前兆的缺乏,表明了仅利用现有的这些电磁数据来对破坏性地震做出有意义的预测看来并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