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土地发展权是对农村集体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随着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项目建设占地使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加之农村居民点布局零乱和外延扩张、耕地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土地发展空间,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
浅论我国最大锡多金属生产基地-丹池地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池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锡多金属生产基地,锡、锑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国锡多金属工业支柱,是我国有色金属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给广西和河池市的地方经济带来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近几年来,丹池地区锡多金属产业呈现出下滑趋势,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丹池地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的地质理论和有效的新技术方法,实现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公共信息网示范工程。本文介绍该示范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提出以发展为重点,通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模思路;提出“发展牵引”、“诊断决策”两种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类型;建立时空一体化、历史模拟、仿真预测、空间配准、知识能力建设以及环境与生态承载能力制约等模型和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公共信息网;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水平时空动态分析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2个应用实例。该示范工程的完成,极大地推动了示范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科学发展,不仅涉及国家全局的利益,也涉及各行各业和个人的利益;不仅涉及宏观管理,也涉及微观运行;不仅涉及经济生活,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节约能源资源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更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科学发展道路。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科学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子孙万代的幸福发展。我们必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地区国土开发强度大,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已构成地质灾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城市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要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德国在这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要求,走出了一条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之路,很值得我国城市建设借鉴,特别是在怀化市创建生态城市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解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矛盾,提高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根本出路在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土地用途管制与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转换 保护耕地与保证建设用地供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事关子孙后代和长远利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要求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吃饭”与“建设”的需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进行各项建设,发展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之一 ,对我国政府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要求加强政府的作用 ,将政府建设成为强有力而又廉价的政府。为此 ,我国政府应从加强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建设、强化中央政府协调地区发展的能力 ,加强政府调控能力建设、强化中央政府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能力 ,并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精兵简政、建设廉价高效的政府等方面着手来提高我国政府推进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伊春市位于我省东北部,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伊春市地形高差小、地质灾害规模较小。但随着各种极端天气、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逐渐增强,伊春市的地质灾害的危害也日益增大,严重制约了伊春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传统矿产资源(Nontraditional mineral resources)是由赵鹏大等院士在上世纪90年代根据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矿产资源形势的需要提出的,是指受目前技术、经济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尚未被认识、发现或未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保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为非再生资源,具有有限性和消耗不可逆性,一旦资源枯竭,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部分已知的和传统的矿产资源渐趋枯竭。因而,认识发现和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椒江,台州市的主城区,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因土地资源的先天不足和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特别是土地供应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当前,全区上下在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道命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变观念,通过"海陆空"并进的内部挖潜的方式,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各种污染使当今中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针对国内和省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其对我国、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援引实例阐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提出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坚持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坚持将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业城市发展具有的周期性、分散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区域城市发展理论,提出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多年来我市干旱缺水,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等众多重要因素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着重探讨了我市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在对节水农业工作宏观指导的基础上,提出为保证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而急需采用多项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与技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提出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本文特别提出加强循环经济的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区等意见。  相似文献   

16.
对气象高等院校图书馆现状进行分析,再根据社会、经济及气象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气象高等院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目前加强气象高等院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总的来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矿产资源先天不足是制约我国有色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南阳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如何把握矿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怎样推动矿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南阳地理位置优越 ,矿产资源丰富 ,具有发展矿业的有利条件。但是 ,南阳矿业存在着观念落后、经营粗放、污染环境和矿业管理滞后等因素 ,制约着南阳矿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南阳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必须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实现南阳矿产资源真正成为社会与经济长期发展的支柱产业 ,提出六条对策 :①加强宣传 ,转变观念 ,提高资源意识 ;②对矿产资源严格管理 ;③依靠科技 ,提高利用矿产资源水平 ;④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矿业权改革 ,促进地勘事业发展 ;⑤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⑥搞好高铝三石———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当前煤炭产业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解决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及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水网箱养殖 ,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的产业 ,在我国虽然仅有 2 0多 a的发展历史 ,但其发展速度与规模却相当之快。 1 997年全国养殖面积达到 3 69.0 hm2 ,总产量 5 80 5 6t。然而 ,海水网箱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其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科学评价海水网箱养殖渔场的环境影响状况 ,作者根据近年来对我国主要海水网箱养殖渔场水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表层沉积物环境变化特征的分析 ,初步评价了海水网箱养殖渔场的环境特征。同时 ,从促进和维护海水网箱养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对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