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提出了很多年,这一理论的研究仍然在发展,尤其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模拟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该文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a Ⅱ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常见的几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对自然资源调查方式和当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自然资源的资产评估进行了分析,基于遥感影像对林、草、水、土地等监测方法进行了讨论,讨论了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资产之间的关系,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工程的这4种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土壤中铝钙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海南岛土壤中铝、钙的含量、形态及其在成土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并就这两种元素对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是近年来我国湿地遭受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给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与湿地保护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最后讨论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湿地保护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红雁池水面蒸发散热系数的研究,探索了水面蒸发的规律,论证了道尔顿蒸发经验公式存在的湿度误差,提出用相对湿度对该公式进行修正的意见,这对干旱区水面蒸发经验公式的讨论及充分利用水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应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本文对阅海湿地公司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做出了系统测算,并提出了旅游调控策略。最后还对旅游承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秦岭与黄土区现代辽东栎林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景波  岳明 《地理科学》1997,7(4):304-309
根据秦岭太白山区冷湿辽档栎林和陕北黄土区温偏干型辽东桃林的孢粉分析,讨论了这两类栎林的孢粉组合特点及其定量判别问题。资料表明,这两个地区辽档栎林的乔木、灌木、藤木、草本花粉和蕨类孢子组成、含量均有明显差异,据此能够对它们进行定量判别。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成昆铁路沿线泥石流防治工程基本情况及此次调研工点简况.对调研工点所建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对各类工程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工程防灾效能的若干对策.这对今后泥石流防治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虞家钧 《地理研究》1985,4(3):59-67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系统地阐明自秦汉迄今杭州城市的沿革,并对杭州城市发展存在的水源和旧城改造这两个主要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大理冰期作为第四纪末次冰盛期,在了解历史环境变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多年来中国学者用各种传统研究方法对大理冰期的起源地——点苍山的末次冰期进行了研究,并获取了大量科学成果。回顾这一历史进程,重点对航空遥感、地质地貌结构、冰川地貌特征、区域尺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一些存疑,分析了运用3S技术进行冰川研究和古冰川模型重建的基础问题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张军  陈宁生  詹文安 《山地学报》2000,18(3):207-211
通过实地考察 ,分析了金源泥石流形成背景 ,对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必需的水文参数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治理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重点讨论了 1 0 0 0m长排导糟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隧道项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常出现渗漏水或涌水的现象,这就会产生巷道被填塞、装置被淹没的问题。鉴于此,应该切实强化对隧道涌水灾害的预估与治理,进而切实保障隧道项目质量。文章主要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涌水量预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保证了隧道建设与后期经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将沙漠化的土地系统模拟为振子系统,在对Duffing方程讨论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特殊振子的结构组成是造成生态系统脆弱的根本原因,并依据混沌振动规律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暖温带山地植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生态学作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在山地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中,生物与山地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种生态过程的科学。而山地植被生态学始终是山地生态学研究重要的内容,目前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山地生态学分支学科。对中国暖温带山地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区系,植被垂直分布,种间关系,植被带划分等方面的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对山地植被生态学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博斯腾湖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与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地区沉积物的孢粉分析,讨论了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四个阶段,冻结结合其它沉积特征,反映了这一时期湖泊的水面的收缩和扩张的状况和自然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南极现代地壳运动,中国在西南极菲尔德斯海峡地区布设了形变监测网,并用DI-20测距仪和GPS定位仪对该网进行了监测。同时,中国也参加了SCAR组织的全南极GPS联测。本文讨论了将形变参数纳入误差方程的水平形变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刚体平移、旋转、均匀应变几种典型形变模型在测边网平差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经典自由网与秩亏自由网的基准分析,提出对形变参数以及其它附加参数和点位参数分别给定参考基准的方法。相应于上述方法,编制了一系列数据处理程序并将之应用于对西南极菲尔德斯海峡形变监测网的数据分析。本文还利用监测网应变分析原理,对GPS监测数据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菲尔德斯断裂地区存在微小的断裂剪切运动,但位移量不大。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来,人们增加了对开发以某种方式模仿人类智能活动计算机程序即人工智能(AI)的兴趣。这篇论文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在地理数据处理中的最新进展。人工智能具有许多分支,但地理科学家最感兴趣的是专家系统和图像理解(视觉)。本文讨论了属于这些领域的18种以上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应用于环境诊断、遥感信息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地理数据管理方面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澜沧江下游流域边坡稳定性评价为实例,对模糊评判模型的应用问题和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认为该模型简便实用、效果稳健、适应性强,是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中适宜推广的一个实用模型。此外,文中还提出了用于模糊评判模型的信息检验法,讨论了这一方法在遴选有效评价因子和优化模型效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升贵  潘敏 《极地研究》2005,17(3):224-231
本文指出中国的南极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然科学,而软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存在着研究领域较少和研究深度不够等不足,这会制约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应有权益和国际地位。为了提高中国在国际南极政治和南极事务中的地位,应重视和加强南极软科学研究。文章分析了南极软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了展望和讨论,可供极地软科学研究者和管理层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