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北戴河冶金工作会议和重庆冶金地质改革会议精神,总结与交流1984年探矿和安全工作的经验,部署今后三年的探矿、安全工作任务,冶金部地质局于1985年3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有:冶金部各勘探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和探矿、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施工队和机台的代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以及探矿技术人员代表,共计131人. 会议听取了15个大会典型经验介绍,并进行了分组交流和讨论. 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曾晓东同志做了题为“勇于改革,赶超先进,把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  相似文献   

2.
1988年4月5~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成都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冶金地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7年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号召全体职工奋创探矿生产全国一流水平。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安环司、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各先进队、先进机台的代表,以及有关研究院所、专业公司、学校、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的代表,共78人。会议听取了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成辅民同志所作的题为“深化改革,确保安全,奋力争创全国探矿生产一流水平”的报告。 (一)报告首先估计了冶金地质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1990年5月16日~21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山东蓬莱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采取工作会与现场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上总结了1989年冶金地质系统的探矿与安全工作,表彰了先进,部署了1990年的工作.代表们通过现场参观,全面了解和学习了冶金部山东地质勘探公司探矿工作和安全工作方面的经验.冶金部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4.
冶金部地质局于1984年3月14日至17日召开了探矿专业和安全生产座谈会.会议的任务是,贯彻冶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3年探矿和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今年的生产任务,讨论如何加快钻探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素质,努力提高钻探效率,降低成本,搞好安全生产,迅速改变队伍划分后冶金地质钻探生产落后的状况,提高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开创探矿工作和安全工作的新局面.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所属的有关十个单位的领导和主管探矿及安全工作的负责同志.会上,各单位代表除了总结汇报了前阶段工作情况外,还交流了首钢地质公司严格推行专业经济责任制的经验;山东公司试行工程任务包干经济责任制的经验;针对如何加强钻探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和落实冶金地质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六五”和1985年的探矿,安全工作,研究“七五”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落实1986年的工作,冶金部地质局于1986年3月12~16日在福州召开了探矿和安全工作会议。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曾晓东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来自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黄金指挥部和地质队,以及学校、工厂、研究单位的代表,广泛交流了推行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会上,代表们听取了“坚持改革,加强管理,为完成‘七五’探矿和安全工作任务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由于认真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调整布局,进行整顿,坚持改革,抓紧了“五个转变”,从而提前完成了“六五”地质找矿计划,探矿和安全工  相似文献   

6.
冶金地质勘探技术情报站和冶金地质学会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3月2~6日,在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607队,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工程勘察和情报交流会及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武警黄金部队、冶金矿山、冶金勘察等系统和有关院校及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共50人.会议收到论文52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 这些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探矿生产和工程勘察实  相似文献   

7.
在冶金部地质局主持下,1988年2月5~6日,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对YKS-30型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砂矿钻机及工艺进行了初步技术鉴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5个单位的32名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惠民教授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张智远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报告的主审,会议先由冶金部地质局探矿处处长吴棣华同志和装备处副处长刘振邦同志介绍冶金地质钻探工作现阶段的有关情况、发展设想以及开展该钻机研制技项目的背景。之后,探矿术研究所作  相似文献   

8.
《安徽地质》2009,19(4):271-271
由安徽省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安徽省第八届探矿工程年会暨探矿工程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安徽省霍山县召开,来自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淮北矿业勘探公司、安徽建材总队等单位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方达副局长、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汪邦坤副局长、安徽省煤田地质局郑怀明副局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二日,冶金部地质局在辽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机修厂召开了三项科技成果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不同系统的40个单位、73名代表.三项成果是:由冶金部地质研究所研究设计、辽宁冶勘公司机修厂试制的“YCO-Ⅱ型多点随钻岩芯定向钻具及YDC型岩芯产状测角仪”;由辽宁冶勘公司机修厂研制的“水平钻孔测斜仪”和由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钻进参数测定仪”.  相似文献   

10.
受中国金属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探矿专业组的委托,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与冶金部地质研究所联合召开了探矿设备研讨会.会议于1982年4月17日至20日在湖北黄石市铁山六○九队召开.会议内容是交流近年来冶金地质系统在探矿设备和仪表的研制、试验和技术改造方面的经验、探讨今后探矿设备和仪表方面的发展方向.到会代表共36人,在会上的报告有12篇.会议采用报告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交流了学术见解和本专业的国内外情况,大家很受启发.代表们反映、召开这种专业研讨会,范围小,人数少,讨论问题集中,更便于交流经验,效果好.会议期间还就近参观了中南冶金地质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为大打矿山之仗服务,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探矿技术人员的水平,1972年11月2日至1973年1月21日,冶金部在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举办了地球化学探矿学习班.学员共73人,来自全国21个省(区)冶金系统勘探队、物探队、物探公司和桂林地质所;此外还有计委地质局和四个地质院校的教师18人.学习班采取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  相似文献   

12.
冶金部于1985年4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了特殊烧结金刚石地质钻头新工艺技术鉴定会.该项研究成果是在国家经委科技局、冶金部地质局和科技司的支持下,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和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经三年的共同研究获得成功的. 参加这次鉴定会的除国家经委科技局、国防局,冶金部地质局、科技司,地质矿产部探矿装备工程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部有关业务的负责同志外,还有3个院校,6个科研单位、3个金刚石制品厂,以及4个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冶金部地质探矿工作会议于1982年11月23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队、研究所的领导,院校教师,探矿工程技术人员,钻探工人以及负责地质勘探技术装备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共189人.这次会议总的指导思想是,加速探矿工程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以人造金刚石钻进为主的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实现探矿工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7~8日,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在天津地质研究院召开了新组建大会.冶金部情报总所、冶金系统各地质勘探公司、有关科研院所和地质院校、武警黄金部队地质系统等22个单位的3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制订情报网章程、组建情报网机构、讨论情报网活动内容和确定1986年的工作计划. 该情报网是在冶金部地质局和冶金部情报总所领导下的,冶金地质系统、武警黄金部队地质系统、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各部门之间沟通地质科技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情报组织.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月15日至24日,冶金地质工作会议作为冶金工作会议的一部分,在河北三河燕郊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研究院的书记、经理、总工程师以及黄金指挥部的负责同志,还有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地质勘探队队长、科研所所长、机修厂(金刚石厂)厂长等,共143人。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四位部长、副部长的报告和讲话,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的  相似文献   

16.
TK-56型正作用液动冲击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先进钻探技术,一些钻探技术发达的国家对其有深入研究,并广泛用于生产.为迅速推广冲击回转钻进,根据冶金部地质局下达的科研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研制成功了TK-56型正作用液动冲击器. 1982年10月15~1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召开了TK-56型正作用液动冲击器鉴定会.冶金部、化工部、地质部、核工业部所属的有关勘探公司(队)、院校和研究所等31个单位的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该冲击器结构合理,技术性能先  相似文献   

17.
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1979年学术年会于12月21~26日在桂林市该所新址举行.应邀参加年会的有冶金部地质司、首钢勘探公司地研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冶金部天津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学会、广西地质局、广西冶勘公司、桂林冶金地院、地质部岩溶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局一队、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成都地院、南京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冶金部物探公司、北京钢铁学院、桂林市文化局、新华社等十八个单位,共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地质与勘探》创刊40周年。40年来,在冶金部的领导与关怀下,在冶金地质历届老领导亲自指导与冶金地质全体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地质与勘探》走过了40年的历程,回顾过去刊物办的很有特色很有成效,取得了辉煌成果,对冶金地质找矿与经济发展作出重要了贡献,《地质与勘探》深受广大科研、教学工作者,特别是生产第一线同志们的普遍欢迎,成为国内同行业里一份有较大影响的刊物,这都凝结着历届《地质与勘探》编辑人员工作辛勤汗水与心血,在这里我代表地质总局向历届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工作过的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问候。  相似文献   

19.
冶金地质系统于1985年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首钢地质勘探公司召开了冶金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冶金地质系统各公司(院)、黄金指挥部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3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冶金部地质局局长张福霖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20.
1986年,首钢地质勘探公司提前113天全面完成冶金部下达的钻探生产任务,取得了台月效率628米、台月实进尺522米、小时效率2.06米、单位成本90.75元的好成绩。在该公司1986年12月24日到26日召开的探矿专业会议上,总结了探矿生产和新技术试验的进展和经验。会议邀请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515队赵丙中机长,传授了搞好机台管理与生产的经验。讨论了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