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些城镇出现的有偿命名现象,引起了厂大地名工作人员的极大兴趣,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现在开展有偿命名的城镇已呈逐渐上升之势,各城镇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各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城镇中有偿命名问题褒贬不一,这说明城镇地名有偿命名的利与弊还有待研究。 城镇地名中实行有偿命名有以下优点: 一、城镇中实行有偿命名,能够向社会宣传地名,提高群众对地名的认识,为今后做好工作形成良好的氛围。地名的命名和更名主要在管理机关内部操作,对社会具有相…  相似文献   

2.
日前,大连市的金州区和西岗区开展有偿命名路名活动。现已有偿以企业名称命名道路7条,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次有偿命名首先以金州区为先导。金州区的主管领导在听取了全国地名工作的有偿命名形势后果断决策的。1995年大连市主管地名的各级领导先后到湖南、湖北、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取经,看到地名工作有偿服务大有作为,遂萌发了本地也要开展有偿命名的念头并付诸实施。 大连市企业与地名“联姻”有其客观的可  相似文献   

3.
地名本身的价值在于使用 ,商品一旦与地名相结合 ,等于给商品卖了广告 ,地名的无形资产也就显现出来了。对地名命名权的有偿出让 ,地名界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占主流的看法是 ,地名的命名是政策性很强的行政工作 ,有很强的社会性。地名命名权有偿出让的做法 ,弄不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所以 ,地名命名权的有偿出让不宜提倡。尤其是城市道路 ,关系到邮电、通讯、交通、户籍、治安、商务等等 ,关系到千家万户 ,不应搞有偿命名。当前地名命名活动中(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建筑物的命名) ,商家能利用的就是冠用著名地名 ,从中得益。因此引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对地名有偿化的几点看法王文田地名有偿化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地名信息资料的咨询、地名标志及出版物中有些地名的标注、少数地名的命名、更名要有偿,并且要由地名管理机构依据规定程序具体组织实施,还要持续不断地开展的一项工作。对此,联系青岛的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规划局地名处组织有关区(县)同志,带着有关地名商业冠名的问题赴上海、南京、杭州等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对兄弟城市地名商业冠名的经验和教训总结,结合我市目前情况认真思考,提出对我市商业冠名工作的对策。一、地名有偿命名效益综述(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权衡。从目前有地名商业冠名的几个大中城市看,“有偿”工作开展得当,社会效益是明显的,其中由政府出面(地名行政管理部门具体操作)的有偿力度较大、影响面也大,社会效益尤为突出,对于提高各级地名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知名度和权威性,直接体现地名工作为城市…  相似文献   

6.
启示之一。有偿地名是在国家尚不富裕不能保障地名经费,地方财政不胜负重,而地名工作任务又必须完成的情况下,为开发地名资源,发挥其商品属性成为资金筹措的第二渠道,是解决“钱’与“事”的有效举措。例如在1996年至1998年国道两侧村镇名称标志设置和这次城市国家标准地名标志设置过程中浙江省余姚市(县级市)就是用有偿命名筹集的费用计划在年内把政府驻地城区内的210块路牌全部按国家标准制作后一次性更换。慈溪市(县级市)地名办与广告公司签订合同,在政府驻地城区内,按地名办要求制定的式样(广告式路牌,突出路名…  相似文献   

7.
地名有偿使用是指地名管理部门,依据法定程序和原则,用企业名称、商标或产品品牌等命名地名,并确保冠名企业享有地名使用权的一系列地尽管理活动。进入90年代以来,地名有偿使用由南而北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客观地讲,该项工作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96年,发生了上海浦东新区日立公司拟出资10万美金购买欧德力路(欧德力公司以10万元人民币获得欧德力路冠名权)冠名权事件后,由于地名界、法律界和舆论界对此持不同意见,致使地名有偿使用工作探讨的步成慢了下来。那么,地名有偿使用工作还能不能搞?我的观点是肯…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泰兴市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大胆尝试地名的有偿命名,不断探索实践地名命名市场化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了解,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已出资百万元买断了该市一条路名的冠名权,开创了该市有偿命名地名的先例。泰兴市地处长江之滨,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建设步伐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9.
三年来,大连市金州区地名办公室本着地名工作要在“中心里面找位置,找准位置跟中心,跟住中心促发展”这一精神指导下,大力开展地名有偿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区共完成了两条道路、一块绿地、一座立交桥的有偿命名工作,制作了大量街路地名标志广告,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以街路地名标志广告为依托,以地名向企业转让为突破口,以有偿转让资金和广告收入再投入到街路地名标志建设上来的滚动式、循环投入开展地名工作的崭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地地名法规的不断出台,地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社会各界对地名工作逐渐有了全新的认识,地名管理的重要性,已经从社会的不同侧面反映出来,其中也反映在部分地名在地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已经开始有偿使用,并且大部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地名有偿命名是必要的 地名具有两重性,一是专有性,即使用单位可以拥有地名的专有权,他人无权再重复命名。二是公共性,即地名的社会作用,它将在社会上广泛流通使用,流通使用频率越高,对专有名称的影响面就越大,进而使专有权单位取得可观的广告效益。地名所有权单位…  相似文献   

11.
第四次全国沿海城市地名管理研讨暨经验交流会纪要李棠第四次全国沿海城市地名管理研讨暨经验交流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会议就沿海城市的地名法制化建设、地名管理技术规范、地名的有偿命名、地名管理的难点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一、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95年二季度以来,上海地名管理推出了几项新举措,短短几个月,地名工作的形势顿时起了变化:地名工作的社会知名度大有提高;地名命名申报率增加很快;各级地名管理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变化从何而来呢? 一、实行命名审核收费 长期以来,上海的地名命名、更名是一种无偿服务,地名管理无必要的经费支撑,工作多干,经费多支,向上要钱,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无偿服务,体现不出地名管理的自身价值。出路在于改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在市政府重视下,多次与市财政局、物价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了《呼和浩特市地名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地名命名不得实行有偿冠名,新建地名标志设施不得附设商业广告,通行多年的地名  相似文献   

14.
正常之中,隐含着不正常。炒卖名称,势必出现以有偿养无偿,以有偿保无偿,及唯利是图之类。然而,无偿命名是大量的,有偿命名毕竟是少量的。以全国来看,总量不足百分之一。无偿的效应是经久不衰,有偿的效应往往伴随着企业的兴衰成为短期行为。在改革的大潮中,企业是大海中的漂萍。大海变幻莫测,企业随时可能翻船,企业名称随之销声匿迹。以企业名称或品牌命名的地名却犹存于社会,影响之深,大凡几年、几十年,昭示后  相似文献   

15.
地名管理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地名管理部门直接创造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地名管理部门为社会节约和防止经济浪费的一种工作成果,也可以说是社会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名咨询服务;2.地名命名更名;3.收取地名配套设施费;4 地名有偿使用;5.地名广告;6.成立与地名管理有关的地名标牌厂;7.出版地名旅游图等。地名管理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做好地名管理为目标,一切为了地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地名工作,把地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康炳超副局长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区划地名科科长闵华等一班人,不畏坚难、艰苦创业在地名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名列湖北省前茅。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地名命名中出现了“大洋古怪”、“崇洋”、“西化”擅自命名、地名无形资产的利用等问题,市地名委员会果敢决策、大胆实践、勇于突破,适时对市《地名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修改;有效地偿试了政企联姻、拍卖路桥名一系列工作。经验之独到、元丰富,法规操作性强,值得借鉴。 充实、修改《地名管…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地名管理体制不顺所延续的惯性以及多方面的因素,当前地名命名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相当突出的问题:一是地名的专名、通名混乱,名不符实、贪大求洋的地名随处可见。特别是城市居民小区的命名,“花园”无花、“广场”无场,地名与地理实体特征明显不符;有的地名越起越大,明明是居民小区,偏要谓“城”、“都”;更有甚者,称为“美林国际村”、“伊莎士花园”等,混乱情况可见一斑。二是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非法地名和非标准地名。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历史的考证与地名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名像一部史书,真实地记录了它产生时代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自然地理的特征。对古地名的研究,可以“还原”一定地域内的历史面目,为我们今天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河南省沁阳县境内共有村庄3810个,此庄命名的基本村名计1535个,仅占40.2%,以“庙”“寺”、“观”等宗教建筑物名称命名的村庄计103个,占  相似文献   

19.
地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在城镇频繁的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高。地名管理是城镇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城镇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使得城镇地名管理中已有的“地名命名滞后”、“管  相似文献   

20.
本刊消息随意取名、缺乏文化品位、不使用规范地名……近日,针对目前地名命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为地名命名支招,提出“以人为本”、“文化品位”、“开放意识”三原则。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黄镇东说,特别是在桥梁、公路、街道等公共设施的命名上,更要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他举例说,市内一些公交车站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谁出钱就冠谁的名,不仅影响了地名的稳定性,而且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这在今后的命名中需要避免。第二,要有“文化品位”。目前,我市地名普遍缺乏文化品位,不少地名或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