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纵深并拓宽气候适应国际合作,是《巴黎协定》增强适应行动的主要内容,是"后巴黎"时代延续全面适应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地调研和梳理主要国家/集团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全球气候适应国际合作重点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近年来开展的政府间交流机制,双、多边合作机制,国际组织合作以及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南南合作等适应气候变化合作重点工作,总结出资金缺乏、合作渠道多元化不足、国际合作模式亟待深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绿色复苏的挑战是中国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后巴黎"时代,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深化气候适应国际合作将落脚于深度参与全球气候适应治理机制的建设、深化与全球适应中心的合作、探索气候适应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以及进一步开拓跨国对标城市间的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纵深并拓宽气候适应国际合作,是《巴黎协定》增强适应行动的主要内容,是“后巴黎”时代延续全面适应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地调研和梳理主要国家/集团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全球气候适应国际合作重点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近年来开展的政府间交流机制,双、多边合作机制,国际组织合作以及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南南合作等适应气候变化合作重点工作,总结出资金缺乏、合作渠道多元化不足、国际合作模式亟待深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绿色复苏的挑战是中国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后巴黎”时代,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深化气候适应国际合作将落脚于深度参与全球气候适应治理机制的建设、深化与全球适应中心的合作、探索气候适应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以及进一步开拓跨国对标城市间的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作为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政策引导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平台;是落实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服务于国家外交目标的科技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当前气候变化领域内几种主要的国际气候合作形成及其发展,从合作方式、内容和原则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些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特点。由于各国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当前的国际气候合作是一种共识与分歧并存的合作。这种对话机制不啻为一条打破僵局的现实出路,但是,如果想开创成员国间努力寻求的辉煌未来,需要各方消除"责任与效果"方面的分歧,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合作与交流     
回国际合作与交流(出访)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Going out)一 55 IAM·、Htltj一l-AM‘、Hlltll 56一 5 7I-AM‘。H”” 1回国际合作与交流(来访)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Cormng)二LAMS Et]U 58一 59【A”“slUI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三方合作是与传统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模式互补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由于具有可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发达国家和新兴捐助国的互补效应强、形式灵活等优势,三方合作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参与。2016年全球已有838个三方合作项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的2/3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三方合作项目,其中德国、日本、西班牙和美国参与的项目最多。新兴捐助国中参与三方合作项目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和墨西哥。目前三方合作项目执行期较短、项目额度小,29%的项目提到了绿色目标。目前虽然气候变化三方合作的案例还不多,但是截至2018年底32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发达国家都提出要开展气候变化三方合作的兴趣。由于起步较晚,气候变化三方合作目前面临着资金不足、沟通协调过程复杂、合作成本高等问题。中国应积极探索气候变化三方合作,推动不同部门南南合作、三方合作和其他多边双边合作的资源统筹,并应增强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提高项目效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作与交流     
我院与国外诸多国家的科研单位、院校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及合作。近一年多来接待7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同他们进行了多个领域的学术交流,尤其在青藏高原科学试验项目的进展中,与日本的科学家的合作是紧密而友好的。一面而.71倪院长接见GCOS/JSTC主席JohnTownsh。d教授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会议InternotionolConference/Meetings合作与交流(派出)CooperotioncudCommunicot4on(Goingout)合作与交流(采访)CooPerotioncudCommuncotloncomln①参观访问(来访)offcjolVtsting(Comng:参观访问(出访)offC101VISltilg(GOIOgOUt)国际合作与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1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大气科学领域论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中国作者科研合作网络进行了探讨.使用UCINET软件分析网络密度、最短距离、小团体、中心性等计量指标,并选择度值较高的节点对其合作网络进行定性分析,识别出重要的领域专家和研究团队.得出的结论有:国内气象学者的合作群体相对分散,倾向于同一地域、相同院校机构的合作,合作规模和合作程度与国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气象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结合山东省气象与电力行业的合作实际对目前气象和电力的密切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有待开发和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项目和领域进行了探讨,为气象部门如何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高电力系统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如何更进一步的加强双方合作、深化合作内容提出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月 5日上午 ,四川省气象局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局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四川省气象局举行。这标志着四川省气象部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四川省气象局经过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多次协商 ,一致同意在“平等协商、广泛合作、互惠互利、逐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一步发展双方长期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 ,全方位拓展合作领域 ,以推动四川气象事业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合作协议的签定 ,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思想的体现 ,也是贯彻党…  相似文献   

12.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成立于2003年,其宗旨是为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其内容和形式类似于美国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AOGS与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AGU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IUGG)合作,致力于加强地区和区域间学会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努力与世界其它地球科学学会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分别与上海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就联合建立多轨道、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型的业务签订了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多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生态环境气象、大气成分、城市环境气象、雷电防护、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已明确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4.
曾居仁 《贵州气象》2007,31(5):F0002-F0002,F0003
9月6日下午,新华社贵州分社与贵州省气象局签署“气象新闻信息共享与发布合作协议”仪式在贵州省气象局隆重举行,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房方、贵州省气象局局长罗宁分别讲话,双方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合作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近十年来的国际合作实践,尤其是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为我国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强 《贵州气象》2014,(1):58-62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南北矛盾是制约国际气候合作进程的主要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承担、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可持续发展三大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理解南北矛盾及其实质,可以使我们探寻解决矛盾的路径与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推进国际气候合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分别与上海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就联合建立多轨道、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型的业务签订了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多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生态环境气象、大气成分、城市环境气象、雷电防护、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已明确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8.
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我院与国内外诸多科研、业务单位和高等学校有广泛的学术交往和合作,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拉丁美洲国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官员来院参观、访问、讲学、洽谈合作项目等,并派出40多人次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9.
~~拓展合作领域 提高合作层次 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共同发展——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的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以承办第2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为例,简述做好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安保工作的一些思路与措施,以期为国际论坛安保工作提供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