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自动站气象站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动气象站属于高科技微电子装置,如不进行雷电防护,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本文通过西宁市大通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雷击事故为例,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  钱肇淇 《气象》1999,25(3):54-57
由于自动气象站安装在野外以及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通过深圳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防雷设计的实践,作者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3.
由于自动气象站安装在野外地区,以及自动气象站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尤其是自动气象站作为一种集合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数据通信技术的自动化电子设备,其抵御雷电损害的脆弱性是不言而喻的,加上自动站安装运行在严酷的环境下以及与市电、通信网络的联系,更增加了遭受雷电损害的危险性。因此,预防雷电损害是自动气象站网可靠性设计极其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由于其分布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环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容易遭受雷电的侵袭。本文通过青海自动气象站系统雷电防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危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陕西省雷电资料及自动气象站雷击灾害的统计,分析自动气象站容易遭受雷击分布规律和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提出自动气象站防雷安装需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这一特点使场地内仪器设备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增加了雷击的危险。虽然场地内均有较大型的避雷设施防止直击雷,但电子仪器设备和通讯线路都很容易受到雷电流所形成的感应雷电过电压波影响,引发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现以DZZ4型自动气象站为例,阐述地面气象观测场遭遇雷击后,如何按故障处理流程,有序和快速地排查并维修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6年8月10日15时30分左右龙圩国家气象观测场遭受雷击的事件进行分析,找出防雷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气象观测场的雷电防护技术和方法,确保气象观测场免受雷电的袭击。  相似文献   

8.
基于GPRS多要素农业气象自动站一般安装在郊外旷野,由于自动气象站本身集合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器等敏感性较强的弱电设备,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坏。文章通过分析基于GPRS多要素农业气象自动站遭受雷击损坏的原因,从直击雷、闪电静电感应、闪电电磁感应、综合布线和地电位反击上提出了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为自动气象站安装人员整改、维护人员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常规仪器的撤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强  马祖胜 《广东气象》2009,31(2):65-66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在撤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方式和方法,分别从自动气象站仪器撤换及人工观测站仪器撤换两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注意事项,提出了正确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无论是计算机方面,还是通信传输方面,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新技术都在迅速向前发展.气象观测仪器同样也朝着新的和更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自动气象站就是基于各种先进的技术而出现的新的气象观测仪器. 建立自动气象站对广阔的无人居住的区域扩大资料覆盖是一种引人向往的事情,在新疆广阔的地区尤其如此. 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院引进的美国SUTRON公司的自动气象站,已在我区的七角井、鄯善气象站进行试验.这无疑会对今后气象观测及数据收集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对自动气象站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面遥测(遥感)系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雷电电磁脉冲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就如何有效防范雷电灾害,对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的防雷技术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2.
关屹瀛 《黑龙江气象》2003,(2):22-23,25
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要素自动观测仪器正大规模的投入业务使用。它将取代使用了近100年的常规观测仪器。由于自动气象站传感器部分放在室外,而监控部分放在室内,使用起来出现抗干扰能力减弱的新问题。奥地利科学家统计表明:1960~1990年,每年由直击雷造成的灾害平均为100起,由感应雷造成的灾害由1960年的98起猛增到1990年的28000起.我国部分省份的自动气象站就是由于没有考虑到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由此看出,雷电,特别是由雷电感应造成的灾害已不能忽视。自动气象站的雷电及过电压的防护将成为自动气象站安装…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自身问题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仪器有时发生机械故障和记录误差。文章列举了几种仪器的常见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为控制气象数据质量,为维护和保障气象观测仪器正常运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将逐步取代人工观测,成为获得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主要途径。自动气象站在室外连续工作,其性能容易受到雨雪、雷电、高低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以泾河国家基本站CAWS600型自动站的一次故障为例,通过对故障维修过程进行分析,提供自动气象站故障排查思路,为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好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动气象站要求安装在建筑物高处或野外,由于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以及广西区地处雷暴高发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强度大,自动站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通过桂林市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安装的实践,对自动气象站防雷以及自动站数据传输网络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一种剧烈的大气现象,雷击的电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等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雷电电磁脉冲常对信息系统造成干扰和破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日趋严重。从2003年以来,遥测自动气象站已在我省陆续投入业务应用。由于自动站的电子设备耐压极低,又长期工作在大气环境中,雷击时常造成自动站故障,从而影响观测质量,降低上报率。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关系到天气预报的确率。本文提出了抗雷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以期对自动气象站的安全运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的建立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获取更便捷,数据的及时性、代表性和比较性更高。为了保证自动气象站仪器时刻处于正常连续的采集状态,台站在选择性能良好的仪器的前提下,要定期维护,并且每2年校准一次仪器。目前,台站自动仪器的校准以现场校准为主,工作量大、时间长、考虑因素多。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台站新型自动气象站硬件组成特点,从雷电综合防护的角度探讨防雷设计方案,包括测报值班室内设备及所在建筑物防雷设计、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接地设计、测报值班室与观测场之间供电和信号线路防雷设计等。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维护经验点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观测员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自动气象站和其他观测仪器一样,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维护,如维护不当,就可能使记录数据不准确甚至数据缺测。本文总结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几点经验,供观测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室外的工作环境,耐受雷电电涌的脆弱性,部分台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是近年来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在实施了防雷安全保护措施后仍频遭雷击侵害的根本原因。通过查找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防护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在全面分析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防雷性能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