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洋里的鱼类,有很多能发出亮光。一般来说,能发光的鱼类多居于深海,浅海里鱼类能发光的比较少。鱼类是依靠身体上的发光器官发光的。这些发光器官的构造很巧妙。有的具有透镜、反射镜和滤光镜的作用,会折射光线;有的器官内的腺细胞,会分泌出发光的物质。还有些鱼发光是因为鱼体上附有共栖性的发光细菌,这些发光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发出亮光。鱼体上发光器官的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因鱼的种类而各有不同。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郭术津  孙晓霞 《海洋科学》2018,42(7):148-157
海洋发光甲藻是指海洋中在受到物理扰动刺激时可以发出可见光的一类甲藻,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发光生物类群,也是海洋浮游植物中唯一具有发光能力的类群。近些年,由于其独特的发光功能,发光甲藻被人类应用到很多方面,比如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检测、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监测和有害藻华的预警,以及海洋军事中的追踪和探潜等。国外关于海洋发光甲藻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在分类、生态乃至生理和生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较少,相关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亟需开展。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发光甲藻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海洋发光甲藻的种类和分布、发光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发光甲藻的应用领域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希望可以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读海洋     
生活在内陆,却能天天见到海,只是这海不是辽阔无垠、动荡不定的,而是舒坦平静、局限于咫尺之间。每当我将它们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之中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远离了尘嚣,好像在茫茫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一样,从遥远的宇宙深处窥探那颗被人类称之为伊甸园的蔚蓝色的星球。我所见到的海洋有时在地图上,有时在地球仪上,但大多时候是在《海洋世界》杂志上,它们虽说不是真正的海,却是海  相似文献   

4.
发光细菌     
林光恒 《海洋科学》1978,2(3):34-37
早在十八世纪许多学者就已观察到微生物的发光现象。对发光微生物,包括发光细菌和发光真菌的研究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生物发光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生物发光,由于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的重要性,一直吸引着微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兴趣。海洋发光细菌在海上所形成的乳状海光,对军事、渔捞、航运的意义,也一直为航海学家、海洋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所注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微生物发光的本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出的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io sp.,编号为D2),对这株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度35℃、NaCl浓度为2.0%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6、温度20℃、NaCl浓度为3.0%、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所谓海洋环境武器,是指利用海洋、岛屿、海岸以及相关环境中某些不稳定因素,如巨浪、海啸等,同时借助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从这些不稳定因素中诱发出巨大的能量,使被攻击的军舰、海洋和海岸军事设施,以及海空飞机丧失效能,从而达成某种作战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军事科学家和海洋学家、气象学家、化学家的鼎力合作下,海洋环境武器的研制工作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有的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尽管目前海洋环境武器尚处于襁褓之中,但其发展的前景已令世人为之震惊。飓风武器浩翰的海洋上,有时和风煦来,渔帆点点,一片和平安宁的的景象;有时狂风大作,浊浪排空,给舰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舰毁人亡的灾难。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7.
每当夜幕降临在大海时,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海面上闪闪烁烁的光芒象一条条火舌。海洋发光主要是由发光细菌引起的。在这些发光细菌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氧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就发出了光。海洋发光细菌多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它们大多是以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长在鱼、虾、贝、藻等生物体上,为这些鱼、虾、贝等提供了新的光源,使它们更有利于觅食和驱敌。一个瓜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个岛国,其经济和社会生活高度依赖海洋,所以日本历届政府都特别重视海洋的开发,逐年增加海洋开发经费,不断加强海洋开发及其科学技术研究。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其技术 从1990年以来,日本在海洋渔业的捕捞方面,更加广泛地应用计算机、卫星遥感、声探测、发光拖网等高新技术,使渔获量大增。日本还成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出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io sp.),本研究中编号为D2,对这株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海洋发光弧菌D2 在pH 7.0、温度35 °C、NaCl 浓度为2.0 %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 - 6、温度20 °C、NaCl 浓度为3.0 %、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欢休 《海洋世界》2013,(12):40-43
南极磷虾,又名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洲水域的磷虾。它是一种海洋甲壳类动物,它的眼柄基部、头部和胸的两侧和腹部的下面长着一粒粒金黄色的、略带红色的球形发光器,当它们受到惊吓时,发光器就能发出像萤火虫那样的磷光来。  相似文献   

11.
蔡浩然 《海洋科学》1988,12(1):61-63
近代海洋能源的范围,是指海洋上特有的能源,包括海水由于上下层温度差而蕴有的热能,潮汐、潮流、波浪等海水运动蕴有的机械能,以及江河淡水入海与海水间盐差而蕴有的化学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海洋沉积物热释光的测量方法。对南黄海和东海3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测量,研究了它们的热释光强度和发光曲线特征,探讨了沉积物热释光强度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热释光作为海洋沉积物的一个研究参数的原理和可行性。研究发现,沉积物热释光强度与砂、粘土和平均粒径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根据发光曲线的特征对研究海区进行了分区,发光曲线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与各区的沉积环境有关。因此,热释光特征有可能成为研究海洋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的一个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的动物也和人一样,相互间的关系同样纷繁复杂。例如,有的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有的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互利用。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下面几类动物是怎样相聚一起,成为海洋动物世界“共生族”的。寄居蟹和海葵寄居蟹和海葵是典型的共生关系。为了保护自己,寄居蟹把海螺弄死,自己跆  相似文献   

14.
印度洋之旅     
我们的大洋航行船舶在大洋上航行,虽然每天有事可做,但总起来说大洋航行是枯燥的。你想,一艘船在大洋里孤零零地航行,四处远眺,海天相连,什么都没有,而且几天、十几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单调。大洋航行生活工作也有陆地生活所不能体味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每天享受的大洋赋予我们的新鲜纯净、带有海洋味道的潮湿的陆地鲜有的舒适新鲜空气;还有一种景象也是令人感到新奇,有时能看到成  相似文献   

15.
海洋动物虽生活在水中,有的却非常有灵性,它们的许多奇妙特性一直是动物学家和仿生学家研究的课题,也是军事家所要的士兵。确实,有很多海洋动物已在海军服役。  相似文献   

16.
海洋有毒动物,在焦类中有河鲀和鬼鲉;在棘皮动物中有毒棘海胆;在腔肠动物中有水(虫息)、水母、海蜇、海笔和海葵等。这些动物有的直接影响它们周围的动物,给海洋养殖业带来危害;有的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我国沿海渔民曾因误食有毒动物而受害,  相似文献   

17.
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虾鱼鳖蟹、生猛海鲜已成盘中常菜。人们在食用虾蟹时,对虾蟹煮熟后为啥会变色已司空见惯,而对它们为什么会变色的个中奥妙,却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虾蟹的生活领域非常广泛。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淡水中,还有的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相似文献   

18.
苯并(a)芘对紫菜(Porphyra)的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并(a)芘(Benzo(a)pyrene)是石油组份中的一种重要的具致癌作用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由于燃烧和石油污染等多种原因,在大气、水体和海洋中都能检出它的存在,特别是在海洋中,这种化合物有的沉积于沉积物中,有的被生物体吸收,有的附着在生物体上,有的存在于水体中,因而构成了海洋中一类特殊的污染物。特别引起科学家注意的是这物种质可为某些海洋生物所富集或贮存,并经食物链而最后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19.
主编手记     
如果俯瞰海洋,除了醉人的自然景观之外,还可以看到很多优美的弧线。它们有的从海面上跨过,有的深埋在海底,有的从海水中穿过,就像地球错综复杂的血管一样。而人类和各种信息数据,就仿佛"血管"里穿梭而过的分子。这些人类用神来之笔在海洋里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在陆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今天,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向人类展示了广阔的开发前景,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近海由于靠近人类生活密集区,是人类开发海洋的最集中的地带,加之近年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领域,使得近海这一区域的资源开发过度,有的地方出现了破坏性、毁灭性的消耗,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因而,加强近海资源保护,实现近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海洋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