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色尔腾山岩群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本地区的构造特征,认为公巨成一带金成矿地质条件与该地区的韧性剪切带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该地区地层、构造、蚀变等调查与研究,初步查明了该区的金成矿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2.
丁文利 《西部资源》2013,(1):76-77,79
付谷渠一北召沟韧性剪切带位于太古界乌拉山群与元古界色尔腾群接触部,剪切带总体表现为北盘向南西移动,南盘向北东移动,上盘相对向上,下盘相对向下位移,属多期改造的韧性伸展、逆冲推覆、左行右行走滑剪切带,形成于20亿年及其以前,相当于早元古时期发生的变形。韧性剪切带形成后,又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史演化。矿田内的几个矿段均位于剪切带中,其分布与剪切带强度有明显的依存关系,韧剪带不仅是控岩、导矿构造,而且是金的成矿机制,为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有利的通道、空间及物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中部色尔腾山地区,该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系;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绿片岩及下元古界二道凹群绿片岩、大理岩;并有元古代——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类岩体侵入,且深大断裂及脆韧性剪切带发育。主要的赋矿地层为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中,该套地层为一套产于裂陷槽环境下的绿岩建造,原岩多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复理石——碳酸盐建造。后期受构造改造,多具糜棱岩化。目前在该地区已发现了油篓沟、新地沟、卯独庆、哈拉沁等绿岩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大地构造部位属华北陆块区。华北陆块自原始陆块形成至现今的构造格局,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形与演化。根据不同时代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划分为:太古宙东伙房——西乌兰不浪古陆块、大井——小南沟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色尔腾山古岩浆弧)、中元古代被动陆缘渣尔泰山裂陷槽、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研究区中太古代晚期经历了乌拉山运动形成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新太古代期末经历了色尔腾山运动,形成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晚元古代末期,渣尔泰山群经历了强大的白云鄂博运动并受其影响,形成钙质绢云母板岩、炭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石英岩及变质砾岩等低绿片岩相的岩石组合以及韧性变形的糜棱岩等。研究区位于铁、金、铜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上,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及其与之相伴生的变质深成体构成区内最古老的陆核,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及其变质花岗质侵入岩构成了本区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乌拉山运动和色尔腾山运动在测区内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导致热液活动频繁,断裂构造,韧、脆性剪切构造发育,形成了众多规模不等的铁、金、铜矿床,矿点及矿化点。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查干通格地区中深构造相韧性剪切变形所涉及的地质体为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体,构造形迹保存较好的为变质深成体,其岩石变形强弱不均一,片麻岩发生糜棱岩化,面理及矿物拉伸线理发育亦不均一。强变形域中糜棱片麻理均匀而密集、间隔多小于1cm,石英多呈拔丝状,矿物相对集中呈条纹状、条带状,定向分布,构成矿物拉伸线理非常发育,局部可见S-C组构、书斜构造等;弱变形域中眼球状构造非常发育,眼球大小不一,长轴定向,与两侧拖尾构成"σ"型碎斑系,片麻理不均匀,间隔多在2cm以上;石英呈压扁状、竹节状,集合体呈透镜状定向分布。宏、微观的"σ"系及S-C等组构均显示北东向的斜逆冲型韧性剪切变形,变质程度相当于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6.
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且发现了很多大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区后石花——酒馆韧性剪切带,属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古生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书记沟——西乌兰不浪铁、金成矿亚带。通过对后石花——酒馆韧性剪切带研究与分析,并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研究区共圈定了9处金元素异常,金异常浓集系数大,异常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异常浓集中心与研究区内后石花小型金矿及3处金矿点套合良好,显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金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日,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广场落成庆典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行。据了解.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同地质广场总投资56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地质广场通过从基础地质科学主题素材人手,将地质科学与景观艺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赵瑞峰 《西部资源》2014,(5):206-208
在栖霞复背斜北翼发育大量韧性剪切带,近EW向小庄—金山—大庄头韧性剪切带沿新太古代TTG岩系(栖霞超单元)与古元古界粉子山群接触带展布,带内糜棱岩化、片理化、碎裂岩化发育,具韧—脆性剪切变形特征。金山金矿床与该剪切带关系密切,是受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的碎裂蚀变岩型金矿。从其矿床地质特征入手,解析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与金成矿的关系,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预测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导读亚洲最大单体铁矿——本溪桥头大台沟铁矿3月5日正式坑探。张守诚:"1号坑探矿井之后,铁矿将陆续建设18口探矿井。而大台沟铁矿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后,预计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铁矿服务期限在100年以上。"亚洲最大单体铁矿——本溪桥头大台沟铁矿3月5日正式坑探。首次开工的1号坑探矿井,井深达1250米,预计工期时长22个月,投资1亿多元。辽宁省地勘局从2005年开始着手研究大台沟铁矿,2006年申请并获得国土资源部大调  相似文献   

10.
1、区域地质概况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是华北地块北缘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岩系出露区之一,到目前为止最古老的地质体为古太古界兴和岩群,其建组剖面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附近。西乌兰不浪地区的兴和岩群二十世纪70年代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称其为古太古界五台群,1987年《内蒙古地层表》称其为古太古界集宁群,李树勋等(1986)认为其相当于色尔腾山岩群的高级变质岩系。同时,部分学者认为大量  相似文献   

11.
孟永飞 《西部资源》2012,(2):127-129
胶东剪切带型金矿床产出受韧-脆性变形构造控制。韧-脆性构造转换对矿床(体)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变形条件不同,剪切带岩石蚀变类型存在差异。韧性变形多形成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而脆性变形则以钾长石(钠长石)化、石英-黄铁矿-多硫化物化和碳酸盐化为主。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矿石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表明,两类型金矿床的形成都经历了韧-脆性变形的多期次转换。区域应力松弛引起剪切带由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的大规模转换,可能是形成胶东矿集区金巨量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区内分布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北召沟岩组绿片岩含金背景较高,为金的矿源层。矿床大多分布在该变质岩系中,并与元古代酸性侵入岩有关,晚期的岩浆活动为金的迁移、富集提供热能,矿体矿化体严格受构造控制,所以构造破碎带为矿体的储存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10-07-27凌晨,四川省汉源县万工集镇后山因持续暴雨而突发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最大滑程约1.4 km,启动时滑坡体约48×104m3,沿线裹挟和铲刮沟谷及其两侧边坡松散体,到达坡脚部位滑坡碎屑流体积增大至100×104m3,最终导致沿沟的双合村一组5户20名村民失踪及下游万工集镇部分房屋被掩埋而倾倒破坏。滑坡启动区发育于万工集镇后侧二蛮山大沟内,沟左侧为二叠系灰岩(P1y),顺坡倾向沟内;右侧为强风化的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β),节理极发育;沟内早期堆积物丰富,特别是沟上游还存在一大型古滑坡体;这些不稳定物源在有利地形条件及降雨诱发下极易形成滑坡。原始沟谷上游高位陡峭地形导致山体具备高位潜在势能,具备形成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地形条件。2010-07-24—26的降雨是触发此起特大灾害的主要原因,累计降雨量达163 mm,在水的作用下启程剧动并高速下滑。采用将今论古的地质方法,从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岩体坡体结构及坡体变形等角度研究了二蛮山滑坡孕育的地质演化史,再现了滑坡区域历史时期中重要的地质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上黄旗——南台子地区位于河北省上黄旗岩浆岩带上,通过对该区的ETM+、ALOS图像处理及遥感地质特征解译,解译出线性构造约250余条,环形构造38个,韧状剪切带多处;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遥感蚀变色异常提取,发现铁化异常、含羟基矿物热液蚀变遥感色异常多处,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地质等在研究区内圈定了3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铁矿资源越来越紧缺,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铁矿资源。大青山—色尔腾山地区贫磁铁矿品位低,易采易选,利用现代的选冶技术可开采利用。通过对南岭超贫磁铁矿的磁铁矿石、斜长角闪(片)岩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结果显示大青山—色尔腾山地区的含磁铁斜长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是大洋富铁拉斑玄武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基性火山岩型超贫铁矿床。  相似文献   

16.
秧草沟铅锌银钼矿位于植被覆盖严重、基岩裸露零星的大兴安岭林区,该铅锌银钼矿床是在1︰1万土壤测量及其所圈定的化探异常查证基础上,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中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发现的,现已圈定矿体27个,初步概算铅锌银、钼资源量已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区的找矿经验对在地表覆盖厚、基岩裸露稀少的林区开展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羊壕金矿位于内蒙古地轴西段北缘,矿体分布于色尔腾山群下部含铁变质岩层中,其形成与吕梁期斜长花岗岩及沿蚀变带发育的脉岩有关。金矿体主要受三合明东西向断裂带与大桦背——合教——达茂北东向断裂带控制,含金矿蚀变带主要是组成矿区向形构造的两条挤压片理化带、其次由北东及北西向挤压破碎带经蚀变矿化而成。根据老羊壕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属混合岩浆期后热液型,以蚀变矿化为主。老羊壕金异常区内的断裂构造及断裂构造中的多种蚀变组合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标志,为今后同类型区域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四子王旗小南山铜镍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陆块区狼山——阴山陆块之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及色尔腾山——太仆寺旗古岩浆弧。与铜形成有直接关系的侵入岩为中元古代辉长岩、橄榄岩等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区内铜矿床多与该期杂岩体有时间、空间和成因方面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1,(3):35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宣布,我国两个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和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全面竣工,标志着"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初步建成。"十一五"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对武定县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武定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结合武定县地质环境条件特点,为武定县城乡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