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矿产取样贯穿于普查找矿、矿床评价和勘探工作的始终.从经济地质角度来看,由普查找矿到矿床勘探,就是一个对矿床的取样过程.一般说,样品的规格和重量越大,对矿体中物质组分的了解也越充分.然而加大样品规格又将提高勘探成本,延长勘探周期.因此,确定经济合理的样品规格,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地质经济问题. 本文选择了铜、铅、锌、钨、锡、锑、钼、金、铁、铝(粘土)11个矿种的16个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矿床从发現到开发是一个長期的工作过程,也是一个系統的研究过程。在程序上按照工作的性質和任务不同,一般分为:普查找矿、矿区檢查和矿区勘探三部份。普查找矿包括初步普查找矿、詳细普查找矿、矿区概查三个阶段。矿区勘探包括初步勘探、詳細勘探、生产勘探三个阶段。而矿区檢查則是由普查找矿进入初步勘探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一程序的划分,充分反映我們对矿床地質構造情况的了解是由面到点,由表到里,由粗略以至詳細的研究和認識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必須按照国家的計划任务和要求,根据工作地区和矿床的具体情况循序的进行,使前一阶段的工作为后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后一阶段工作又能以前一阶段工作成果为依据。至于找矿勘探工作各  相似文献   

3.
矿床普查勘探阶段划分问题,是一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问题,广大地质工作者都在关心这个问题,认为沿用苏联五十年代的划分方案已不适应今天的情况,深感需要改革.同时,各部门对矿床普查勘探阶段划分不统一,也不便于进行对比和成果资料的管理,对部分地质勘查资料的有偿使用也带来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矿床经过普查找矿和矿区勘探,都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但在矿区勘探结束后,对矿床地质的认识并没有终结.在矿山基建和生产中,还要开展大量地质工作.纵观普查找矿、矿区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总结矿山地质工作的经验,将有助于确定对矿区勘探的合理要求,也能不断提高矿山地质工作的水平.现以我矿矿山地质工作的几点经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露天部分     
一个露天开采的矿床从发现到采完,是一个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过程.按照工作的顺序,可将它分为普查找矿、矿区评价和矿区勘探等几个阶段.矿区勘探包括矿床开采前的"地质勘探"和矿床开采过程中的"开发勘探"(即"矿山地质勘探")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冶金地质勘探工作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说明,在普查与勘探的关系中,普查找矿是勘探的基础.没有普查,勘探就将是无米为炊.因此,在冶金地质勘探工作中普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基本的矛盾,是战略性的经常的任务.为了在普查找矿中获得积极的效果,使找到的矿床能很快开发利用,在普查找矿中应当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普查勘探专业委员会拟在1988年9(或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为了广泛地交流矿床普查勘探工作经验,提高矿产勘查的科学技术水平,现在已开始征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8.
白云生 《矿床地质》1983,2(1):58-65
我们在某新第三系盆地进行以铀为主,兼顾其它有用矿产的勘探工作中,落实了一个大型的含铀锗矿床。经工艺流程试验,锗铀均能综合利用。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寻找此类矿床,笔者特将该矿床的成矿特征及对其肤浅认识简介于下,以供读者和从事此类矿床的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是在总结已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布署地质勘探工作,确定合理的勘探手段和勘探网度,达到有效地探求相应级别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在整个矿床普查勘探阶段,为了达到相应的勘探研究程度,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和勘探网度的确定上,常常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在编制和审查地质勘探报告中,常因矿床勘探类型定得不准及勘探网度不合适而争论不休,有的因勘探程度过高使矿床勘探的经济效益很差,甚至因勘探程度不足而影响储委对地质勘探报告的批准。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一个矿床甚至一个矿区内,矿体不分大小,均划为一个勘探类型;因勘探类型定得不准,使勘探网度不是偏稀便是过密;用类比法确定的矿床勘探类型,依据不充分,主要参数缺乏论证或论据不足;不适当地把主矿体上下盘的一些小矿体要求控制到C级甚至B级网度等。  相似文献   

10.
《化工矿产地质》2013,(3):187-187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同位素研究团队历经6年研究,终于建立了闪锌矿分相铷-锶同位素定年方法,将对准确预测铅锌矿床成矿年代、指导矿产普查勘探起到重要作用。据了解,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对了解矿床成因、探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乃至矿产普查勘探、区域成矿预测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就铅锌矿床而言,因其共生的蚀变  相似文献   

11.
李秉倫 《地质科学》1959,2(7):199-201
我国对鈹矿的普查与勘探,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普查和勘探的对象是含绿柱石的伟晶岩矿床。这种绿柱石颗粒较大,可以手选,也可以土法开采。经过几年的摸索,伟晶岩脉含这种矿产并不丰富,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必需寻找新矿床类型。如果比较一下世界的伟晶岩型及气成热液型绿柱石矿床的规模及综合利用的条件,可以看出气成热液类型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2.
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是50年代发现并勘探的特大型钼矿床。储量中除钼外,并可回收硫、铜、金、镓和铼等有益组分。因此,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价值。为适应新一轮矿产普查的需要,通过研究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而建立勘探地球物理模式,对于推动斑岩型矿床的普查勘探和研究工作,无疑具有明显的经济技术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磁场、重力、自然电位、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等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场态特征,并且由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矿床特征所决定。基于斑岩型矿床的共同的地质矿床特征,初步建立了斑岩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探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过去由于对稀有金属砂矿的特点认识不够,在普查勘探工作中曾出現过机械套用一般矿床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偏向,走过一些弯路。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在各队已积累了一定經驗。为了总結經驗,提高认识,前些时候曾邀請有关单位在三一一队进行了座談。通过討論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在稀有金属砂矿普查勘探工作中針对这种矿床的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作阶段的划分,长时间引起人们的讨论。1985年召开的矿床普查与勘探学术会议上,又有不少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为在乌拉尔绿岩带范围内普查与勘探铜矿床,乌拉尔地质局进行了大量的钻探工作。在南、北乌拉尔地区的绿岩带中多为缓倾斜构造,岩石为块状,片理化程度较浅。大部份剖面的岩石相同,因之制定一个矿区的金刚石钻进工艺即可适用乌拉尔的整个绿岩带,也适用于全国其他类似矿床的勘探。  相似文献   

16.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东部。前人对姚家岭矿床开展了一系列矿床学、地球化学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但在矿区进一步的找矿勘探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为姚家岭矿床地质特征复杂,先期的矿床普查勘探和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不够。近年来一些学者基于新的勘探成果对于姚家岭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有了新认识。本文基于姚家岭矿床新的地质勘探数据和研究成果,利用GeoModeller隐式三维地质软件重新构建了矿区三维地质模型,深入解析了姚家岭地区复杂的地质特征和构造形态,并进一步利用三维成矿预测方法对矿区深部未探明的层控式和接触式矽卡岩型矿体进行了预测,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矿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谢俊福 《地质论评》1984,30(2):135-145
本矿床是一个铅、锌、铁、锰综合矿床。对其成因有“溶洞堆积”、“沉积改造”及“热液交代”等认识。多年来,笔者从事本区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一些实际资料,初步认为本区的成矿作用是多因素、多阶段的;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矿床既有沉积改造特征,又有热液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矿床分类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金矿而言,许多矿床地质工作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金矿床分类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案,无疑,这些工作对金矿床进行深化研究都是有益的。一个成功的矿床分类,不仅能够正确反映成矿的客观规律,揭示各类金矿床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矿床的普查、勘探及合理的评价。为此,我们在我国金属矿床传统分类的启发下,开展了金矿床普查分类的研究。这种分类是从含金岩系所反映的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结合控矿构造样式和矿体形态特征,从已有的工业金矿床着眼,按我国矿床传统命名习惯,冠以××式金矿的名称。共分为六大类十六式,各类型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下拉地银铅矿是一个中型热液矿床,先后由甘肃地质局甘南队、第三地质队对该矿区及其以西的窑沟矿点进行过普查、勘探工作,并提变了一定的铅、硫、银储量,我们在此基础上,曾对该矿床进行了一定工作,现提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认识,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金立地 《地质论评》1960,20(6):250-253
一、前言山西中奥陶统马家沟石灰岩组顶部,为一个厚100—150米之石膏-硬石膏-白云石建造。经几年普查、勘探证实,这种石膏矿床成因,并非交代或其他的成因,而属化学沉积矿床,即与主要蓄水地区相隔离的蓄水盆地——泻湖,由于水之蒸发而形成的石膏-硬石膏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