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乌鲁木齐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在分析地质灾害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地质灾害年降水的预测指标,从而得到对地质灾害的天气预报等级和闽限值。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1985—2007年榆林市地质灾害资料及对应的降水资料,初步揭示了榆林市地质灾害规律及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与前10天降水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建立基于日综合雨量预测地质灾害的预报模型,确立了榆林地质灾害等级预报的降水指标,对榆林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承德市1954~2003年地质灾害资料及对应的降水资料,初步揭示了承德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找出了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局地强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结构,根据地质灾害的区划、当日降水强度以及前期降水情况划分了承德市发生地质灾害的3种降水类型:前期饱和型、未来触发型和降水集中型,并确定了3种有利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为做好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打下了基础,据此建立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于2005年投入业务使用,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成因及预报预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5~2007年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以及加密乡镇人工监测站、乡镇自动气象站、水文降水资料,分析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特点、形成机制、灾害发生与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时间的关系,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地质灾害不同易发区的临界降水指标,并结合气象部门现行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研制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思路和制作流程,建成了自动运行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2008年应用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5.
肇庆市地质灾害与降水的耦合特征及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03年肇庆市发生的21例地质灾害的当日和前期降水资料,研究前期累积降水、当日降水与不同地质环境的地质灾害的耦合关系,得出相对固定的全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并根据逐日的降水预报按二维综合判别表得出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对2006-2008年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准确率分别为83%、87.5%、91.7%.  相似文献   

6.
周丹 《陕西气象》2009,(2):49-51
通过分析地质灾害资料、降水资料,给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利用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结果,结合地形及降水区域气候特点,将地质灾害样本分区分析,探讨区域临界雨量指标,建立基于前期观测降水量及未来24h降水预报量的地质灾害气象统计潜势预报方程,并给出了各级潜势预报对应的有效雨量。  相似文献   

7.
Downscaling法在贵州冬季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GCM模式输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NCEP/NCAR再分析500 hPa高度资料、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降尺度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的技巧和预测效果进行了预测试验和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及两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另外,通过对气温反演方程订正后,其预测率达67%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5~2003年信阳气象资料和地质灾害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预报模式.该预报模式成功地预报出2004年汛期的两起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9.
商洛山地地质灾害分布及诱发成因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商洛各县 (区 ) 46a降水资料与典型地质灾害个例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性质降水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商洛各类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 ;时段性较强 ,7— 9月为主发期 ;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 ;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 ;暴雨和连阴雨导致各类地质灾害直接发生。同时研究确定了不同日数类型降水与易形成地质灾害的临界范围 ,为开展地质灾害预报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河南省106个站点夏季降水资料,建立了河南省夏季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模式产品的500 h Pa高度场信息,通过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河南省106个站点的夏季降水进行降尺度预测,实现了气候模式产品在河南省夏季降水预测中的降尺度解释应用,弥补了气候模式空间分辨率较低的缺陷。对该模型的历史回报检验表明,该降尺度模型对河南省夏季降水预测效果较好且较为稳定,尤其对北部、西部和豫南南部地区的效果最好。利用BCC-CGCM1和ECMWF-SYSTEM4模式资料,进行了独立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5月起报的预测效果要优于3月起报的预测效果,BCC-CGCM1模式3月的预测效果要好于ECMWF-SYSTEM4的,两种模式在5月的预测效果相当。目前,此方法实现了可视化开发,并集成了检验方法,已应用于河南省气候预测业务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陕西95个气象站1980—2013年的短历时(1h、3h、6h、12h、24h)降水极值及相应县域1984—2013年的气象地质灾害记录,对陕西短历时降水极值、气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两者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通过耿贝尔(Gumbel)极值分布模型拟合短历时降水百年极值。结果表明:陕北的子长、佳县,关中的彬县、华阴、武功、千阳,陕南的镇巴、商南、佛坪为短历时降水极值中心。超过一半的站降水极值呈缓慢增大趋势,降水极值与灾害均集中出现在4—10月,两者发生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陕北54.62%、关中48.5%、陕南68.97%的短历时降水极值出现的当天,当地发生了气象地质灾害。利用耿贝尔极值分布模型拟合5个短历时降水百年极值发现,百年一遇降水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历史极值特征相似,这对短历时降水极值的预测与可能引发的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的预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浙江省1950年以来的地质灾害个例,分类统计滑体性质、微地貌、原始坡高、原始坡度和滑体结构,计算灾害数量和灾害规模,并结合2008年实地考察获得的不稳定斜坡资料,通过归一化来划定浙江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又将灾害发生时间划分成梅汛期和台汛期两大类型。对每一个类型,结合浙江省常规气象站点和中尺度雨量站资料,分别计算与地质灾害最近的气象观测点的当日雨量、前一日雨量以及连续雨日,利用拟合方法计算每日降水对灾害的贡献程度从而获得有效降雨量,根据地域气候特征计算每个气象站的各级预警临界值,从而划分地质灾害的预警级别,建立预报模型。最后对2010年梅汛期和台汛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检验,TS评分分别达到89.5%和75.7%。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5~2003年信阳气象资料和地质灾害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预报模式。该预报模式成功地预报出2004年汛期的两起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4.
肇庆市降水与地质环境耦合的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1991~2003年肇庆市发生的21例地质灾害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降水与地质环境耦合的预警方法,得出相对固定的全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并确定各易发区诱发灾害的气象预警指标及判别值,根据逐日的降水预报按二维综合判别模型计算输出地质灾害预警等级结果。在2006年4~9月期间进行预测检验,准确率达83%,证明它是实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高平市地质灾害与气象条件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平市地质灾害资料和降水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得出:高平市境内的地质灾害种类不同,其地理分布不同,产生的天气背景也不同,掌握规律,做好天气预报,为减少灾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和关键的自然因素入手,通过大量的地质灾害资料和气象资料,探讨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过程及其动态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了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指标和方法,建立卫定地质环境特征条件下地质灾害预警的气象模型,为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提供了气象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郑州站1951~200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郑州地区的旱涝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农谚筛选出与春季降水相关较好的因子,组建了春季旱涝预测方程.经试报和历史回代,方程准确率和历史拟合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备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各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陈烈庭  吴仁广 《大气科学》1994,18(5):586-595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霞  林丽 《河南气象》2002,(1):18-19
利用郑州站1951-200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郑州地区的旱涝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农谚筛选出与春季降水相关较好的因子,组建了春季旱涝预测方程。经试报和历史回代,方程准确率和历史拟合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