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信息博览     
《西部资源》2008,(1):4-9
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发布国土资源部日前对社会公开发布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07年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履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职能,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严格执行规划和计划,落实耕地保护各项措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趋缓。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建设占用耕地282.43万亩,同比  相似文献   

2.
<正>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部,全旗土地面积4,7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8万亩,90%的耕地属于旱田,地形多属于沙漠、丘陵、山区,多年受地理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的制约,库伦旗的农村土地整治难度大、整治规模小。为了突破库伦旗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在地形方面的障碍,从2014年开始,通辽市国土资源局与库伦旗人民政府紧密结合,组织干部走基层,搞调研,多次在库伦旗开展干部、群众讨论,聘请专家论证,紧  相似文献   

3.
挥洒大手笔 长期的奉献,使通辽大地显得疲惫;粮食产量难以提高、局部地区沙化严重、生态每况愈下……这片土地需要诊疗,需要摆脱亚健康状态,需要激发生机.通辽市土地整治项目就是对症下药的大手笔.截止2013年底,通辽市共争取落实各类土地整治项目128个,项目总建设规模244.3万亩,总投资28.73亿元,新增耕地27.26万亩.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08,(4):20-21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土资源部门严格依法行政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保障小康社会建设的必备基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辽市国土资源局始终把加强法制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作为出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0,(2):17-18
<正>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对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坚守18亿亩耕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09,(5):12-13
通辽市科尔沁区"保增长、保红线"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开发、保护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强化土地管理及调控政策,切实加强土地利用征收报批和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通辽市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工作会议召开,各旗(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管储量工作的局长、股长及负责矿山储量年报的工作人员,有关地勘单位、较大矿山企业负责人及通辽市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议。会上,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资源储量处领导讲授矿山储量管理有关内容、厅信息院专家讲授矿山储量年报及登记统计方面的相关内容。最后,通辽市国土资源局安排部署全市2014年度矿山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2,(4):13-14
阿左旗国土资源局敖伦布拉格国土资源所是一个只有5个人的团队,管理着近50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我们虽然远离城市,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每个人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就是地处内蒙古最西部的阿左旗国土资源局敖伦布拉格国土资源所。敖伦布拉格镇位于阿左旗东北部,总面积4789平方公里,辖一个国营农场、两个社区、三个农业嘎查和六个牧业嘎查,常住人口5000多人,多数从事农牧业生产,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东乡等多民族聚居的建制镇。全镇现有耕地3.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3475亩,林地7000亩。境内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已探明储量的资源有铁、铜、花岗  相似文献   

9.
阿龙 《西部资源》2014,(3):37-37
<正>近日,数字通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通辽通过了预验收。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辽市政府、通辽市国土资源局、通辽市规划局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评审会。通辽市于2005年开始申请立项,2007年正式批准,并成为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通辽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通辽市地质找矿工作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自治区政府国土资源顾问翟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赵文津三位院士和国内数十位专家及多家地勘单位主要负责人应邀到会,共同为通辽市矿业经济"把脉",为地质找  相似文献   

11.
近日,记者从通辽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通辽市新建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启用.据了解,通辽市上半年已建成10个基站,覆盖通辽市60%左右的国土面积,下半年将再建8个基站,目前进展顺利,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通辽市国土资源局测绘科科长贾国峰告诉记者:“通辽市新建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自201 1年开始筹建,利用卫星定位手段为水利交通、交通工程、土地整理、地级测量、林业管理提供参考基准,与以往的测量工具相比更加精准便捷、省钱节约.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最大的意义就是社会效益,它的运行将为通辽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非常精准的现代化的三维参考基准,为各地区、各行业提供精准及时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西部资源》2014,(2):30-31
<正>土地改革有底线,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土地改革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方面对土地改革的议论较多,有些人希望改革的步子快一些、改革的范围大一些。对此,在1月10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土地改革要坚决按中央的统一部署推进,不搞大轰大嗡、急于求成,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  相似文献   

13.
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已广泛和普遍使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测绘技术是实现保护目标的有效手段。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建设中的测绘事业应得到重视和加强,其有助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婵 《西部资源》2009,(5):14-14
巴彦淖尔农垦辖区总人口7.8万,现有16个农牧渔场,总占地200多万亩。其中,耕地约38万亩,园地约0.6万亩,林地约4万亩,草地约92万亩,建设用地约48万亩,其它未利用地约18万亩。如何使有限的农垦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业增产、农工增收?笔者认为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和实际行动上,重视耕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休戚相关,矿产、土地尤其是耕地,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国土资源部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服务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一是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完成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继续深入开展盟市、旗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在粮食主产区,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统筹规划城乡用地,落实…  相似文献   

16.
<正>为严格保护耕地红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于近期积极开展了锡林浩特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此次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保证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对于提高锡林浩特市粮食自给率,助推该市"菜篮子"工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作业单位。锡林浩特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外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国土资源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金堂县地处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交接带,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丘坝皆有,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总人口86.5万人,有农用地139.28万亩(耕地76.76万亩),建设用地19.52万亩,未利用地14.627万亩,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李云  杨凌云 《西部资源》2015,(1):28-29,210
<正>土地整治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回顾鄂尔多斯市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历程,土地整治在保护耕地、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整治作为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耕地数量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用地持续增长情况下,有效地保证了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正在建设和已经完成国家和自治区投资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主体具有基于逐利驱动下的理性思考,从而直接影响耕地保护的效果。在耕地保护行为过程中,地方政府掌握耕地的实际支配权,主导耕地的规划布局,而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则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较大。现行制度框架下,耕地保护政策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政策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投入产出不对等、多方面利益干扰等特征。转型时期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容易凸显,应理性地正视耕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耕地保护的力度不容放松,需加强制度建设和耕地管理方式的创新,深化国家土地管理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