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凤英 《现代测绘》2007,30(6):35-36
随着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进行人口估算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采用居住单元估算法和土地利用密度法两种方法分别对银川市金凤区主城区进行人口估算。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法估算出的结果差异不大,居住单元估算法更适合于估算农村及城市周边小区域的人口,而土地利用密度法则适合于对一些中小城市进行人口估算。  相似文献   

2.
常规人口估算方法耗时、费力、财物消耗大且周期长,况且,仅靠少数年份的人口统计资料也是难以准确揭示人口状况的。尽管应用遥感方法估算人口的历史并不长,精度也还不高,但已显示了其优越性。遥感估算人口的主要原理如下。 (1)美国国防卫星及NOAA卫星的热红外通道图像说明,人口分布及其数量与城市耗能量(人工热源)相关,而耗能量又与图像灰度相关;(2)城市人口的膨胀与城市面积的扩展相关;(3)像片上进行住宅计数,用人口普查资料或抽样调查方法确定每户平均人数则可进行人口估算;4)人口密度大小也反映在人工结构物及自然物体的波谱反射率差异上,据此可建立人口数量与反射率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以飞来峡库区连江口镇为例,在SPOT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影像切割的监督分类方法提取不同类型的居民地,通过建立实地调查人口数据与分类面积的关系模型,估算出人口数量,达到使用遥感方法提取人口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田定方  范闻捷  任华忠 《遥感学报》2020,24(11):1307-1324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反映了植被冠层的光学特性,是表征植被光合作用水平和生长状态的重要参量,因此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多种过程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随着定量遥感研究的深入和新型传感器的使用,从区域到全球尺度上的FPAR遥感估算方法不断提出,多样化的遥感FPAR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碳循环、能量循环、生产力估算及作物估产等研究领域。本文梳理了遥感估算的植被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概念和算法,并着重对过去十年间遥感估算FPAR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探讨。研究表明,近年来FPAR遥感的研究工作一方面聚焦于对现有算法的改进与各类型产品的验证,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FPAR概念体系的拓展,叶片、叶绿素水平的FPAR估算,直射光、散射光的FPAR建模等新方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用“底视法”测量叶面积指数的基本原理,并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遥感试验场以“冠层分析仪”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刺柏针叶叶面积指数的新估算方法。通过计算证明,测定值和估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种以“底视法”为基础的冠层分析仪可以用于植被定量遥感的快速地面定标。  相似文献   

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遥感、GIS数据的不确定性与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间的联系,导出了GIS图形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的信息量估算式,提出了位置疑义度和属性疑义度等概念。在统一的数学基础上,估算几何位置误差和属性正确率不足引起的不确定性,从而建立起遥感影像与GIS图形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的统一量度。  相似文献   

7.
BM3D(block matching and 3D filtering)是一种有效的高斯噪声去除方法,但对遥感影像中常含有的高斯和脉冲混合噪声去除效果具有局限性;而集成方法是去除混合噪声的有效方式。针对BM3D去噪的缺点,结合其去噪优势,研究发展了一种集成BM3D方法,并改进了一种噪声量估算方法M-Liu法,用于先验噪声估算,作为算法的输入参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集成BM3D法具有较好的去噪特性,能兼顾影像噪声去除和细节信号的保留,优于同类方法,可为图像去噪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于遥感影像后期应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植被覆盖度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参数之一,遥感影像能够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植被覆盖信息及其变化趋势,故遥感监测是获取区域植被覆盖度参数的一个重要手段.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生物量等的间接指标,基于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有经验模型法、植被指数法、像元分解模型法及FCD模型制图法(Forest Canopy Density Mapping Model)等,基于决策树分类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法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合分析讨论了目前常用的于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常用估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遥感植被覆盖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表蒸散发是连接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纽带,结合遥感技术估算地表蒸散发已成为获取区域乃至全球尺度时空连续地表蒸散发量的有效手段。由于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容易受到地表空间异质性和近地层气象条件复杂性的影响,在模型机理与变量参数化方案、输入数据和时间尺度扩展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其准确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因此需要开展真实性检验。本文综述了当前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包括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真实性检验研究的相关成果,重点归纳并总结了应用于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的直接检验法和间接检法的主要原理、适用性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由于地表空间异质性的普遍存在,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还受到诸多挑战,今后应打破地表蒸散发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局限在均匀地表的传统思路,发展非均匀地表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的理论框架,包括地表水热状况空间异质性的度量、非均匀地表验证场的优化布设、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卫星像元/区域尺度地表蒸散发相对真值的获取、验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的实证研究等,并构建一个多源、多尺度、多方法、多层次的真实性检验技术流程,以期把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作为突破口,提升相应遥感产品的应用水平,推动定量遥感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RT集成学习的城市不透水层百分比遥感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dsat ETM^+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ART集成学习的ISP遥感亚像元估算方法,将Boosting重采样技术引入CART分析中,用于提高ISP估算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ISP估算性能优于传统的单一CART学习算法,从ETM^+影像中估算的ISP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1,平均偏差为1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