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目前洪泽湖的湿地保护主要由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但由于政府的财政支持缺口巨大,拓展洪泽湖湿地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是保障洪泽湖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本研究聚焦洪泽湖生态补偿需求,提出协调多方保护主体以构建洪泽湖生态保护联盟,强化流域一体化治理,推动基于生态“洪泽湖”品牌的渔业产业升级,构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洪泽湖湿地的保护策略,推进洪泽湖湿地碳汇潜力与湿地银行建设,自下而上推动洪泽湖生态补偿多元化。洪泽湖生态补偿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依赖于顶层制度的建设与本土化策略的双向互动,共同实现洪泽湖湿地的生态价值的商品化与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以松花江流域湿地为例,通过分析松花江流域湿地的生态现状,结合生态补偿的案例,探讨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退耕还湿补偿、开发重建补偿、封闭及立法补偿、湿地银行补偿、湿地替代费补偿、湿地被许可人自行补偿等。在补偿的过程中,注意解决补偿的主客体、补偿的融资和支付、退耕居民的安置和补偿的收费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湿地恢复后期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为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湿地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两者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揭示了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的重要性,介绍了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概况,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工作在管理机构、法律政策、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人类福祉相联系,建立中国湿地保护交易制度,推动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统一行使园区内生态保护补偿职责,探索湿地长制度,成为未来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各国推行的湿地保护政策不尽相同,但多数国家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机制将湿地生态补偿与湿地保护的目标相结合。目前我国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尚显不足,存在立法滞后、边际模糊、程序缺位、监督缺位等问题。在比较法视域下考察加拿大、美国、印度、泰国的湿地生态补偿实践,借鉴其成熟的湿地生态补偿经验。从制定生态补偿法、明确法律关系要素内容、完善程序性规范、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由此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作为全国唯一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地,湿地资源丰富。近几年,政府以生态发展为动力,坚持规划先行,通过出台地方法规、加大资金投入、资源合理利用等做法,构建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1.8%。盐城湿地也面临部分区域生态退化、生态入侵、品牌效应弱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实施生态修复,健全生态补偿、应急预警机制,打造盐城湿地品牌,推动生态、经济协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国东北地区湿地资源丰富,近年来,湿地退化甚至消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湿地生态补偿作为湿地保护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势在必行。通过列举东北地区已经开展的湿地生态补偿措施,提出了现行湿地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从湿地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受偿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开展湿地生态补偿所面临的问题,尝试建立湿地生态补偿理论框架,为促进中国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修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湿地生态补偿研究,对于平衡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其次,从湿地生态补偿主客体、补偿意愿、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来源5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补偿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提出了中国湿地生态补偿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湿地生态补偿和人类福祉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步探讨了我国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确定了生态补偿的范围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的滨海湿地,补偿主体为政府和湿地开发利用者,补偿客体为滨海湿地管理者和保护者;提出了补偿标准测算应注意的问题和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资金补偿和项目补偿两个方面探索了补偿方式和途径;并提出了完善滨海湿地监测和管理系统、明晰滨海湿地产权、推进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完善生态产业等生态补偿实施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围垦养殖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使得湿地生态功能急剧减退,湿地保护问题愈加迫切。生态补偿作为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其补偿价值评估能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选取长湖湿地铁路建设为案例,以人力资本和生态环境损失、机会成本、专家调查法等为依据,从导致湿地受损因子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工程建设区湿地生态补偿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通过适应性分析,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并探讨了铁路建设工程穿越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对湿地的认知变化及保护历程,结合第二次全国湿地普查结果,分析当前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包括:落实保护红线、创新保护格局;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湿地保护绩效考核;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提升湿地造血功能;加强科技支撑及人才建设、建立智能管理体系;宣扬湿地文化,推进社会主流生态价值观形成等。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现状以及湖南省目前采取的湿地生态补偿政策,提出了湿地生态等级补偿机制。在建立湿地生态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方法,确定湿地生态等级,以湖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经营性收入为标准,以行政区域为计算单位,实施湿地等级补偿。  相似文献   

12.
居民是湿地保护的主体,其生产生活方式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渭南市城镇居民对湿地常识、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湿地保护等方面的认知度,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知度相对较高,但对湿地基础知识和保护措施的了解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尽管多数居民对保护湿地有很高的积极性,而且也愿意参与湿地知识的学习教育,但居民参与湿地保护的实际行动远远不足。因此,普及湿地知识迫在眉睫,湿地保护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并制定湿地保护的全民参与机制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强监管力度,以进一步调动广大居民的湿地保护意识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湿地资源丰富,以南京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现状,针对管理机制、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注重部门配合,建立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熊鹰  王克林  蓝万炼  齐恒 《地理学报》2004,59(5):772-780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围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大为减少。随着洞庭湖区按照国家“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整体战略部署,以及“4350”工程的实施,湖泊面积、湿地资源将会得以恢复。然而,退田还湖中移民农户为保护与恢复湿地,牺牲了部分利益,成为受损方。洞庭湖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作者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洞庭湖湿地恢复引起的湖区农户收益减少和一系列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表现,进行了价值评估,由此得出湿地恢复应对湖区移民农户的生态补偿值。以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评估为基础,探讨了评估方法与建立补偿机制重要性,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也为顺利进行退田还湖的后期工作,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合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海岸湿地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海洋生态环境下降、海岸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介绍了我国海岸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并结合上海市金山区的现状,提出海岸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对盐城滨海湿地影响较大的一些地方政策,发现这些政策对盐城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诸多不利,主要表现在:湿地开发利用政策偏重经济发展,轻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围垦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盲目、超强度围垦;沿海产业政策不合理,致使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政策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湿地相关政策体系,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盐城滨海湿地政策的指导思想,选择全面保护的湿地政策目标;制定综合性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例如,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投入政策机制、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完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完善湿地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加强湿地政策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保障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湿地公园的概念入手,简述了北京市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分析了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内容和管理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湿地公园建设应加强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健全湿地公园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多渠道吸收投资,建立健全经济补偿机制等保障措施,以期为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密云区不仅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密云区湿地资源调查和生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密云区湿地类型和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密云区26个湿地的生态质量。结果表明:评价为"优"的湿地有5个,分别是密云水库、安达木河自然保护小区、汤河自然保护小区、白马关河自然保护小区和清水河自然保护小区;评价为"良"的湿地有12个;评价为"一般"的湿地有5个;评价为"差"的湿地有4个。评价为"优"和"良"的湿地共17个,占湿地总数的65.39%,"一般"和"差"等级的湿地占总数的34.61%。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和密云区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尕海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资源类型与湿地恢复工程及其效果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尕海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实施湿地低产草场生态效益补偿、改变传统饲养观念、生态补水、环尕海湖绿化带等保护和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推进湿地生态补偿工作一直是中国的重大需求。围填海活动在为人类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及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损害,导致生物栖息地破坏或丧失、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和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以围填海活动造成的湿地丧失、受损为前提,通过对受损的滨海湿地"损失什么—损失多少—补偿什么—补偿多少"的科学评估与判识,从结构—功能—过程出发,在物质量、价值量和可替代性等方面,建立不同受损湿地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模式,有力推进湿地生态补偿工作,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综合运用经济和技术手段为主的转变,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